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 130-140(第13/14页)
自带的小厮和丫鬟,其中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四、五岁了,这些人都是天灾前就在褚家干活的,这么些年下来褚将军早就把卖身契还给了他们,按理来说他们已经得了自由,不必再干伺候人的活,但大部分的人却一直没有离开,依旧在领着工钱干活。
而原本居住在那里的贾一他们也早就有了别的住处,毕竟他们不是奴仆,只是褚家收养的孤儿,随了一辈子没成亲的贾叔的姓,各自成家后娶妻生子,除了依旧是褚绪风的护卫以外,跟以前再没有相同的地方。
如今就是叶瑜和褚绪风睡在同一个屋子里。
在屋子里暗淡的光线下,叶瑜窝在褚绪风怀里,眼睛正好对着他微微凸起的喉结,就好像是一块精美的白玉石一般,这让他心里一动,不由得抬手抚摸上去。
褚绪风没睡着,很快就感觉到了他的动作,于是问道:“是睡不着吗?”
伴随着这句话,叶瑜指尖的喉结开始震动,他收回手叹口气说:“我在担心去望祀城一事,毕竟那位吴先生虽说是对我们知无不达,内里却隐含着警告的意思。我担心过去之后会起冲突。”
褚绪风倒不这么认为,他握住叶瑜的手指,细细分析道:“他所知道的仅仅是浅层的情报,就像是靖边城,他知道我父亲,也知道现任城主是皇室后裔,却不知道我父亲的去处,更不知道他在咱们这里。由此可见,就算有人为他们通风报信,那人知道的也不多。”
听完这一番分析,叶瑜竟然真的放下了心,绪哥看问题很通透,也许是因为以前长年的官学教育,他很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非常知人善任。
想到这里叶瑜捂着嘴打个哈欠,心一旦放下来,睡意就席卷而来,让他颇有些昏昏欲睡。
“晚安。”褚绪风在他脸上落下一个吻。
“你也是。”叶瑜缩缩脖子很快就睡着了。
作者有话说:
第140章 方便面
这场雨下得时间不久, 在五月下旬便停下了,不过是半日的功夫,原本泥泞的土地就被晒得干硬发烫, 说不准把鸡蛋磕开摊到地上都能给煮熟。
同时望祀城的领路人也过来了, 来的就是吴子楚, 他们倒是有一面之缘,因此叶瑜他们挺高兴的,毕竟若是个不认识的,在路上也许相处不来。
出发去望祀城的一共有五十多人, 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个个人高马大,都跟武师傅他们学过武,说是以一敌十夸张了点,不过自保却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他们还以五人为一组, 组内各司其职,说实话武力不差。
这队人马估计也就只有叶瑜和沈青玉弱一点,需要人保护。
叶瑜自己不用多说, 沈青玉加入的原因是队伍里需要一个大夫, 而他师从陈大夫, 医术不差,年纪又不大,再加上他爹沈复是此行明面上的领头者,因此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们一行人出发时一共赶着六架驴车,连城里繁衍出来的的马都给带出来了, 如果两人骑一匹马, 十匹马就能坐上二十个人, 但是有人不爱骑马,嫌颠得慌,还磨大腿,因此十匹马就只有十个人骑,剩下的宁愿走路跟上,驴车也需要两个人坐在一左一右赶车,这又是十二个人,至于其他人就都是用双腿自己走了,赶着和走路的半天一换,确保每个人都能好好休息。
当然了,就算计划得好好的,肯定也会出意外,首先就是没人愿意骑马,到最后那十匹马都是已经习惯了骑马的褚绪风和贾一他们骑,其他人轮流坐驴车或者走路。
叶瑜和沈青玉没自己走,主要是他俩的速度太耽搁事了,走多了还容易累着,不如一直坐在驴车上陪吴子楚说话,还能打听些消息。
像是现在,他们距离出发已经过了两天,林子里虽然没路,但走起来却不困难,也不知道为何路上颇为平坦,驴车走在上面不会出现翻车的情况。
吴子楚说:“要是能把路修出来就好了。”
如今植被生长的速度极快,就算在林子里修了路,没过半个月就重新被苔藓灌木给淹没了,除非时时叫人盯着,要不然一点用都没。
叶瑜想了想问他:“不知望祀城附近有没有路?”
吴子楚听到这话立刻骄傲的点点头,回答道:“不止有路,因为投奔咱们望祀城的人多,附近还有四座附属城池,加起来足有上万人!每座城池之间都有一条路连接,可热闹了。”
这人数可真不少,叶瑜能理解他的自豪,他们冀望城人数还没上千,人家已经是他们的十倍。
因此他随口奉承了两句,等看到吴子楚神色越发骄傲的时候,才试探着问道:“这次有多少城池会参加集会?”
吴子楚没瞒他,可能也是因为要炫耀,于是高兴地回答道:“一共有七座城池要参加,除了之前跟你们说过的,还有一座位于中部名为浑南城的城池,和三座跟着晨辉城一起来的南方城镇,其中晨辉城规模最大,据说容纳了两三万人!毕竟南方的情况比我们这里好得多,只要勤奋总能过下去,而且还喜欢抱团。其他的人数要少一些,但你们城绝对是其中最少的,别的再怎么说都有个几百上千人。”
冀望城就算有褚将军带人过来投奔,人数也就只有一千左右,少是少了点,但叶瑜相信他们的战斗力不比别的城池差,毕竟过来投奔的青壮年基本都是曾经的士兵,个人素质这一块不用多说。
吴子楚也说:“不过你们这里有个好处,田地多,可以种粮食,不愁吃食,我们人多,总得向别的城池换粮食才行,好在附近动物多,城民出去狩猎也有些收获。”
叶瑜笑了下,“其实都差不多。”
他们只是简单聊过两句,日头便越发的强烈了,就算有树荫遮挡,他们也不愿意在正午行进,人和驴马都容易中暑,还不如省下这一个时辰,吃完午饭后好好修整一下。
因此这时候在最前面骑马探路的两个人就回来了,他们在不远处找到一处颇宽敞的阴凉处,刚好可以容纳他们一群人。
那里是一片连在一起的松树林。
只是简单的午休,因此不用安营扎寨,要休息直接躺靠在树上就行。
趁着忠叔带人去投喂驴和马的时候,叶瑜他们把几口大锅拿出来准备烧水做饭,水是从边上的一条小河中取来的,也不知道这条河是从哪里发源的,反正叶瑜看吴子楚带来的地图上,这条河与他们行进的路线大致重合,只有中间几块地方不一样,不过问题不大,到那时只要将水装到水囊里就行了。
叶瑜从板车上掏出一个用油纸密封好的纸包,他打开后有一个圆形的干饼露出来。
吴子楚好奇地望过去,“这是何物?看起来怪模怪样的。”
“我们叫它方便面,味道不说如何,方便是真方便,外出时或者不想做饭的时候,我们就煮面吃,您一会尝尝就知道了。”今日负责做饭的叶明辉为他介绍道。
“成,那我可得好好尝尝。”吴子楚笑着说。
说归说,但其实他并不抱什么希望,当然了,这不是看不起他们,只是因为瞧着就不太好吃,他也吃过很多种类的干粮,不同之处有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又干又硬,味道属实不怎么样。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