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继母日常: 32. 回信 助眠游戏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咸鱼继母日常》 32. 回信 助眠游戏(第1/3页)

    怀疑的目光再次扫向徐月嘉。

    不过温叶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因为不重要。

    她拿着已打开的信起身,对徐玉宣道:“不读便不读吧,你自己待会儿,有事找纪嬷嬷,母亲还有事。”

    说完头也不回地往西侧书房走去,徐玉宣人小,哪里追得上她,就这样被拒之门外。

    好在这时纪嬷嬷端了一盘点心进来,徐玉宣的注意力才面前被吸引住,重新坐回凳子上。

    纪嬷嬷夹了一块杏仁饼,哄着让徐玉宣吃。

    徐玉宣趴在桌子上,用小米牙一点一点啃着,大概是杏仁饼味道不错,他吃得一脸欢雀。

    坐在对面的徐月嘉抿了一口茶,余光瞥过去。

    徐玉宣似有所感,用另一只手遮了遮才吃了几口的杏仁饼,小动作护食得紧。

    徐月嘉:“......”

    书房里,温叶正在思考怎么给沈氏回信。

    从徐月嘉的态度来看,皇宫内或许复杂,但并没有她想象的那般洪水猛兽,沈氏之所以给她写这封信,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温家不想与皇家有牵连,眼下太子虽受宠,那是因为圣上正值壮年,谁又能保证将来?

    听说先帝年轻时也算是个明君,可人一老,心态就变了。

    而长乐公主是太子同胞长姐,皆出自中宫皇后,命运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温叶想清楚后,提笔落墨,其中利弊得失不需要她多说,只用将皇上此次为公主选伴读的真正心思告知沈氏便可。

    有了思路,一封信很快写好,温叶将其放在一旁晾着,接着又拿了张空白信纸。

    第二封是她准备写给常姨娘和小妹的,夹在第一封信里,一起送去温家。

    她和姨娘小妹也好些日子没见了,挺想她们的,好在等年后初二回娘家就又能见上一面了。

    温叶边写信边琢磨今年给小妹的新年礼物,徐玉宣那一盒小金猪倒是给了她灵感。

    往年没那个条件,今年有了。

    嫁人后所有的吃喝穿戴用度,国公府都会负责,温叶除了每个月要给自己人发月例,都没有花银子的地方。

    陪房人不多,她的月例银子就足够发了,还能有所余。

    沈氏给她的嫁妆银子,不花也是放在那落灰。

    重活一世,温叶已经没上辈子那般爱存钱了,拼死累活存了几百万,结果一分没花在自己身上,人就噶了。

    不过她还是很喜欢钱,来者不拒,只是心态有所转变,该花就花。

    看开了,但又没完全看开。

    温叶将信装好,密封,打算午膳后让云枝去找秋叔,让他将信送去温家。

    等温叶从书房里走出来后,父子俩都离开了。

    桌上只有一盘没吃完的杏仁饼。

    温叶叫云枝和桃枝进来,将信给云枝,吩咐她过后,问了桃枝一嘴,“午膳吃什么?”

    桃枝笑着回道:“反正都是您爱吃的,红杏的厨艺,夫人还不放心?”

    温叶心道,也是,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杏仁饼吃了起来,味道不错,就是没她以往吃过的那般甜,想来是专门做给徐玉宣吃的,所以没放太多糖。

    温叶吃了两块,等云枝送完信回来后道:“马上就过年了,有个事儿需要你去做。”

    云枝道:“夫人请说。”

    温叶喝了口茶水,解了渴意后道:“事情简单......”

    拢共就两件小事,云枝一个人完全能应付。

    温叶说完,将先前写完信后,又单独画好的一张图纸交给云枝,并道:“如果哪儿有疑问,再来问我。”

    云枝谨慎收好,保证道:“奴婢知道了。”

    吩咐完事情,温叶的视线再次回到桌上的杏仁饼,这才想起来追问一句:“郎君和小公子呢?”

    桃枝回道:“夫人不是在给温夫人写回信嘛,郎君怕小公子打搅,便将小公子抱走了。”

    温叶“哦”了一声,不甚在意。

    然后就将一盘杏仁饼都吃完了。

    少放些糖,味道居然更好。

    秋叔午膳后就揣着信离开国公府,驾着马车去了温家。

    沈氏收到下人通报的时候,正与两位儿媳在正堂说话,她没想到温叶回信会这般快,原以为要等两日呢。

    看来她这个庶女和国公府的人关系处得不错。

    也是,她那个性子,在哪都能过出一番天地。

    沈氏让下人将秋叔带去倒座房,喝杯热茶暖和暖和,顺带将信拿过来。

    小厮将信交给正院的小丫鬟,小丫鬟又把信递到银霜手中,最终由银霜拿来给沈氏。

    沈氏接过信,一摸便知里头还有一封。

    想也不用想,多出来的信是给常姨娘的。

    两个儿媳不是多嘴的人,府上的事她们也大差不差都知晓了,因此沈氏当着她们的面就将信打开了。

    柳氏的肚子如今已经大了,沈氏免了她每日的请安,但柳氏白日里偶尔还是会来正院陪沈氏说说话,反正两个院子离得不远,婢女们小心扶着,不碍事。

    沈氏看完信后,眉头彻底舒展。

    杨氏瞧婆婆沈氏神情轻松,便猜是伴读一事有了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她很知趣,什么都没问。

    只笑道:“一眨眼,四妹出嫁也有好几个月了,前两日澈哥儿还念叨着呢。”

    杨氏倒没夸张,四姑子嫁人前,偶尔会往她院里送些小玩意,她两个儿子都挺喜欢的。

    几个庶出姑姑里,除了大不了几岁的温然,也就记得温叶这一个。

    沈氏看完后又将信装回去,等温父下职回来,还要拿给他看的。

    “圣上为公主挑选伴读一事,我们家就不掺和了。”沈氏同两位儿媳道,“不过五姑娘既符合条件,参选是一定要去的。”

    否则让圣上知晓了,还以为是温家不敬皇家呢。

    旨意上说只在五品及以上官员家中选,不仅温家符合,杨氏和柳氏的娘家也在条件之内。

    杨氏听明白了,脸上笑意不禁明显了些。

    她娘家有个侄女,今年八岁,还算聪慧机灵,正好合适,如果没有小姑子这个竞争对啊,有了这么一层身份,日后长大说亲,选择都能更上一层楼。

    柳氏就没想这么多了,她几位兄长都没有女儿,所以就算是有这方面的念想,也没有条件。

    她现在一门心思都在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上。

    也不知是男是女。

    一举得男当然好,不过柳氏心底还是挺期望是个女儿的,物以稀为贵,温家下一辈还没有女孩,她头胎若能生一个,婆婆应该会喜欢。

    柳氏嫁进来这么久,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母亲会选中温家了,除了与婆婆的手帕交这层关系外,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