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救我!我要回家!: 33. 第三十三章 似有不虞 也不知他是为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救我!我要回家!》 33. 第三十三章 似有不虞 也不知他是为了……(第1/2页)

    崔英一路奔进阁中,临上楼梯前却倏地止住脚步,捂着胸口深深呼吸了两口气。

    稳住稳住,别慌别慌,就算簪秋和谢嬷嬷真发现了那滩血,那找个理由遮掩过去就是……

    她边想边提步迈上楼,最后将视线落在自己包裹着布纱的右手上,才过两日,如果不小心磕着碰着导致伤口裂开滴血应当十分合理吧?

    这般打定心思,崔英扯了扯两边袖袍盖住双手,强装从容地迈上最后一层台阶。

    小书房的门大开着,谢嬷嬷正在窗棂旁收拾杂乱无章的矮几,上头胡乱堆着笔墨纸砚和书册,书册旁边还有崔英醒时从卧房带过去的点心和乌梅浆。

    完了完了。

    崔英心头又是一紧。

    她怎么忘了还有杯盏,一个人在书房倒了两杯乌梅浆却两杯都没喝,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啊!!

    “六娘——”

    正在崔英心头愁苦之际,谢嬷嬷抬头看见她出现在门外,立即垂首向她福了一礼。

    崔英忙走上前虚扶住她:“嬷嬷,我不是说过么,无人时咱们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与此同时,她目光飞快掠过几处重要地点——先前裴沅受伤流下的那滩血迹早已被人清理过,此刻上头除了两道浅显的脚印便再没有任何痕迹,矮几上的杯盏里也没有乌梅浆,仔细数来,甚至还少了一只杯盏。

    崔英立刻便明白,裴君慎走前大约是清理过了“案发现场”,拿走一只杯盏便是留给她的暗号。

    毕竟跟突然出现一滩血和两杯没喝的乌梅浆相比,少一只杯盏实在是再平常不过。

    有些时候有些东西,往往就是找它的时候找不到,等不找它的时候它又会凭空出现。

    此时谢嬷嬷闻言不禁笑了笑:“礼数不可费,六娘有这份心,老奴便很开心了。”

    这两年在安平,崔英曾有意无意地向谢嬷嬷一家表达过许多次“平等相处”的意愿,可除了簪秋年龄小,潜移默化的受了她一些影响之外,谢嬷嬷和簪叔都还如从前一样固守繁文缛节。

    他们彼此谁都说不动谁。

    崔英无奈失笑,遂半跪在矮几旁跟谢嬷嬷一同收拾起来,“什么礼数不礼数的,这么多年都是您和簪叔照顾我,我早将你们当作是我的亲人,您不必跟我见外……”

    她说着说着话音渐低,视线不由被自己那张叫书册压住一半的分析图吸引住。

    那上头多了两行字,笔锋苍劲,应是裴君慎的字。

    谢嬷嬷不识字,但她一瞧便知崔英这是在沉思大事的神色,当即便手脚麻利地端起半碟点心和不剩多少的乌梅浆默默起身退了出去。

    而先前迫于谢嬷嬷压力老老实实地趴在书案前习字的簪秋和荀小满,却在谢嬷嬷走后迅速“活泼”了起来。

    荀小满立马拿着一张大字献宝似地跑到崔英跟前道:“姐姐,簪秋姐姐刚刚教了我怎么写我的名字,您看看我写得好不好?”

    崔英闻声敛神,暂且压下将分析图抽出来看的心思,接过荀小满写得大字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继而笑着称赞:“小满写得很好,比你簪秋姐姐初学习字时写得还要好。”

    那厢伏在书案认真习字的簪秋一听却不乐意了,努了努嘴道:“姑娘!您怎么还喜新厌旧呢!”

    荀小满得了夸赞,这会儿正是好学的时候,闻言不由跑回书案前问簪秋:“小秋姐姐,喜新厌旧是什么意思啊?”

    簪秋:“……”

    糟糕,她是个半吊子,只会说不会解释啊。

    一个呼吸后。

    她果断望向崔英求助:“姑娘救我!”

    夜深,临近中秋,天边月色皎皎,愈发圆润如盘。

    荀小满今晚跟谢嬷嬷睡在一个房间,簪秋早上没睡足,下午又狠玩了会儿蹴鞠,晚膳后便有些昏昏欲睡,这会儿躺在外间卧榻上早已沉沉去见了周公。

    崔英悄悄从床上爬了起来。

    傍晚时在书房她一直被簪秋和荀小满缠着,没找到机会看裴君慎在那张分析图上给她留的话,只好趁现在大家都睡了再去看。

    听着簪秋绵长的呼吸,她披着帔子蹑手蹑脚地打开房门溜去了对面小书房。

    刑部今日许是很忙,大伯至今未归,霞光院内仍灯火通明。

    崔英便未点灯,只借着霞光院的灯火和皎洁月色抽出了压在书册下的那张宣纸。

    今日她在宣纸上写写画画,随手列了一张少女失踪案的分析图,把她所知道的事情从人时间、地点、人物等。

    但现在,她在宣纸上发现了不属于她的三行笔迹。

    ——“仲秋子时,书房矮几,有事相告。”

    有事?什么事?他们之间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得很清楚了,还有什么事值得让他夜半潜入相告?

    崔英匪夷所思,叠好宣纸静静望向几面书册。

    好半晌后,她双眸忽地一睁:难不成是要把杯盏给她送回来?

    想到此,崔英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拿着宣纸走到房门口,从存物箱盒中拿出火折子,将这张宣纸烧成了灰烬。

    比起与裴君慎在中秋子时相见这件事,她如今更好奇少女失踪案的进展。

    距离当今皇帝给刑部和大理寺的期限已经不剩几日了,他们真的能在期限到临之前查清此案吗?

    次日。

    丑正刚过,霞光院便亮起了灯。

    崔嵩明昨夜亥末才回府,将将睡下一个时辰便就起身赶回了刑部,连早膳都未来得及用。

    崔福一路紧赶慢赶,总算在崔嵩明上马车前将桃酥和冰镇乌梅浆交给护卫崔威带上了马车。

    崔福如今是崔府的管家,事务繁杂旁多,无法时时跟随在崔嵩明左右,但若崔嵩明忙起来,崔福便会将府中事务交给崔勇打理,他自己则全心负责崔嵩明的一日三餐,以及处理崔嵩明需要他处理的一切杂务。

    今日便是“崔嵩明忙起来”的情形。

    崔福成功将早膳送上马车后,转头就回府叫醒了崔勇,将今日府中要办事项一一交待妥当后又去了厨房吩咐厨娘准备崔嵩明要用的午膳,具体到要什么菜式口味、要什么时辰准备好、又要什么时候派人送到刑部交给他。

    总之事无巨细,要求精准又严苛。

    好在崔府厨房中的厨娘小厮们早就经过千锤百炼,一日三餐,一连三日,没有一次出过差错。

    只是这三日她们忙得紧,不止要准备嵩明大人的膳食,还要当心着柏园那位伯安大人的小厮崔达也来厨房点菜取膳。

    这父子两人嘴巴都叼,若是做得不合口,少不得要被福伯罚月钱。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筹备崔府的仲秋团圆宴。

    崔府家大业大,如今府中/共住着九位大人,这九位大人平时并不聚在一起,再加上基本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厨房,所以往日里鲜少来大厨房领膳食。

    但时逢中秋,阖家团圆,嵩明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