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救我!我要回家!: 36. 第三十六章 三瓶药 只需有个向你伯娘……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救我!我要回家!》 36. 第三十六章 三瓶药 只需有个向你伯娘……(第1/2页)

    嘶,真冷。

    崔英拢紧帔衣吸了吸鼻子。

    团圆宴前,崔达回到府中向王氏禀报了崔嵩明和崔瑾正在查案脱不开身,无法归家参宴的消息。

    这样的事王氏并非第一次经历,听见崔达禀的消息后她便忍不住向崔英感慨了一番,说有年除夕夜崔嵩明都忙着在外头追捕凶犯,只留下她跟崔瑾崔珏两位兄长一起过年。

    可今年又比往年更孤单些。

    往年好歹还有两个儿子陪着王氏,今年崔瑾身为大理寺寺丞也同崔嵩明一样脱不开身,崔珏又远赴千里之外随军打仗,莫说只是中秋,恐怕过年时候都未必能归家。

    王氏兴致不太高,今年这场团圆宴便散得早了些,刚过亥时各院的大人夫人、公子娘子们便都各自回了自个儿院子。

    崔英多陪了王氏约莫两三刻,待她回房就寝时才回了淮柳阁,而后拆髻散发、盥洗换衣,在谢嬷嬷的监督下乖乖躺上床榻,闭目浅眠。

    不过待谢嬷嬷一走,她立刻就睁开了双眼。

    裴君慎说仲秋子时来见她,可这子时的概念属实太广泛了。

    子时初是子时,子时末也是子时,中间横跨一个时辰,谁知道他说得是哪个子时?

    崔英只好选择不睡,在确认簪秋睡熟以后便悄悄潜来了小书房。

    窗开半扇,夜风呼啸而入,没一会儿就吹得她连打了两个喷嚏。

    崔英顿时心生怨念,起身便要关窗——她给裴君慎留什么窗?就该让他吹吹夜风清醒清醒,看他日后还敢不敢选这么晚的时间与人夜会!

    然而窗刚刚关上一半,崔英目光无意间眺望远方,竟看见霞光院院外的小道上亮着两点微弱的光晕。

    那两点光晕在霞光院门口停了片刻,没多大会儿其中一点光晕便继续向前走,须臾,淮柳阁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咚—咚咚——”

    在寂静深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崔英心头一跳,飞快关上剩下的半扇窗。

    糟糕了。

    崔嵩明的发难比她预料的还要早。

    她原以为无论如何崔嵩明都会顾忌着伯娘,即便发现她近日行为略有不妥也不会在中秋夜当晚惹伯娘不快。

    如今传她审话。

    楼下,谢嬷嬷房中亮起了烛灯。

    瞧见院字里骤然亮起的那片光晕,崔英敛了敛神,提起裙摆尽量无声地离开了小书房。

    簪秋还在外间卧榻上睡着,睡姿不太文雅,手脚都在被子外横着。

    崔英轻轻推开小半扇房门,确认她没有任何听见声响的反应后便身形灵巧地钻进了卧房。

    房中用来计算时辰的红烛滋滋冒着烛油,崔英穿过屏风的时候转头瞧了一眼,马上就要燃到子时的刻线了,裴君慎今晚恐怕注定要白跑一趟。

    算了不管他。

    谁让他约得这么晚?

    心力有限,崔英大约只分了一秒的时间给裴君慎,旋即便猫着腰跑到床尾处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装衣裳的箱笼。

    在箱笼最底层的暗格中,藏着崔英为这趟长安之行准备的三瓶宝药。

    “崔英”对鱼虾之类的食物过敏,她虽尽量记着避着,但总会有掉以轻心或者避之不及的时候。

    倘若哪日不慎在人前食了鱼虾她却没有出现呼吸困难、浑身起红疹的过敏症状,那她的身份岂不就暴露无疑?

    是以在安平那两年崔英便在暗中准备了两味药,一味毒药,一味解药。

    毒药食之三刻生效,届时她便会表露出呼吸困难、面目苍白、心悸欲呕的症状。

    再过一刻后则会浑身泛起红疹。

    解药需在病发之后的半个时辰内服下,若不然,届时将药石难医。

    这委实是一步险棋。

    毕竟崔英不知道崔嵩明怀疑她到底怀疑到了什么地步。

    是早就有疑直到罗子甫之案才做出最后决断,还是只是单纯的因今日之事敲打她不要在王氏面前口不择言?

    若是后者,崔英便无需铤而走险,只要在崔嵩明乖乖听话保证缄口不言即可。

    但若是前者,今晚唤她去霞光院问话,崔嵩明必然会或明或暗地用鱼虾之物试探她。

    偏生她没机会试错。

    只能赌一把。

    如果崔嵩明只是敲打,那她便要在毒药发作之前回到淮柳阁服下解药。

    如果崔嵩明存心试探,她则必须在吃下鱼虾之物一刻钟内让身体发出过敏症状。

    没有时间犹豫,必须现在就将毒药服下。

    崔英深吸口气,定了定神,从箱笼暗格中取出一只与她这厢衣裳同色系的布袋。

    为防箱笼发生撞击时暗格中的药瓶会发出不该发出的声响,崔英还在布袋中塞了许多颜色各一的布条,她扯开系口,将手伸进去掏出了三瓶药。

    毒药在红色瓷瓶里,解药在绿色瓷瓶里,至于中间那瓶黄色的,则是崔英偷偷存的百粒避子药。

    如今还不用着,她只略略扫了一眼便将黄瓷瓶又扔回了布袋中。

    打开红色瓷瓶,崔英倒出一枚褐色药丸含服入口,随即她盖上瓶塞,又从绿色瓷瓶里倒出粒白色药丸攥进手心。

    与此同时,楼梯口传来一阵由弱到强的脚步声。

    崔英面色一凛,匆匆将瓷瓶和布袋收好放回暗格,紧接着便动作轻快地阖上衣箱飞奔回床榻,掀开衾被钻进了被窝。

    她闭上眼睛那一刻,房外响起敲门声,谢嬷嬷的话音应声而起:“簪秋?簪秋?”

    唤了两声簪秋后,似乎料到自家女儿又睡熟了,谢嬷嬷顿时深深叹了口气,随即便唤了两声“六娘”。

    崔英听见声响,睁开眼后故意先清了清嗓子,而后才哑着声回:“嬷嬷?怎么了,现在是什么时辰?”

    “将要子时。”

    谢嬷嬷立即回话,又道:“方才嵩明大人身边的福伯来传话,让您现在去一趟霞光院……六娘,可需老奴回了此事?”

    虽是不知发生了什么,可这个时辰叫人来传话,谢嬷嬷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

    屋子里头默了默,片刻后,崔英困倦嘶哑的声音又响起——

    “……不用嬷嬷,您进来罢,我这便起来,大伯这个时辰找我许是有什么要事。”

    话落之际,崔英翻身将手心的解药藏到了头枕下,接着掀开衾被起身下榻。

    谢嬷嬷也在此时推开房门走进了屋中,穿过屏风后便看见崔英正在系帔子,而在帔子里头除了中衣外便只有一件领口绣着杏花暗纹的宽大外袍,本该牢牢系在腰间的腰绳则松松垮垮地垂落在跨。

    “六娘不必这般着急,老奴瞧福伯那神色不像是出了急事的样子,您穿戴妥当了再去也不迟。”

    谢嬷嬷边说边走上前来解开了崔英系到一半的帔子,又道:“今晚天凉,您还是披着氅衣好些,别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