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月: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川月》 70-80(第14/18页)

”她侧过身,抬手指在地图上,“北燕境内能找到制造黑火原料的地方不多,若是要炸了从瓦泽到岐塞这条线上的烽火台和要塞,哪怕是有火铳,这批黑火都要至少从去年秋日便开始做。”

    洛清泽面容一滞,转瞬明白过来她的意思。

    燕地苦寒,冬时大雪覆原野,根本来不及囤积这个分量的黑火,更何况还要加上做铜火铳的时间。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人力与银钱。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这批打在烽火台上的黑火不可能是北燕自己做出来的。

    “又是拿自己的刀砍自己的兵。”宗平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这群人到底有完没完?!”

    洛清泽磨了磨后槽牙,道:“军粮有问题,北境还有自己的军屯,至少出不了太大乱子。可若是涉及到这个……战法都要变了。石老将军亲自修书过来,也是在担忧日后。”

    “变战法倒是不至于。”洛清河琢磨了一阵,“对飞星营的影响大些,但也只有开始的一阵子。否则这东西就不该打在女墙上,而是要对准林笙她们的脑袋了。”

    她揉了揉指尖,没忍住抿了下唇,小声道:“摆明恶心人。”

    洛清泽没听清她这话,歪头道:“阿姐你说什么?”

    “没什么。”洛清河轻咳了声,“当务之急是找出拓跋焘手里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流出去的。雁翎是不可能了,出入盘查便会出岔子,他们没那么蠢。”

    “那就只能走水道。”宗平沉吟着道,“又是玉良港?”

    “不是。”洛清河缓缓摇头,“和军粮案堆在一起了。不是玉良港,也不在丹州,那便应该是……”

    “是济州的港口。”有人突兀地接了话,是极熟悉的声音。

    屋内的三人闻声回首,暮色四合,灯影把来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温大人?”洛清泽错愕道。

    温明裳冲他略一点头唤了句世子,目光继而落在了洛清河身上。她还没换官服,只摘了帽,长发拿簪子挽着髻,垂了一小缕在前。

    洛清河面上闪过一抹讶色,但她没显露太多,只是问道:“怎么今日过来了?”栖谣没通报,那便说明她走的正门,从正门入靖安府,明面上定然有足以掩人耳目的理由。

    温明裳勾了下唇,对她笑得有点狡黠,她从袖袋里摸了本册子出来晃了晃,道:“因为这个。”

    这事还要从她见了柳文昌后回大理寺说起。

    差役在门口迎她,说是李驰全回来了,在屋内有事相询,叫她回来之后过去一趟。

    这位少卿领着督查的职去出京待了段时日,回来时便把一堆的册子放到了温明裳桌上,他一幅风尘仆仆的模样,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

    “李大人?”

    “啊,回来了?”李驰全仰头饮尽了杯中冷茶,喘了口气道,“来,瞧瞧这些东西。”

    温明裳略带疑惑地坐下,抬手拿了两本翻了翻,边道:“丹济两州的记档……大人此行不是在西州吗?”

    “遇上些意外的麻烦。”李驰全点了点桌案,沉声道:“命案。”

    温明裳抬头看他一眼,递过去一个疑问的眼神。

    “虽说本朝不曾有藐视商贾之风,但许多人眼里商人跟士人总归是不一样。”李驰全却没直接答,换了个话起头,“可姚家还拿着皇商的名呢,你师兄不就是从那儿出来的?近些年丹州俨然成了东南重镇,靠的也是这个。”

    “确实,没人会跟银子过不去。”温明裳翻了翻册子,又道,“但若是只看玉良港,未免有些过于倚重,是以近年来六部和内阁都在商议是否要往南,在济州新建大型船坞以供海商。我少时在济州也有所耳闻,但济州水线曲折,其实即便建了也不过是与玉良港相辅,与如今济州的几个港口差别不会太大。可……这与大人撞见的命案有何关系?”

    “虽是相辅,总好过一家独大。”李驰全点着册子,“这起命案始发地在济州,缘起却很复杂,我让人查了,像是灭口的命案,因为商贸往来纠纷。”

    温明裳放了手里的东西,坐直了些道:“线索呢?”

    “没有。”李驰全道,“案子所系嫌犯,全部死了。”

    这是一桩无头案。

    温明裳蹙着眉,思忖了许久道:“但大人既然喊我来,恐怕事情还有些回转的余地?这案子还能查?”

    “顺藤摸瓜,找到些细节。”李驰全有那么片刻的犹疑,“这些人买卖的是黑火。”

    温明裳去摸茶盏的动作一顿。这东西不会放到明面上来做买卖,地下黑市若是有做这等生意的,多半也不是庙堂之人。

    “江湖人?”她低声揣测了句,却又很快否定道,“不对,若是这般,大人应当找的就不是我,而是六扇门了。”

    “不错。”李驰全眼中颇带欣慰地点头,“推算的数目有些太大了,不像是民间黑市的人。反倒像是……军用。”

    温明裳沉默着收紧手掌,过了许久方道:“北上的吗?”

    李驰全无声地颔首承认。

    “……我知道了。”温明裳揉了揉额角,“舟车劳顿,大人先回去休息吧,我把这些东西看过后,今夜去一趟靖安府……有什么我们明日再谈。”

    烛火被风吹得摇曳,丫鬟进来套好了灯罩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所以……”洛清泽摸了摸下巴,“温大人看完之后,猜测的是济州的港口?”

    “是。”温明裳看着面前的那盏茶,“济州船坞吃水不深,北上风险远高于走玉良港,若要运,那就是分批了。”

    济州……她忽然想起柳家,心下难免微沉。

    “什么时候的命案?”洛清河忽然回首道。

    “仵作验尸,最早的一具在去年秋。”温明裳回神,又补了句,“还不知是不是最早的。”

    也就是说可能筹划的时间未必会晚军粮案多少?洛清河抿了下唇,道:“明日报给兵部和内阁吧。”

    火铳的图纸只有兵部有,分发要有内阁首肯,这事怎么说都要提前知会一声。

    “这案子……”洛清河看了眼对座的人,没忍住叹了口气。

    温明裳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道:“明日大朝会后我会进宫。”

    事关雁翎和靖安府,咸诚帝不会把这案子交给李驰全继续,就算温明裳不开口,这案子也迟早会落到她头上。

    屋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宗平在温明裳进屋后便出去看院了,此刻洛清泽看了看各怀心思的二人,起身知趣地一抱拳也先行回了屋。

    “清河。”温明裳捧着杯子,轻轻偏头道,“你想说什么?”

    洛清河摩挲指尖的动作一顿,道:“我得回一趟燕州。”

    温明裳忽而一顿,转念明白她的言下之意是这一回她不会同行。

    这案子不会比军粮案轻松,事涉命案,又跟黑火这种东西有干系,甚至说得上还要更加凶险。

    “燕州防务紧要。”温明裳笑了笑,安慰道,“这案子,三法司随行的人也会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