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112. 怕 海上飓风,惊涛骇浪,船翻人灭,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112. 怕 海上飓风,惊涛骇浪,船翻人灭,死……(第1/4页)

    大齐军队装配火器,禁卫中便有全军皆用火器的神机营,其余部队和各地方镇守部队、边军也有枪、炮、战车定额。西宁军西征高昌时,攻下高昌国都便动用了穆长音新改进的威远将军炮——如今被命名为“护国将军炮”——共计四百余门。

    但大齐同时也严禁民间火器使用。

    凡各军各级将校士兵,皆不得私带火器出营,违者军法处置。

    民间有私藏火器者,依其轻重程度判刑,最高可至株连九族。

    作为专家,穆长音从兵部批出几样火器回家研究非常容易。

    但火器使用声音大,易惊人,且有安全隐患,护国公府离皇宫又近,更不好随意。今日出到郊外,远离京中,附近人烟稀少,只有农户,姜宁的庄子穆长音很信得过,才能肆意。

    姜宁把手炉递给丫头,也去廊下拿起一杆枪,看着满廊的最新式火器和成箱的火药,笑说:“怪不得姐姐拉了几车东西,我还猜是什么呢。”便问:“就在这里几日,用得完这许多?”

    若只为打猎,这些枪·弹都够把后面山头推平了。

    而且打个野鸡狍子的也用不上多发火箭和震天雷吧!

    姜宁握着枪走神,心想穆姐姐怎么没把护国将军炮也带来两尊。

    “自然是用不完。”

    穆长音换了一杆擦拭,笑看姜宁和岁雪,“想请你替我相问小谢掌柜,能否帮我也在附近买一处庄子?不必和这里一样,只要附近人少空地多。若没有,只好借这里长住。”

    岁雪忙道:“这容易,隔壁庄子便是我的,也有两处泉眼,一应景致虽不如这里,因房舍不多,空地够大。我也用不着,正想脱手。护国公何时有空,和我过去走走?”

    穆长音笑道:“既是让你割爱了,你多少钱买来的,我加三成给你。”

    岁雪忙要推辞,姜宁已和穆长音说了买来的价格,问:“现在就去看看?”

    “你不撑了?”穆长音把她手里的枪拿过来。

    “嘿嘿。”姜宁笑。

    换上骑装,岁雪领姜宁和穆长音到了隔壁庄子上,三个玉儿也跟着一起了。

    穆长音看过一遍,大略满意,当即便和岁雪签契给银,令从人去京中衙门登记了过户。

    岁雪白赚了三成银子,稍有不安,跟在姜宁身后问:“真的无妨?”

    这价钱比她卖给别人还贵了几百两。

    姜宁洗了手,捏她的脸:“你是我妹妹,是绯玉姨娘,她是绯玉的师父,以后往来的时候多着呢。一点小事,别多想。她又不缺钱,也不是那等看身份识人的。”

    岁雪想了想:“我今日做成生意,明日借这里摆几桌宴,大家乐一乐?”

    “行啊!”姜宁一口赞同。

    来这不就是玩的吗!

    “行了,走,咱们泡温泉去。”姜宁把头发拆了,重新松松盘起,拽她去洗澡泡汤。

    把身子浸在带着淡淡硫磺味的温泉里,姜宁舒服地吐出一口气。

    出门一整天了,可终于有度假的感觉咯。

    姜宁的庄子共三处泉眼,大家分开泡汤,姜宁和岁雪、乘风一起,三个玉儿跑去穆长音那边了。

    岁雪捞起葡萄酒喝,问:“她们商量明日去打猎,姐姐去不去?”

    姜宁把脖子以下都浸在水里,身体轻飘飘,声音也懒懒的:“不去,我等着吃。你想去就跟去吧。用枪小心。”

    现在的火·枪还是用火绳引燃击发,火绳和火药盘都在外面,使用有明火。而且填装弹药是从枪管口塞入,杀伤力强于普通弓弩,但用完全身都是火药味,开枪声音巨大,精准度也略差,还不能连发,只能单发。

    一把枪平均长度有近一米五,重达二十斤以上。

    所以姜宁不是很爱用。

    西宁军的斥候队伍一般不装配火·枪,就是因为火·枪过重,使用不便,且遇到风雨雪天气就不好使了。

    但现在也没有现代枪械能用。

    在末世她用枪杀过人。

    可惜她精心保存的手·枪和几盒子弹都找不回来啦。

    怎么改进枪支火器,她也不会。

    火绳枪和现代枪械的外观相似,原理不同。她也不知道火绳枪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现代枪械的。

    或许就算她提出改进建议,这时代的技术也做不到。

    姜宁浅喝了两杯酒,把全身上下泡得筋骨松软,回房一觉睡到天大亮。

    睡了十二个小时。

    姜宁看着怀表发懵。

    这就十点了?

    她说不去打猎,穆长音等人就没等她,早出门了。

    来的所有人里,只有妙玉尚没还俗,不能杀生,参与不了这项活动,还有封氏一觉起来觉得嗓子疼,吃了药在屋里休息没去,剩下所有人,包括桃嬷嬷和滕怀玉都去了。

    姜宁:……

    这样真的显得她很懒蛋哎!

    她爬起来,垫补了一碗酥酪几口点心,便往听雪楼过来看封氏。

    封氏正在二楼窗边歪着,知道姜宁来,忙下楼迎。

    姜宁把她堵在楼梯上扶回去:“姐姐病了就好好歇着,还折腾什么。”

    封氏笑道:“夫人请我来乐,偏我这身子不争气。”

    姜宁叹:“这话好没意思。姐姐知道我心里还和以前一样。”

    一别六七年,再见到封姐姐,她再不称“你”“我”,只称她是“夫人”。

    封氏笑道:“不是我故意要和夫人生分,是我要时时警醒自己,也别让英莲错了心思。”

    林家姑娘不以身份高下论英雄,与英莲平等相交,视如姐妹,但她和英莲如今不是官家太太和小姐了,只是谢记两个账房。英莲才十四,未知将来如何,姜夫人和林家姑娘待她们好,英莲却不能真觉得她能与这等身份的人平起平坐,同吃同住了。

    姜宁不多说服封氏,扶她坐了,笑问:“她们得下午才回来,咱们中午一起吃,馋她们?”

    封氏咳嗽了两声:“我怕过了病气给夫人。再说我病了,也吃不了夫人爱吃的,夫人也别馋我了。”

    姜宁只能说:“也好。”

    她点了两样菜,又给封氏点了两样好克化又滋补的汤菜,问:“姐姐的身子怎么样?是只这次过来劳累了,还是常病?”

    封氏笑道:“夫人放心,只是一时不察,多吹了风。从前并不这样。”

    姜宁看着她夹白的头发,不免多叮嘱两句。

    算来,封姐姐今年四十九岁,穆姐姐五十了。

    穆姐姐还大一岁,发间却只偶尔才能见到一两根白发。

    两人的精神面貌也截然不同。

    穆姐姐看上去还不到四十,虽然近来因被困在京中,无事可做,稍显消沉,也比封姐姐有朝气得多。

    封姐姐给她的感觉,就像已经看破了人世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