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大女主成长史: 28、同学 感谢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零之大女主成长史》 28、同学 感谢(第2/2页)

    两张桌子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台子,上面蒙着一整块深色厚布。

    厚布上放着几捆布、木尺、软尺、粉饼、剪刀……

    一个带圆眼镜的高个男人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本子正在写写画画,靠墙放着一台有些年头的缝纫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踩机子……

    两人一回家,刘英子在厨房赶紧招呼,“快到堂屋,让方师傅给你俩量下尺寸。”

    “哦。”两人应了,飞奔进堂屋,要做衣服了。

    杨小莲在进入大学之前,仅有的几件衣服都是请裁缝到家里做的,夏天用轻薄爽滑的料子,冬天用厚实紧密的料子,基本上都是衬衫的款式,只是颜色面料大小不同。

    他们这一片每家基本上看家庭情况,一两年请一次裁缝,家里先把料子差不多买好,等裁缝有空就带上工具上门来做。

    也可以让裁缝包工包料到家做,或者直接量个尺寸给裁缝,也不上门做,过几天裁缝把衣服送上门就行。

    买料让裁缝上门做,最实惠,而且剩的边角料自家还能留下。

    三小只刚刚已经量好了,个个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伸着脑袋看稀奇。

    方师傅看看进来的姐妹俩,“跟两年前没怎么变。你俩谁先量?”

    杨家人口多,这次的安排是一人最少得做一套。师傅每天早上来,一直做到晚上七八点回去,一般也得做个四五天。

    师傅负责画,剪,缝,徒弟负责熨烫,偶尔特别简单的地方方师傅也让徒弟上手一下。

    杨小莲和大姐每晚吃过晚饭就在旁边呆着,以前就觉得这个师傅画画裁裁缝缝,再烫烫,一件衣服就做好了,非常神奇。

    现在杨小莲带着上一辈子记忆来看,这个师傅真是特牛,有些地方,师傅根本不量,拿剪子嚓嚓几剪,尺寸就是正确的……

    哦,这个地方是这样包过去的……

    啊,原来这一块要用这么多块缝在一起……

    冬天的衣服料子比较厚,师傅做出来的衣服挺括有型,冬天里面加几层都能加,到春天,深秋,还可以单穿……

    杨小莲姐俩看得聚精会神,连师傅都开玩笑,再看要拜师了。

    刘月娥在旁边笑着说:“方师傅,你要真收徒弟。我两个孙女还真有天份。”

    师傅笑笑,“收不了,收不了。”他自己家里还有一双儿女,再加上侄子侄女好几个,个个都在跟着学,这方圆几十里到时都不够分的。

    先做大人的衣服,再做小孩子的衣服。

    看徒弟拿着电熨斗烫衣服,杨小莲赶紧把前一天整理好的几件衣服拿出来,小徒弟也让她们烫了,还叮嘱她们注意安全。

    杨小莲趁家里做衣服,捡了好几根几公分长的松紧带,一开始只是拿在手里玩,不经意间,又拿起了一块碎布头。

    两手拼来拼去,灵光一闪,这不就是猪大肠头花嘛。

    这块料子颜色太暗了,杨小莲从妈妈的针线箩里翻出一块手掌般大小颜色亮丽一些的布头。

    形状不规则,没事,三下五除二,剪成几块,再缝成一个长圆筒形状的东西,针脚翻到里面,留出两头,把松紧带穿过去,先将松紧带缝实,再把圆筒两头收进去一点点,用暗针缝合。

    一个猪大肠头花就做好了。

    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不够精致。

    没关系,在头花上均匀地加几个褶皱,太完美了。

    一个精致的头花诞生了。

    家里光线不足,杨小莲又是坐在桌子侧边,其他人都以为她在闹着玩,都没有当真。

    晚上躺在柜子里,杨小莲拿着头花,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现在的女人大部分都是长头发,像方小雨一样的齐耳短发都很少见。

    扎头发的东西却很单调,毛线、橡皮筋、布条都能用来扎,小朋友们还有一种外面缠彩线的橡皮筋。

    也许这种发圈其他的地方也有了,但是附近杨小莲没有看到过,最关键的是她家有一堆不要成本的原材料。

    而且如果真的能干的话,在家里随时可以做,不用求人,不用出门,接近零成本……

    现在又是农闲时节,她在学校上学,而且……

    杨小莲连小生意的营销方案都想好了。

    那么——就从这儿开始吧。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