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宠妃死对头: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宠妃死对头》 80-100(第23/32页)

    崇阳长公主直接被这话噎住,因为她发现,她阿兄绝对干得出这事。

    崔行见崇阳听进去了,略松了口气,“襄阳就算得了一个长公主的封号,也无法跟公主你比,公主仔细想想,你食邑千户,她只六百,你有实际封地,她没有,你是陛下同母妹,她不是,她怎么都比不过你。”

    “真的?”崇阳长公主鼓圆了眼,瞪着崔行问。

    “再真不过,同辈公主中,崇阳你依旧是独一份,没人能和你比。”崔行一直认为,崇阳凭着皇上同母妹的身份,只要她不去插手后宫,在同辈公主中无人能及,可以过得很好。

    偏崇阳去学姑母溧阳长公主,一直想插手皇上后宫。

    皇上又不比先帝温和。

    所以,崇阳费力还不讨好,驸马崔行又特意提醒一句,“崇阳,幸好我们现在在封地,要是在京城,前阵子楚氏谋逆案,你觉得你脱得了干系,楚丽妃可是你献给陛下的。”

    “那个不争气的东西,我没想到她有这么大胆子,敢去刺杀我阿兄,胆大包天,一家子姐妹全是祸精投胎。”崇阳说起这个,心虚得特别厉害,她要是在京,阿兄估计得把她骂死。

    她长公主的封号怕是就保不住了。

    要真如此,等到此刻,襄阳再被敕封为长公主,她还不得被笑话死。

    崇阳心里顿时生了几分庆幸。

    庆幸天高皇帝远。

    庆幸没在阿兄眼皮子底下。

    驸马崔行见了,再接再厉,“等过上三四年,这事淡化了,公主再给陛下上折子请求回京,也就不会受她连累了。”

    崇阳勉强答应了。

    ——

    襄阳公主得封长公主,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芙华宫里,上门拜访或送礼的人,一夜之间,多了起来,朱颜让曲姑依旧一如既往地拒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拒之门外。

    有些却无法拒绝。

    譬如:公主所居的群玉苑内,两位即将出阁的公主,亲手给儿子阿稷绣的衣裳鞋袜,是照着阿稷的尺寸做的,又是姑姑送给侄子的东西,人家还说活计不好,有些简陋,盼着她不嫌弃才好。

    朱颜倒不好拒绝。

    “她们想求什么?”朱颜望向曲姑问道,对这两人,她几乎没有印象,两位公主被敕封前,生活在群玉苑内跟个隐形人差不多。

    “两位公主出宫在即,想接生母去公主府奉养,大约希望娘娘在皇上面前替她们美言几句,请皇上同意。”

    朱颜很诧异,“这不是惯例吗?还需要皇上同意?”她记得,公主出阁后,只要父皇驾崩,便可以请旨,接生母去公主府奉养,以尽孝道。

    “按惯例,嫔妃在皇帝驾崩后,有皇子的,可随皇子去封地,无皇子有公主的,可随公主去公主府以养终年,但丹阳公主和临海公主的生母,都是宫人,并未入嫔妃之列。”

    还有这种操作,朱颜听得目瞪口呆。

    曲姑又解释道:“丹阳公主和临海公主都是宫人所出,直到五岁,因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向先帝提了一句,才去宗人府上了玉牒,有了公主的名号,被安排了教养的傅姆与服侍的宫人,也搬去了群玉苑公主居所。”

    “那生下公主的两位宫人,先帝没赐封位份?”朱颜问完,便觉得自己犯傻了,要是赐封了,哪会现在还是个宫人。

    曲姑摇头道:“没有,先帝提都没提过。”

    皇上生母,先帝朝的许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文贞皇后,宫中盛宠十五年,尤其在庄肃太后薨世后,许贵妃达到了专宠的地步,后宫几乎无所幸进,这两位宫人,偶被临幸,生下孩子,先帝根本没在意。

    许贵妃更是直接把她们打发去宫人所居的掖庭。

    两位公主五岁之前,也跟生母住在掖庭。

    曲姑想了下,和朱颜强调道:“娘娘,宫中历来,子以母贵。”

    母妃得宠与否,皇子公主地位天差地别。

    先帝活下来的十六子七女,真正受先帝所宠爱的,只有许贵妃的一子一女,即皇上与崇阳长公主兄妹俩。

    朱颜侧头盯着曲姑看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你不必刻意提醒我。”

    有些事,她有眼睛看。

    正因如此,她才什么都做不了。

    作者有话说:

    ? 95、偏心一人

    “你去和两位公主说, 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处分,国朝以孝治天下, 公主有尽孝之心, 上表陈情,必不会被辜负。”朱颜吩咐曲姑道。

    在朱颜看来,刘皇后贤德仁厚,狗皇帝要维护孝道的礼法大统, 所以,对两位公主接生母出宫去公主府奉养终年一事, 刘皇后和狗皇帝肯定都会同意, 根本不需要她去美言。

    偏偏两位公主求到她这儿来。

    那么,她们真正的用意, 不在于请狗皇帝同意此事, 而在于想通过她在狗皇帝面前美言,为自己生母求一个好位份,避免以宫人身份出宫的尴尬。

    朱颜看得分明, 就更不愿意插手了。

    她只让曲姑去传话,没有见两位公主。

    元月二十九,在预产期内的秦美人, 上午发作,当天午后平安诞下一子,算是得偿所愿。

    消息报到乾元殿,正在和辽阳王议事的皇上, 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只说道:“朕知道了, 去告诉皇后一声, 让皇后看着安排。”

    来报喜的刑恩连忙回道:“皇后一直守在重华宫,元妃刚刚也过去了。”

    皇上一听这话,想起阿颜和秦美人关系好,沉吟了下道:“去年蜀地上贡的绫锦,朕记得还剩有一些,拿二十匹绫锦,取百两金、五百两银,赏赐秦美人育嗣有功,你亲自去一趟重华宫宣赏。”

    “唯。”刑恩忙应下差事。

    坐在一旁的辽阳王见了,赶紧拱手朝皇上道喜。

    皇上笑了笑,“王叔要是与回纥王女成亲后,能早日诞下王世子,巩固与回纥姻邦关系,于朕而言,才是真正的大喜。”

    辽阳王听了,嘴角微抽,皇上这是恨不得把他卖得更彻底一点。

    皇上此刻,并不太在意多了个儿子,他又不缺儿子,只有点可惜阿颜生阿稷时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了。

    皇上又继续和辽阳王商议其迎娶回纥王女一事。

    辽阳王、清河王、广陵王三位藩王来京后,一直闹着要与王妃和离,期望皇上同意,元宵过后,仍滞留京城迟迟未返封地。

    直到几天前,辽阳王答应联姻和亲回纥,娶回纥王女,皇上便立即同意了辽阳王与其王妃邓氏的和离。

    俩人和离后,两位嫡子归辽阳王妃邓氏。

    为了安抚邓氏,也为了表彰辽阳王接下来的和亲贡献,皇上额外封邓氏为永宁乡君,食邑两百户,赐钱三十万贯,其中三十万贯钱,主要是给两个孩子的安家费与补偿金。

    为了这个爵位和赏钱,皇上又和宰相们吵了一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