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1997[治愈]》 搬家进城(三宝学坏了呀。...)(第2/5页)
有个院子在城边上,开三轮车去铺子不用二十分钟,院子挺宽敞,三间红砖瓦房还带两间泥坯房,是80年代盖的砖瓦房,要价四千块。
二哥看上这个院子,黄建设帮着还价,3800买下来。
二哥买房子没用凑钱,这多半年他收废品、卖二手货,赚了有四千块。他平时吃喝用都是家里的,也没不良嗜好,这会儿正好用来买房子。
另外一个院子在城里,开车去铺子十分钟左右。
这个院子是86年盖的,也是三间红砖瓦正房,带着一间不大的老青砖厢房。因为这一处在城里,所以虽然小点价格却比二哥那个贵,要价就四千五,最后黄建设给砍到四千二。
二舅妈虽然没出去赚钱,但是她种地二舅换油,好歹的也有两千进账。
她也不要林妍从铺子里给她退钱,她把铺子当银行,利息还多,她就想赚钱攒钱,不想往外拿。
她有俩哥哥没有姊妹,从小在家里也受宠,结婚以后男人面一些,娘家也没少帮衬。
现在她要钱,爹和俩哥哥自然帮衬一下,就借给她两千五。
这个钱人家是不催着还的,家里如果没事就让她用,有事到时候再说。
二舅妈也不是那种逮着赚便宜的,她盘算得好,年底又能从铺子里分五百,二舅换油也赚钱,先还一部分,来年夏天就能还上。
就这么着,他们两家先把房子买了,手续等林妍把林家的房子买好,大家统一办。
房子都是完整的,里面炕、锅灶都是好的,直接去收拾一下,把窗户该换的玻璃换一下就能入住。
二哥那个院子,他和康宁住进去,这样收废品两头跑着方便。
三宝那个院子就把厢房给二舅存放油桶之类的,正房依然住人。
林妍他们搬到三宝的院子里,三宝比谁都高兴,他感觉自己终于不是白吃白喝占便宜的那个了。
二哥和康宁、二舅等人帮着把三位老人和家具、铺盖等送过来。
搬进来以后,依然林妍和姥娘、韩奶奶睡一屋,姥爷领着韩慕阳和三宝睡一屋。
这里可比镇上租的房子宽敞多了,红砖瓦房,高大明亮,炕也宽大可以轻松睡五六个人,炕前还有好大的地方可以放电脑桌和别的家具呢。
韩慕阳去找电信局,把镇上的电话转过来,再拿了胡淑琴那边开的条子开通互联网,然后把电脑那一套搬过来。
二舅也开着自己的手扶三轮车把油桶什么的拉过来一批,打算在这里试试生意。
大舅妈二舅妈大姐等人都过来热闹一下,算是帮忙暖房,然后就各自忙地里的农活。
姥娘还担心之前那个房子,老人家重感情,住过就有感情,又怕没住满一年人家房东吃亏不给退钱。
林妍让她不用担心,不需要退租,直接帮房东转租出去就好。
当初在五班时候,代数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年轻女老师,家境不错,养得比较娇气,冬天也受不住冰窖一样的宿舍,听说林妍在外面租房子也想找一处。可惜去年没找到如林妍那处离学校那么近的,只能在宿舍熬着。
林妍给胡云鹏打个电话麻烦他帮忙查一下女老师的电话。县里的公办教师在教育局都有留档,联系方式都留在后面,除了住址还有村里电话。林妍拿到以后给女老师村里去了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问问老师租不租。
代数老师高兴得很,没想到林妍还能想着她呢,当即就表示愿意租下来,回头和房东补合同就行。
她还可以再找几个女老师合租,到时候房租就便宜得很呢。
她知道林妍一年没到期,说到时候补林妍钱。
林妍笑道:“老师,不用麻烦的,我提前和房东说话,您直接搬过去就好。”
她又联系一下罗智辉,让他跟房东打个招呼,这事儿就圆满解决。
林妍他们搬到县里以后就方便很多。
早上三宝起来帮姥爷做饭,吃过饭以后大家各自做事情。
二舅先骑着自行车在县城里走街串巷换油,想看看这里的行情,还可以开着手扶三轮车在附近乡下转悠。这下他城乡兼顾,生意比以往好得多。
林妍暂时没给他推销,先让他自己忙活找节奏,等他熟悉站稳脚跟以后,再试着让二舅去接触工厂食堂。
姥娘、姥爷和韩奶奶跟着他们出来住,也更加自由轻松。
韩慕阳托人给姥爷买了一辆大车轮、大底盘、减震功能好的三轮自行车,让他可以带着姥娘和韩奶奶出去玩儿。两位老太太都是小脚,自己走远路不方便。
这两天天气很好,他们早上吃过饭,就能结伴去附近小公园转悠。姥娘剪纸,姥爷把玩着自己的木蛋蛋看人下棋,韩奶奶则纳鞋底。
有时候李玉凤、崔昭芸等人也过来找姥娘和韩奶奶剪纸,或者去小公园会合,或者请她们去文化局的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
反正三位老人家业余生活是前所未有的丰富。
林妍则早上跟着韩慕阳和三宝去店里,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她就在家里写稿子。现在自己家能拨号上网,她也不用一趟趟往胡淑琴那里跑。拨号上网还是太贵,所以林妍并不时常联网,她大部分时间专心码字,固定时间联网十几分钟,看看邮件,跟徐珍珍沟通一下书的情况。
这日上午她在店里帮忙,顺便问问梁春莉和邱爱香,林斐表现如何。
两人表示林斐算账挺快的,记性也好很会给客人介绍,就是脾气略微有点大。遇到顾客挑三拣四或者只看不买的,林斐就有点不耐烦,甚至会做出诸如撇嘴、翻白眼之类的小动作。
其实这个年代很多店里的服务员素质都堪忧,尤其嫌贫爱富,看到买不起的人进店还会驱赶,这种情况越高档的店越突出。
林妍又找孙玫瑰和张敏了解一下。
她俩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家店都这样,有些人摆明就买不起或者不想买,过来就是找茬的,林斐也没什么错。
他们店之所以服务态度好,是因为开店之初林妍就再三强调服务态度问题,钱可以少赚一些,对顾客的态度不能太差。顾客无理取闹那就报警,但是不能因为顾客买不起而鄙视人家。
林妍把这一条写进店规,招人的时候强调过,日常也要求他们遵守。
林父就是有点受不了这个,他总是因为和顾客吵吵扣分拿不到那五十块钱的奖金,后来张敏过来他就和鲁岳农管运货,就不会再被扣分。
林妍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姥爷中午不用做他们的饭,今天在店里吃,她要开个小会。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妍先做了个简短的动员活动,“咱们不是工厂,不靠自己制造产品赚钱,咱们是服务业,靠着把产品卖给普通消费者赚钱。你去买东西,别人什么态度你乐意买?别人甩脸子你爱不爱花钱?是一样的道理。你去饭店吃饭,人家脏兮兮的不爱吃,你去买衣服,人家破破烂烂的你也不爱要。”
“小林老板说得是。”张敏和孙玫瑰几个带头响应,“我们会严格要求自己,用最美的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