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96. 第九十六章 轮回1 水浸碧天天似水……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96. 第九十六章 轮回1 水浸碧天天似水……(第1/2页)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世间。

    贺隽自告奋勇撑着一叶扁舟,领着施慈和季云舒在海上漂泊许久,才终于离开了茫茫大海。

    小舟转进河道,由河入溪,随溪而行,顺着涓涓溪流到达一处山脚下。

    群山俯首而来,从小溪抬头望去,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线天空。

    施慈到达传说中的“桃花源”时,已经到了九月中旬,没有纷飞的桃花,只有两岸绿树红花,风景宜人。

    溪流延伸向山洞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鱼儿们往来翕忽,倏尔远逝。

    斑驳的阳光透过林间落叶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一缕微风拂过,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香,无愧于“世外桃源”这个称呼。

    舟顺着溪流进了山洞,两侧的石壁上长满了青苔,映得溪水都泛起绿光。甫一进洞气温骤降,在还有余热的九月叫人浑身一凉。

    施慈站在舟头,瞧着轻舟划过,两岸花花草草随着清风摇摆,头顶有日光透过山顶的洞直直照下,照得那方草地格外好看。

    溪流越来越窄,最后三人不得不下了舟步行,顺着两岸的小路不知走了多久,才见到远处泛着微光的出口。

    前方就是贺隽提到的隐世不出的桃源。

    一路上施慈已经大概了解了此处的信息,这座城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山谷,名为栖鹤谷,谷中的城池名为“鹤城”,群山是鹤城最好的城墙,它们高耸入云,遮挡夏热冬寒,使鹤城温暖如春。

    从外界进入鹤城只有一条通道,就是贺隽带他们进来的那一处,若是不熟悉的人恐怕并不能准确找到路,还会迷失在群山万壑中。

    贺隽将施慈和季云舒带到鹤城入口便停了下来:“我在城中名声并不好,你们若是想再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还是同我分开走比较好。”

    施慈眉头微皱,有些疑惑:“你不是鹤城的居民吗,怎么会……”

    贺隽叹了口气:“先前忘了同你们说,因为一些缘故,我同族人们闹得很僵,他们恐怕不是很想见到我。”

    鹤城的居民都十分淳朴,能让他们厌烦,可想而知贺隽在城中闹出的动静有多大。

    施慈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说法,与季云舒率先入城。

    城中与外面的普通城镇并无什么不同,惟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城中居民衣着颇为复古。

    远方散落着农田,田中杂草丛生,看得出已经荒废许多年。

    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自然是不需要吃饭的,自然也就不必再种植庄稼。

    一条条道路在杂草的掩映下不甚明显,施慈和季云舒踏着这些杂草,来到城中的青石板路上,城中倒是热闹,不过这热闹也是相对于之前的冷清而言。

    城中居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来来往往都抱着东西,有的是红绸,有的是鸡鸭,看上去喜气洋洋,像是要举办什么庆典。

    有眼尖的人看施慈和季云舒杵在大路上,眼睛一亮,立马开始招呼起其他人:“咱们城中来外人了!大家快来看!”

    登时忙碌的众人停下手头活计,纷纷围了上来,像是在打量什么稀奇的事务,看得施慈十分不自在。

    “两位后生,你们是从外面哪里来的?”

    “竟然还有人能到鹤城,我等可是有几百年没见到生人了!”

    旁边一个大婶立马给了说话的人一巴掌:“说什么呢!当心吓着人家!”

    她亲切地凑上来:“后生,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外面可还是战乱?”

    季云舒皱着眉,不太喜欢闹哄哄的环境,一言不发,只好由施慈出面交涉:“这位大婶,我们的船在海上漂泊了许久,阴差阳错来到此处。我二人顺着溪流前行,忽然看着前方有光亮,进来之后便到了这里。”

    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又道:“外面并无战事,只有异族偶尔来犯,大周的将士们御敌,国内百姓生活还算安稳。”

    旁边一个中年男人艰难挤进人群,听他这么说,错愕地开口:“大周?如今不是赵国在的时候吗?”

    施慈想了半天,才从犄角旮旯里找出关于此方世界的历史,道:“赵已经灭亡千年,如今已经结束多国交战,天下统一。”

    中年男人似乎没想到这茬,又问:“那最后是哪个国家统一了几国?是赵国吗?”

    其他人善意地哄笑道:“老张,你还惦记着这点事啊,咱们避世多少年了,天下统不统一和我们又有什么干系!”

    “就是,难道你还想出去继续做赵国的臣子不成!”

    中年男人脸涨得通红,怒道:“你们在说什么屁话!还不许人打听打听外界消息吗!”

    其他人笑得更大声了。

    一位老人伸出手想拉施慈的衣袖,又怕吓坏远道而来的客人,只好道:“后生,你不要管他们,都是些混不吝的。你们如今没有住处,不如到我那里落脚如何?”

    施慈松了口气,谢过他:“多谢老丈,我和同伴正愁找不到地方住。”

    老者笑眯眯捻了捻胡子:“好,好!我这就叫老婆子将客房收拾出来!作为报酬,后生给老头子我讲讲外面的事怎么样?”

    原来是为了这个,施慈无奈:“行,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他人顿时懊恼起来:“果然人老成精,叫老李抢了风头!”

    “唉,我也想听听外面的事。”

    “嘿嘿,老李家没种田了,估计没什么吃食,我带着食物去招待客人,顺便和客人聊聊,不过分吧?”

    其他人见这人这么鸡贼,眼珠一转,纷纷道:“哎呀,正巧奉申大典要开始,我同两位后生仔讲讲大典,好似也在情理之中?”

    眼见这群人打打闹闹,施慈也有些好笑,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接近。

    他还以为这些人活了那么久会一脸苦大仇深,却没想到依然开朗乐观。

    如此一来,应当比较好打听消息?

    还有,“奉申大典”又是什么?

    那位传说中的神明,会出现吗?

    施慈被一群人簇拥着往老李家去了,不少手头工作急的人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然后静下心仔仔细细准备奉申大典的工作。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晚上,辛苦一天的人们围在老李家门口,正中心点着篝火,一群人围着施慈有说有笑。

    篝火上还烤着一只鸡,季云舒找了个借口离开去寻找贺隽,就只剩下施慈一人同百姓们套近乎。

    好在他们都不太敢同冷着脸的季云舒搭话,是以季云舒的离开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施慈望着中央那只被烤得滋滋冒油的鸡,想起今晚那些丰盛的食物,不由有些好奇:“我进城的时候瞧着外面的农田已经荒废,诸位竟然还能拿出食物来招待我,不知这些食物……?”

    老李享受着温暖的篝火,也不隐瞒:“我等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奉神大典,是以虽然我等不需要进食,可也在城中留了一小块地,耕种一些农作物、养养家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