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22、儒学治世(第2/2页)
金骨阿隼那:“慕容平章高瞻远瞩,不愧为大宁肱股之臣,便连俺父皇当年对他都大加赞扬,说是‘生子当如燕慕容’,他的才干见识,俺向来是服气的。”
宣和帝道:“不错,这可是朕的慕容长子!”
金骨阿隼那隔着宣和帝向慕容雅博颔首致意,慕容雅博微笑回礼,两人之间的这个互动,像有事先的演练。
位于他们中间的宣和帝往御座右侧倾斜了身子,压低了声音,问道:“王崔二位公相,你们又以为如何?慕容长子一个人说了不算,中书省还是听你们的。”
左丞相王延年,右丞相崔固安,一直充当旁观角色的两位大宁丞相终于被推到台面上来,王延年身材微胖,鬓发已有斑斑,崔固安则完全是个胖子,看起来面相慈蔼,人畜无害,两人惯例先向宣和帝行礼,旋即由王延年答道:“中书省向来没有一家之言,非要说的话,中书省听百官的,听天下万民的,我与崔公相不过是将这些声音转达皇上而已。”
宣和帝道:“朕现在要听们的。”
那就是要他们当场表态,不准他们打官腔蒙混过关了。
但执掌中书多年,王延年和崔固安早练就了一身上下通融的本领,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究其作用,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介于百官和皇帝中间,充当一个“下听臣意,上度君心”的角色,以此令某些矛盾分歧在君臣之间得到调和。
如此,王延年与崔固安皆起身回话,他俩心照不宣,先由崔固安说道:“回禀皇上,臣以为慕容长子所言的确高瞻远瞩,太子殿下则是仁孝体国、忧心君父,既如此,何不行两全其美之策。”
宣和帝蹙眉:“如何两全其美?”
崔固安:“便要看四太子是否成全了?”
所有人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金骨阿隼那道:“崔公相不妨明言。”
崔固安:“两国约定出兵自有文臣武将各司其职,贵国缘何非要吾皇北行?”
金骨阿隼那:“崔公相有所不知,此战一开既为国战!俺大燎规制,国战必由国主御驾亲临,大宁皇帝若不到场,俺国主岂非自损身价?你大宁又如何体现诚意?这与两国邦交礼数不合。”
金骨阿隼那没有强词夺理,这确实是他们燎国规制,且如果燎国国主到了幽州而大宁这边指派文臣武将过去,站在燎国立场来看,地位不对等是其一,安全问题是其二,保不准大宁将士趁机发难,约好的合兵倒成了大宁活捉大燎国主的诱饵,他们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受。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