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50-60(第10/14页)

领早把一草一木都踏烂了。

    “你们看……”

    裴纶和林少游拉开一幅军用舆图,这地图是裴纶凭借自己的记忆复制而来,他自小跟在裴定方身边,军事水准比白靖文等人高出不少,此时化身讲解员:“通天阙三重城关,完美嵌合了山形地貌,原本只有一重城关,慕容雅博守通天阙时别出机杼多建了两重,这样的妙处在于借两边的山势和前后城关形成两个瓮城,就算第一第二重城关被攻破,后面还有固守的机会,当年金骨太玄就是攻破了前两重城关,硬是被卡在第三重……”

    这些往事裴纶以往只是在书上或者听裴定方等人口述,如今身临其境观察,他自己也难掩激动。

    “第三关之后,那座最高的门楼和旁边那一片是都督前军的府衙和军队驻扎地,左右两边是大名府的军卫所,也受都督前军管辖,中军府定的驻军人数是不能少于三万,但兵部那些人把张泰送过来之后,这厮吃空饷,你们看军营就知道……”

    裴纶指着那一片白花花的营帐,“都督府规定一个营帐住八个士兵,这里最多一千营出头,加上左右两翼两个军卫所,一个军卫所一千人,最多也就一万守军。”

    姜明允道:“令尊知道吗??”

    裴纶:“他当然知道。”

    姜明允:“据我所知,张泰只是前军府的主将,照理说要受中军府的节制,令尊是中军府都敛事,既知张泰虚报守军人数,何不加以惩治?”

    裴纶苦笑:“张泰也是二品都敛事,和我爹平级,中军府已经很多年没有左右都督了,谁能治他?靠兵部那些人弹劾?”

    姜明允:“……”

    裴纶:“知道了吧?这就是朝廷撤销左右都督的‘妙处’,想要查张泰只剩兵部出面,但张泰跟兵部那些笔杆子全都是主和派,别说一万人,就是一千守军他们都觉得多了。”

    宣和帝多年不设中军府左右都督,兵部又全都是主和派文官,张泰原本是兵部侍郎,他调任前军都敛事,领兵驻守幽州,可以看成是主和派把手伸向军权的一个实际操作,而因为主和派的议和理念,军备一废再废,以至于发展成这种局面。

    姜明允叹了一口气,“还好其他军府不曾堕落至此,否则慕容长子再有手段也无力回天了。”

    裴纶一脸凝肃:“再这么下去迟早的事。”

    姜明允苦笑道:“我还真希望辨非兄推测成真,慕容长子早点扶持殿下登基。”

    白靖文:“……”

    林少游:“还是说回当下吧。”

    裴纶重新指向地图对照实际地形,说道:“殿下这次担任三千京卫指挥,等他带人过来,最好的驻军地是这一块,到时候我爹的中军,陆安国的左军,李良弼的右军,加上张泰的前军依次照左右前中的方位铺开……”

    林少游:“大概有多少兵马?”

    裴纶摇头道:“这是军密,只能猜,我爹从京城带出来的八千,加上京郊驻军可能有五六万,但不会全部都带过来,陆安国和李良弼带多少人就更不知道了,大军开拔为了增长士气、迷惑敌人往往虚报人数,嘴上说百万大军,实际有一半不错了,因为就算只带十万部队,后线补给、粮草消耗也是天量数字,将领要根据实际情况、敌我对比估算具体兵马人数,少了不行,但绝不是越多越好。”

    白靖文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岳芝呢?他不是统领燕州卫军了吗?”

    裴纶顿时醒悟,说道:“对啊,还有岳芝。”

    说完下意识看向姜明允,姜明允道:“我在中书省倒是看过一些军报,慕容长子这些年苦心经营燕州诸军卫所,燕州六府十九县,严格执行先帝时一县一卫,一府三卫的军事编制,规定男子弱冠之前要到卫所至少参军两年,听说百姓踊跃参军,一个卫所编制往往超过一千人,比其他州郡强太多了。”

    裴纶道:“这么算的话,燕州卫军差不多有四万人,岳芝就算带一半过来也有两万兵马。”

    卫所可以看做是州郡的“地方武装”,军费来源由地方和兵部共同承担,直接由该州郡的都指挥使司统辖管理,岳芝的父亲岳洵就是山海郡军卫所的都指挥使,手下管辖着数十个卫所,一个卫所的编制是一千人,被萧庆宁收服的左胜曾经是蒙州平北卫的千户,意味着他曾经是带领一千兵马的武将。

    如果说卫所是地方武装,那么五军都督府就是直属皇帝的中|央军了,一般来说,都督府前后左右中五路兵马肯定要比诸地方卫军要强,天子王师嘛,无论军费粮草、武器装备、兵源将帅都是最好的,但也有例外,燕州卫军就特别能打,慕容雅博当年就是带着三万燕州卫军北上,在通天阙构筑防线才稳住大局,最后燕州卫军打剩五千人,慕容雅博全部托付给岳芝,岳芝带着这五千人在朱仙集一战大捷,最终配合慕容雅博在通天阙成功打退燎军,真正是扶大厦于将倾,解大宁之倒悬。

    而白靖文再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岳芝也来通天阙吗?”

    ? 58、岳芝善攻

    这个问题裴纶回答不了, 姜明允和林少游也不知道,或许只有慕容雅博和岳芝能给出答案。

    但这并不意味这个问题无关大局,事实上, 这是慕容雅博和岳芝的妙笔,其他人看不到, 只能等时间给出最终结果。

    接下来, 白靖文四人几乎用脚丈量了通天阙周围所有的高地,裴纶用一张舆图带领他们实地考察, 亲身实践,和他们印证兵法的实际运用, 特别是慕容雅博当年固守通天阙的巧妙。

    而随着时间流逝, 他们于野外扎营, 风餐露宿, 明显可以感觉到“冷”这个字了。

    原计划慕容雅博与宣和帝一众文臣在十月中旬可以到,最后却是拖到了十月下旬仍未见到行在大营的影子,胡天八月即飞雪, 幽州不是胡天也算临近胡天,十一月的幽州便要大雪如卷席, 足可以泼水成冰了。

    所幸, 裴定方这些将领总归没有怠慢。

    其中,由裴定方率领的都督中军率先抵达通天阙。

    陆安国和李良弼亲领的左右军依也是此抵达, 大军在第三道城阙之后的平地有序铺开, 阵型正如裴纶之前所说, 张泰的前军居于前, 裴定方的中军居中, 陆安国和李良弼的兵马分居左右, 他们完成集结驻扎之后, 只等行在大营御临,在这之前,白靖文四人依然在周边一处隐秘的山腰扎营,而亲眼目睹如此之多的兵马抵达、汇合、驻守扎营……白靖文等人难免心生澎湃,说不得有一番感慨。

    “从驻军扎营就能看出主帅的领兵水准,你们看……”

    他们在细雪菲菲中又爬上了一处高地俯瞰,裴纶开始进行实地分析。

    “我家老头、陆安国和李良弼的军营看似乱七八糟,但中军大营、军粮屯、制高点、哨塔、步兵、□□兵、骑兵……全部都是根据具体地形和位置做具体布置,你想数他们有多少兵马很困难,想要偷他们的大营几乎没可能,再看张泰这厮……”

    张泰的前军距离第三重城关最近,由于之前已有一万前军驻守,后面从幽州其他边线靠过来的兵马直接在一万人的军营外围驻扎,营帐格局基本没有改变。

    “中军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