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50-60(第6/14页)

秘库的时候,它就藏在另一个书架的暗处,目睹了整个过程。

    裴纶忍不住赞叹:“猫兄,你立大功啦!我要给你吃大鱼!”

    上官妙云也笑意盈盈摸雪爪的头,说:“那是,这可是我和殿下养的猫。”

    实际是白靖文抓住了秦高的心理,一连几日假装无事,忽然办一场宴会秦高肯定起疑,一定会怀疑他们趁着宴会有所动作,白靖文却反其道而行,宴会上全无动作,秦高反而心中不安,宴会结束之后果然去看了他的秘库,自己暴露了秘密所在,白靖文巧妙利用雪爪将这个秘密偷取过来。

    如今得手,白靖文便问萧庆宁道:“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后面怎么把秘库的东西取出来?”

    萧庆宁道:“秦府有我早年派过来的暗线,现在可以用了。”

    白靖文:“……”

    要不萧庆宁怎么能掌管内务库那么多年?

    她说:“我已经让她待命,到时候让雪爪给她带路就行,我们依旧不用出面。”

    白靖文:“让她最好不要破坏现场,把重要信息抄录下来就行,免得秦高起疑。”

    萧庆宁:“知道。”

    如此说定,雪爪便住到萧庆宁的房间,接下来她们生活依然如旧,只是情况已不相同。

    很快,萧庆宁多年前埋下的暗线起了作用,她在雪爪的带领下成功进入秦高的秘库,她在京城受过窃密方面的训练,不动秦高秘库分毫,却把里面重要的信息纪录下来,她一共写了两页纸,折成小方块让雪爪叼回来,到了萧庆宁手中,变成两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第一份,从京城到幽州这条线,内务库与秦高有来往的人员名单。

    第二份,一封信,或者是许多信件的内容摘抄集合。

    萧庆宁看过之后,将第二张纸交给白靖文,说道:“这就是你要的答案。”

    白靖文接过纸张开始阅读。

    “宣和九年,黑物十万,白物九万悉办妥,速交接。”

    “宣和十年,黑十二,白十二……”

    “宣和十一年,黑白皆十五……”

    ……

    这是经过处理的信件内容,萧庆宁那暗线特别标注黑的是铁,白的是盐。

    这是从宣和九年开始,京城那边给秦高的“信”。

    但是很可惜,只有内容,没有署名,使得这信更像是备忘的“账册”,否则秦高早就把它们烧掉了。

    不过白靖文依然读出了线索,“宣和九年”这个起始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问萧庆宁:“秦高是宣和九年出任幽州布政使?”

    萧庆宁:“对,那年正好京察,他从户部调任幽州。”

    白靖文在翰林院查卷宗目录时,发现那些被烧掉的谕旨副本也是从宣和九年开始。

    第一封信件发出的时间和谕旨颁布的起始点重合了,如果拿两者仔细对比的话,不止宣和九年,宣和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就会得出一个巧合——

    京城发给秦高的信件与朝廷颁布赏赐谕旨的时间全部重合了!

    白靖文迅速整理各种碎片,筛选拼接,最终得到了一条清晰的“操作线”。

    ? 55、部分真相

    秦高那些人大概如此操作——

    先由秦高这边向朝廷“上报军功”, 朝廷“论功行赏”,颁布赏赐谕旨,随后赏赐之物巧妙变成了特定的盐铁。

    为了掩人耳目且迅速将这些盐铁运到幽州, 他们把手伸向了萧庆宁的内务库,控制了京城到幽州的运输线。

    盐铁从京城出发之后, 同时有“一封信”寄给秦高, 这封没有署名的信实际上用来交代盐铁的具体数量,可以看做是京城那边跟秦高的“交割单”。

    当然, 这里边必然还有许许多多各种设计,但大概的轮廓正如白靖文所想, 通过这样的操作, 秦高这些人把朝廷明令禁止的盐铁源源不断送到了幽州, 到了幽州之后又转运给了燎人。

    而为了消除证据, 京城那边的人把留在翰林院案牍库的谕旨底本一把火烧了,为了掩盖真相,他们故意选择在状元白靖文当值那天放火, 攀扯上萧庆宁,让人误以为是萧庆宁放火, 一箭双雕。

    整个过程中, 状元白靖文遭受的完全是无妄之灾,秦高那些人只不过顺手把他捎带进来而已, 他是谁无所谓, 只要借他状元这个名头, 利用他和萧庆宁之间的牵扯。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状元白靖文是个死脑筋, 拼了命也要亲自冲入火场救火, 于此同时, 另一个世界的警|察白靖文为了救一只猫也冲入了火场,两人“双双殒命”,最后在晋江作者月白作秋衣的安排下以及那些美丽读者的见证下,两人完成了奇妙的灵魂穿越。

    穿越过来的白靖文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白靖文将整个过程复述了一遍,萧庆宁和上官妙云听罢皆不作声,她们多多少少提前知道了里边的蹊跷,裴纶却是反应激烈,说道:“哪来这么多军功给他们封赏?!他们见到燎人恨不得跪下来叫爹,还有脸上报军功?”

    白靖文道:“我在翰林院问过那个秘书郎,他说除了燎人还有一些其他的草原部族,秦高这些人专门挑那些软柿子捏。现在看来,应该是燎人在统一草原时除掉了那些部族,把部分功劳给了秦高,让他向朝廷邀功换取盐铁。”

    裴纶不怒反笑,或者说怒极而笑,毕竟他嘴上说在大理寺当个闲差,但说到底他自小在裴定方身边耳濡目染,心里对大宁朝局总归抱着几分希望,特别是对边军的操守还有幻想,现在听白靖文这么说,眼前又有赤|裸|裸的证据,他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了,这已不是骨头软的问题,而是甘愿当汉奸走狗自毁长城了。

    然而此时不宜闹情绪,既然查到了这一步,那么就要在这些证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查清楚最后一个问题。

    谁给秦高写的信?

    这人有本事将赏赐换成盐铁,还能做秦高背后之人,其分量可想而知。

    “你有眉目吗?”

    白靖文把纸张还给萧庆宁,问道:“能做这些事的,必然在朝中身居高位。”

    萧庆宁摇了摇头,却说道:“查军功的核准。”

    秦高给朝廷报奏军功,朝廷给他奖赏,这套操作得走流程,首先是上奏,照宁朝规制上奏一般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由五军都督府或者兵部转呈中书省,左右丞相判断是否递交皇帝;第二种是直接送到通政司,通政司负责替皇帝掌内外奏章,也有权力接受军功奏报;第三是直接给皇帝的秘奏,这种比较少见,一般的官员没有资格直接将奏本秘密呈交御前,但秦高这种品级的地方大员可以做到。

    奏折经过皇帝批阅之后会给出意见,这里就有很多种可能和不确定性,比如军功奏报,皇帝看了要是高兴,直接就会下奖赏的口谕,然后由相应的官员写成谕旨文书,也有可能简单批红,发回中书省或者兵部,让相关的官员议定如何奖赏。

    这里边就会涉及军功核准以及赏赐等等关键点,但很显然,要从这些着手追溯的话牵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