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90-100(第8/14页)
和为了讨好撩人已经不讲底线。”
实际上,白靖文猜对了一部分, 但没有猜到更没有底线的部分。
当年, 还是亲王的宣和帝与昭武太子一同被燎人俘虏, 哥舒夜倒是向燎太|祖金骨太玄详细分析了宣和帝与昭武太子的品行, 哥舒夜认为不能放昭武太子回大宁继承帝位, 应该把宣和帝放回去, 甚至扶持其上位, 金骨太玄接受了他的提议,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慕容雅博来交换俘虏之前,宣和帝收到了三太子金骨狼突被岳芝斩首的消息,他认为他和昭武太子一定要血债血偿,燎人不会放过他们,他不想死。
他提前向昭武太子下手,用的就是慕容雅博捡回来送给萧景行的那把匕首,一刀插入了昭武太子的胸腔。
故此,并非燎人逼迫,而是宣和帝主动选择,他这么做了之后,心魔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沦为了燎人的奴隶,十数年间,为了逃避,他一边议和一边修道炼丹,祈求长生不死,所做种种,皆有因由。
而别说白靖文,这其中的蹊跷,便连慕容雅博也不知道,知情者也只有燎|□□和哥舒夜等少有的几个燎国中枢极勒烈,这就是为什么堂堂大宁皇帝会堕落至此的原因,他自己心里就有鬼,为了活命,他没有任何底线,什么父父子子兄友弟恭,什么祖宗基业万里江山,于他而言不过是活下去的筹码。
至此,翰林院纵火案、暗杀萧庆宁、给燎人输送盐铁、心甘情愿来幽州参加会猎、慕容雅博和岳芝将计就计……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得到了解答。
只是到了此时此刻,再追究那些前尘旧事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得到答案的这一刻,白靖文并没有感觉轻松,更没有什么拨云见日的畅快感,他反而觉得凝重——人性何其复杂,人性有多复杂,人心就可以有多阴暗,人为了欲望会沦为无所不用其极的高级动物。
“这是一个机会。”
白靖文对萧庆宁说:“这就是你的机会。”
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或许显得不近人情,但白靖文自有道理,萧景行已死,萧庆宁便没有任何顾虑了。
萧庆宁没有回答,她知道白靖文说的是对的,只是在这个时候,她不愿就这个问题深谈。
当沈玄和左胜把人带过来,她们即刻往中军大营后门方向走,由于此时宁军发生割裂对立的两部分兵马都在前门对峙,所有兵马不断涌向前门,后门这边已经完全空了。
白靖文等人顺利出营,从白浪河边绕道往宣和帝的行在大营进发。
此时,行在大营这边倒有些守卫,不过白靖文借着萧庆宁长公主的名号前来护驾,一路便也畅通无阻,顺利抵达行在大营之前的空地,萧庆宁让沈玄和左胜带人留守,上官妙云姐弟先进去探路,随后,她和白靖文依次进入。
行在大营之中已然空空如也,可怜地上却还躺着萧景行的尸首,他死不瞑目,身上已有许多踩踏的痕迹,显然是宣和帝走得匆忙,没有命人将他收敛。
萧庆宁握拳咬唇,蹲下来帮萧景行合上双眼,随即脱下自己的战袍给萧景行盖上,这一刻她是应该悲恸的,别的不说,在宣和帝所有儿女之中,唯有萧景行真心将她当做姑姑看待,也唯有萧景行尊重她、理解她甚至在内务库事务上支持她,在她眼中,萧景行也是唯一可以取代宣和帝的君主。
但她现在没有时间悲恸,她也没有时间嚎啕大哭,她反而应该冷静。
她起身走出行在大营门口,吩咐沈玄:“派几个人把景行的尸首送去中军大营,交给慕容雅博。”
又道:“你们都跟我走,从现在开始我只做一件事,追上宣和,亲手把他杀了。”
她说这句话时没有感情,没有怒没有恨,反而异常平静,因为当她下定决心的时候,她是不需要用情绪表达出来的,她只要去做,只要达成目标。
众人迅速行动,在大营周边搜索,很快抓到了几个滞留的文臣,逼问之下得知,宣和帝在赵会、秦高和张泰那些人的掩护下,竟然往北边逃跑了。
北边意味着向燎国逃窜。
白靖文很快想通了里边的逻辑,宣和帝心知山海郡是岳芝的地盘,就算他有皇帝权威也不敢轻易冒险,但如果逃去燎国就不一样,燎人巴不得他继续当大宁皇帝,只要他条件给的足够,燎人出动大军送他回京也并非没有可能。
白靖文提醒萧庆宁:“赶紧找马,我们先去追,有多少人就去多少人,通知裴定方,平定内乱之后迅速跟我们会合。”
不用萧庆宁下令,沈玄和左胜当即命人去办,很快找来数十匹马,他们当先上马去追。
出了行在大营大门,前方一片白雪茫茫,好在早已雪停,雪地上的马蹄印没有被覆盖,他们循着马蹄和脚印追踪,北边仍是蒙州地界,就是白靖文等人原先所在的上游大坝方向,基本都是平地,极目远眺,一望千里,他们追出不远,便看到雪地尽头一串稀稀落落的黑点,正是掩护宣和帝所在的队伍。
虽说萧庆宁下定了追杀的决心,但白靖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动,他们这里满打满算不到五十人,即便有上官妙云姐弟和沈玄、左胜这些好手,可宣和帝已经抛下了那些行在大臣,跟在他身边的是赵会、秦高和张泰这些人,那就意味着他们身边的都是骁骑卫和都府前军。
左胜有最丰富的军旅经验,他眺望远处的部队,再看地上的马蹄做出判断:“不会少于两百人。”
沈玄道:“骁骑卫指挥使是赵会心腹,这个人我可以对付。”
萧庆宁道:“赵会这人深藏不漏,阿云和阿弈来对付他,左胜——”
左胜:“属下在。”
萧庆宁:“骁骑卫让沈玄来,张泰和他的前军由你负责。”
左胜领命,萧庆宁转向白靖文:“剩下的我们来。”
剩下的也就只有宣和帝本人了。
不过这件事并不好办,宣和帝外战外行,内斗内行,他如此惜命,所挑护卫都是精锐,赵会那一群骁骑卫个个都是好手,其实当初在京城杀人灭口以及暗杀萧庆宁的杀手就是宣和帝让赵会搜罗的骁骑卫死士,所以后来裴纶和萧景行无论怎么查都查不到那些死士的任何线索。
是以,白靖文等人追近,前方早有戒备,那些骁骑卫手上都装有袖箭,便摆好阵型,一轮又一轮往白靖文等人这边射过来,沈玄见状,当即命人反击,而萧庆宁也是迅速做出了应对:“照刚才说的散开分三路走,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安全,他们没我们跑得快。”
这无疑是正确决定,宣和帝多年沉迷于修道炼丹,骑术早已生疏,为了避免坠马,整个队伍不得不放缓速度迁就他,因此当萧庆宁等人分开成三路,亦即沈玄和骁骑卫一路,左胜和蒙州老兵一路,萧庆宁、白靖文、上官妙云和上官妙弈一路,三路绕道,很快便拉近了距离。
当沈玄带人冲杀骁骑卫,左胜带人攻击张泰的前军,宣和帝的队伍不断分出人来进行反攻、断后,追击战开始拉长战线,当沈玄拖住了骁骑卫,左胜拖住了张泰的前军,白靖文四人并不着急,而是拉开距离绕开战场,死死锁定宣和帝。
随着他们后续部队陆续增援,宣和帝左右的护卫越打越少,最后几乎只剩赵会、秦高等零散几人,萧庆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