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150-160(第7/13页)
后,金骨别术东路军主帅的职位被当场剥夺,由金骨乌虎的义子失朵那思接任,但由于失朵那思是义子,金骨别术的皇储之位以及昊天极勒烈的尊号暂时得以保存,伊稚合速则躲过一劫,毕竟这场败仗大部分的过错在金骨别术头上,真要论起来,他还有救了金骨别术这个皇储的功劳。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慕容雅博先分析其他形势。
“金骨乌虎和金骨阿隼那的部队基本没有受到损失,无论今年还是明年,他们依然会围住金阳府不放,不要以为入了冬他们便什么都做不了,其他且不说,单征兵这一点燎人就会不惜代价趁着冬季完成整军,明年他们会补充一大批新军跟我们打。”
好在萧庆宁来之前与庙堂重臣定下了大举征兵的策略,她已经收到了蒋琬送来的奏报,二十万人的新军基本征集完成,武温书、向乘和伏镇正在加紧操练,明年开春就能送抵连州战场,但慕容雅博要说的不是这点,或者说他的重点根本不在金骨乌虎的中路军身上。
别忘了,燎国还有一支充满智慧的西路军。
? 156、咸安宫花草如旧
慕容雅博开战之初就敢跟萧庆宁详细分析过, 燎国东西中三路大军,或者说整个燎国王廷,他们真正的对手不是燎国皇帝金骨乌虎, 而是穆如山阙、哥舒夜和金骨阿隼那这三个人。
从开战之初到现在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岳芝打下半个连州, 穆如山阙和哥舒夜就直接打下了大半个西凉, 在连州丢失的情况下,硬生生替燎国扳回一城, 确切的说,要不是萧庆宁派了裴定方和陆安国到云州, 以两个御营大军的军力作为支撑, 西凉早被燎人灭国了。
萧庆宁她们这边打得天昏地暗, 裴定方和陆安国那边又何尝不是?两个战场的距离横跨整个大宁疆域, 相隔千里,但几乎每日云州那边都有军报送过来,现在的情况是西凉朝廷内部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西凉百姓的民心与大宁这边几乎呈现两个极端,加上穆如山阙和哥舒夜治军严谨, 他们大军所到之处, 都有西凉百姓主动出来“恭迎王师”了!
西凉元太后带着她的小儿子皇帝苦苦支撑,从西凉皇都一退再退, 如今已经退到了西凉和云州的交界线, 随时准备退入云州成立流亡朝廷。
而当初裴定方和陆安国前去云州之时, 萧庆宁给他们的任务是拖住穆如山阙和哥舒夜, 协助元太后和西凉幼主带领她们的臣民跟燎军进行长时间的消耗战, 也就是说, 只要穆如山阙和哥舒夜的西路军没有打到云州边境, 裴定方和陆安国是不可能出兵跟他们打正面战场的,这是萧庆宁和慕容雅博给他们的底线。
只是他们哪里能想到西凉已经是病入膏肓,他们再怎么协助,西凉大军的溃败也令人瞠目结束——当年号称草原霸主的西凉铁骑,在燎军冲锋之下,打了不过短短不到半年,竟然有一半人选择了投降,西凉超过半数的将领投入了穆如山阙和哥舒夜的麾下,昨天还是西凉大将,隔日便成了带路党,这仗还怎么打?
可怜元太后带着她的小儿子皇帝苦苦支撑,但裴定方和陆安国已经向萧庆宁做出了判断——西凉绝无复国的可能,大宁朝西北部的这个百年邻居很快就要消失了。
萧庆宁所能做的,恐怕只有在元太后和他的儿子南逃之后,在云州或者京城给她们安排一处宅邸,略尽“地主之谊”。
西凉的大崩溃会直接影响到萧庆宁她们这边的形势。
穆如山阙和哥舒夜一旦打下了西凉,他们马上就会调转进攻方向赶赴连州战场,到时燎国东西中三路大军集结,那才是燎国这战争机器的完全形态,那才是真正的大决战。
所以慕容雅博在说完金骨乌虎这一支中路军之后,特别要在西路军上做出重点分析。
“西凉已是无力回天,不必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等他们正式灭国,穆如山阙和哥舒夜明年一定会到连州来,到时会是什么形势谁也说不准,或许大决战要提前到来,战场千变万化,谁也没法准确预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以应付最坏的局面。”
说完,他向萧庆宁道:“陛下这边可以让裴、陆两位元帅根据他们那边的实际情况,先把部分军队从云州发往朔方郡和通天阙,如此,等到明年调军便不会手忙脚乱,特别要叮嘱他们,即便能重新夺回西凉也不要再陷进去,西凉人心已失,打回来了也没有意义,反而白白浪费我们两个御营大军的兵力。”
萧庆宁颔首,问道:“到时谁守朔方郡和通天阙合适?”
因为如果穆如山阙和哥舒夜从西凉往连州调军,他们中间会路过朔方郡和通天阙,要是这两个地方防备力量薄弱,穆如山阙和哥舒夜可不是只会死读兵书闷头赶路,他们不介意顺手把通天阙打下来,抢了幽州再从山海郡进军连州,到时萧庆宁她们直接不用打了,后路被切断,连州就是她们的葬身地。
慕容雅博很欣慰萧庆宁能问出这个问题,这证明萧庆宁经过这两年的磨炼,已经学会了把握军略上的大方向。
“朔方郡不必用重兵,好马不吃回头草,因为地形关系,穆如山阙和哥舒夜不会再贪图朔方郡,通天阙却需提防,我们用父子兵如何?让陆老元帅和陆巡守通天阙,裴元帅和裴纶先带御营中军与我们会合,等穆如山阙和哥舒夜过了通天阙进入连州北,到时陆元帅的御营左军来连州也好,继续留守通天阙也罢,我们都有应对的余裕。”
萧庆宁道:“我会即刻给他们发令,另外让京城那边保证新军和粮草,武温书他们的御营新军也不等了,现在就开始征兵。”
她们原计划是练好二十万新军之后,等开了春过了春耕之后再征十万御营新军,现在西凉那边崩溃得如此迅速,穆如山阙和哥舒夜提前参入连州战场,她们的计划也必须提前。
慕容雅博道:“这样也好,打仗打的是钱粮和兵源,再征三十万兵,我们就真正养养活百万大军,听起来是名气大,但背后都是用大宁百姓的口粮来供养,陛下和靖亲王与许尚书多沟通,让他们有难处便说难处,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哪怕向百姓加税,也不要把问题遮掩下去,否则到时后方不稳,我们前面打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慕容雅博的厉害之处在于,除了军略,他同时会考虑政治民生,考虑百姓是否能负担得起,一般将领为了打胜仗无所不用其极,慕容雅博却是有节制、有考量的,他是真把军民看成一个整体,如果白靖文在这,他会肯定慕容雅博具备了相当先进的军事思想。
萧庆宁回道:“好,我让许世辅写一份详细的年结过来,缺多少剩多少明年预算是多少都讲清楚,不过你放心,辨非……靖亲王先前跟我说过一种办法,由朝廷出面发‘国债’向民间借钱筹粮,每年给予一定的利息返还,我让他找姜明允和林少游去办,先从比较富足的江州开始,这些事他们已经在做了。”
慕容雅博道:“靖亲王的想法总是不错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时,他们也不容易。”
萧庆宁没再说什么,接下来慕容雅博把话题转回军略上,然后再让其他人发言,听李良弼和侯莫张崇等人的意见,其他人各自补充细节,萧庆宁主持的军议氛围本来就好,所有人畅所欲言,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萧庆宁悄悄让上官妙云出去准备了晚饭,留李良弼和侯莫张崇等人吃完饭才散场。
诸将散去之后,萧庆宁连夜给白靖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