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170-180(第15/26页)

不懂。

    “大兄若果真决定要打,臣弟倒有一计。”

    金骨阿隼那了解金骨乌虎的脾气,如果他第一次站出来劝谏,金骨乌虎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那么他不能再当着燎国王廷如此之多军政要员的面跟金骨乌虎唱反调,因此他选择退了一步,不是不让金骨乌虎打,而是让他退一步再打。

    这也是他和穆如山阙、哥舒夜提前商议好的策略。

    果然,听到金骨阿隼那赞成决战,金骨乌虎起了兴趣,那庞大的身体陡然前倾,询问道:“四弟有何妙策,速速说来。”

    金骨阿隼那不慌不忙,学慕容雅博一般,让两个贴身亲信将一副巨大的军事舆图打开,上边非但标注连州、辽州和蒙州的各个城池关口,甚至将更北边与他们燎国疆域接壤的部分区域也都囊括其中,显然,这是金骨阿隼那和哥舒夜这些人才会做的功课。

    金骨阿隼那指着三州和燎国疆土的交界处,在地图上重重点了一下,那里赫然标注着三个字。

    武神关。

    ? 172、大决战

    金骨阿隼那的态度很明确, 他们不是不打,而是放到武神关再打。

    他有四个理由。

    第一,武神关背后就是他们燎国疆土, 炎都的兵源和物资可以源源不断从后方送往武神关而不需要担心补给线遭到宁军攻击,这相当于他们背靠整个草原跟宁军作战。他们先前在通天阙打, 在金阳府打, 最大的问题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后勤补给跟宁军相比天差地别, 连州的百姓自发帮宁军运粮筑城,萧庆宁甚至都允许女人进入军方负责后勤, 燎军这边还在抓民夫补充杂役, 究其根本是他们在连州不得民心, 这直接导致他们后勤跟不上, 如果换成他们草原百姓来负责物资运送,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第二,武神关是三州交界之地, 宁军必争。其他地方不好说,但金骨阿隼那、哥舒歌和穆如山阙断定慕容雅博和岳芝一定会打武神关, 这不是什么韬略和了不得的预判, 而是一个摆在双方明面上的军事常识,除非萧庆宁的百万大军这就转头班师回朝, 否则她们发动如此数量的军队, 拿下连州之后冒雪挺进辽州, 不打武神关打什么?去开垦辽州北部的荒原戈壁么?

    第三, 自武神关易手之后, 从燎太|祖金骨太玄开始, 燎军便苦心经营, 除了修城筑墙,常年屯结大军,几乎所有南边过来的商贸货物都会在武神关进行交割,之后再进入燎国地界,在这个地方,他们使用了大量的宁朝旧官进行治理,严令军队不得插手,在这个地方他们有一定的民心基础,这使得他们进可攻,退可守。

    第四,武神关附近地形极度适合骑兵大兵团运动,这是武神关的客观地形位置决定的,它和通天阙不一样,通天阙两边都是崇山峻岭,只留中间一个关口,武神关却是兀自建立在一片高原之上,它就是最高点俯瞰四周,周边地形以一定坡度下降,到了东边从燎国神山流下来的白狼河,基本就是与河岸等高的平原,千军万马随意驰骋,燎军可以在这个地方最大限度发挥骑兵优势,这就是当年金骨太玄选择在武神关跟燎军决战的原因之一,金骨阿隼那这些人,可以在这个地方复刻金骨太玄当年二十万人埋葬五十万人的荣光。

    总之,要说好处有一千一万条,这不是金骨阿隼那妄自揣度,而是他跟哥舒夜和穆如山阙讨论之后得出的客观结论,而他们三个燎国智囊的观点,跟萧庆宁和慕容雅博她们那边的决议高度重合,双方在战略眼光上没有高低之分,都看到了最为重要的部分。

    金骨阿隼那将自己的意见和各种观点陈述出来之后,燎国王廷这些军政要员陷入长久的沉默,在金骨乌虎没有表态之前,其他将领不敢随意开口讲话,良久之后,金骨乌虎没有第一时间问穆如山阙和哥舒夜,因为他知道穆如山阙和哥舒夜跟金骨阿隼同气连枝,他侧了身体,偏向右边的伊稚合速,问道:“老师怎么看?”

    伊稚合速连忙起身行礼,回道:“不敢。”

    金骨乌虎登基之后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叫他“老师”了。

    这一声老师的背后蕴含着他们燎人内部的“政治意义”。

    金骨乌虎表面是在问伊稚合速这个老师,实际是在问以伊稚合速为代表的燎国王廷的另一个集团,这个集团与金骨阿隼那、哥舒夜和穆如山阙站在对立面,作为燎国皇帝,金骨乌虎不是不懂政治,实际上他一直是这两个集团的中间人,他维持双方权力的平衡,现在问伊稚合速的意见,就是为了达成那种平衡。

    十多年了,伊稚合速在慕容雅博和岳芝手上一败再败,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无能的人,事实上,如果他的对手不是慕容雅博和岳芝,他的军事才能绝不输任何一个大宁将领,如果分梯队评价的话,慕容雅博、岳芝、哥舒夜和穆如山阙是第一梯队的将帅,伊稚合速完全有资格排第二梯队,他跟裴定方、陆安国这些大宁元帅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恰如此时,被金骨乌虎问到关键之处,伊稚合速知道他的说法会直接影响到金骨乌虎的判断,从“党争”的立场出发,他应该跟哥舒夜这些人持相反态度,再不济也要为自己这边争取到利益再松口,比如让金骨别术重新执掌东路军,让失朵那思主动放弃东路军主帅的职位,这些都是他可以跟金骨阿隼那私下交换的条件,但在这种级别的军议上,伊稚合速也做了一回“忠臣”。

    “臣以为四太子言之有理,我军正该在武神关与宁军决战。”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所有燎人都不能反驳的话,“太|祖皇帝的选择不会有错。”

    武神关在当年就是燎太|祖金骨太玄钦点的决战所在地,不仅仅是金骨阿隼那、哥舒夜和穆如山阙三个人的选择。

    有了伊稚合速这句话,金骨乌虎的脸色有所缓和,先前的怒意逐渐消退,他思索片刻,再转头问:“国相以为如何?”

    穆如山阙道:“回大皇帝,四太子与伊稚大人所言皆为用兵正道,如今天将入冬,我大军正应找城池过冬,现在宁军有心主动寻求决战,我军何不以逸待劳,在武神关等候宁军?”

    金骨乌虎重重点头,扫了一圈下面的人:“谁还有话要讲?”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可是比外面的天气还要森寒的,这些燎国的将领皆无人开口,让这个决议在沉默中达成了统一。

    燎军的行动速度出了名的快,一旦达成决议之后,他们东西中三路主力部队从辽州、蒙州迅速向武神关回撤,而那些臣服他们的草原部族便正式接替了辽州诸地城池的防务,但以燎人的果决,即便辽州在名义上还是他们的领土,他们的军队开始回撤的时候,也对辽州各城进行了大肆的搜刮,在他们心中,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狩猎场,若要舍弃,那就一定“涸泽而渔焚”,不会把好处留给宁军。

    燎人可以不管辽州百姓的死活,萧庆宁却不能够,而问题在于,她有心无力,百姓太多了,她不可能把军队的粮饷全部拿出来救济这些百姓,无奈之下,她只得下命让左胜带领从辽州过来的将领,给他们少许的部队分散到辽州各处,以组建军队的名义将尽可能多的将百姓集合起来,攻打那些仍被燎人占领的城池,夺取粮食物资以自救。

    说得直白点,跟燎人战死总好过冻死饿死,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萧庆宁只能这么做。

    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