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 24-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 24-30(第2/16页)

人脉和情报显然逊色于《纽约时报》,没能得到联美收购案更多的细节,也根本对电影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重点讲解了演员和导演的事迹。

    “斯坦利·库布里克认为这部电影大胆而富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该片的编剧兼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功劳。”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父亲布鲁诺·格里菲斯收购了联美,即便经营不善使联美破产,也无法否认他确实对电影业和联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奥斯蒙德从小耳目渲染,年仅两岁就跟着父母参观拜访了《2001太空漫游》的拍摄片场,在进入纽约大学进行系统学习电影制作前,曾经担任库布里克《闪灵》的电影助理。库布里克是他电影路上的导师,对他的影响颇深,也直接影响了《多格版箱》。”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得知,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SAT成绩和入学短片非常优秀。出于学校对学生隐私及版权的保护,我们无从得知短片的题材和内容。但据悉,奥斯蒙德本人的作品使得南加州大学与纽约大学电影系对他进行了争抢。”

    这话说得有些过高了,南加大和纽约大学都想要他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身后的联美,而不是他的短片。

    “最终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更胜一筹,马丁·斯科塞斯亲自将奥斯蒙德招揽到了自己的麾下,对他赏识有加。”

    “《多格板箱》实际上是一部用于交付大二上学期课题作业的影片,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为它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故事题材致敬《闪灵》,投资400万美元,邀请来了著名演员肖恩·康纳利、娜塔莎·金斯基、马歇尔·保罗等,乐曲选择与配乐也请来了”

    “米高梅电影公司对这部学生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以低廉的要价发行《多格板箱》。”

    行了。

    这下谁都知道《纽约时报》和《电影评论》中有人在胡编乱造了。

    电影评价在市场、影评人的口中都会有一定的风向性。起码在主流媒体之间,不会有如此鲜明矛盾的对立。毕竟他们根本不至于为了一部还没上映的电影与同行宣战开撕。

    尽管行业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但他们彼此之间一直都有利益往来,媒体行业讲究的就是消息灵通,而想要消息快速准确,就少不了人脉支持。同行之间的消息交易就根植于他们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乔迪非常不解,为什么《纽约时报》没有收到库布里克的影评投稿,又为什么这篇文章指向性这么强,甚至明显针对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并且撰稿人虽然刻意隐藏——文章中甚至有几处贬低米高梅的言语,但干他们这行的经验足够老道,一眼就看出这篇文章的来源——起码不为人知的内部信息应该来自米高梅电影公司。

    他怀着狐疑又难以置信的态度走进了收发室:“昨天都给哪些公司发了传真或者打了电话?”

    收发室的小孩满脸的惶恐,连忙翻出了记录表:“呃律师所、联美”

    他接连报了七八个名字,最后,说出了那个乔迪一点都不想听到的公司:“纽约时报。”

    “发的什么?”

    乔迪深吸了一口气。

    “用碎纸机碎掉了。”

    对方诚实地回答,并且疑惑:“昨天联美的负责人说是您给的文件要隐秘发给《纽约时报》。就交给了一直与对方联络的斯坦先生,他负责联络对接《时报》那边的人。”

    “”

    乔迪惊愕地看了他一眼:“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对。”

    似乎突然察觉到了什么,以为自己闯了什么祸,年纪不大的实习生连忙道:“出了什么问题吗?需要和《纽约时报》那边协商吗?是文件不对吗?”

    “不。算了。”

    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那文件上写了些什么内容。

    乔迪有些头痛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昨天他还在担忧对方对电影宣发内幕和需求一无所知,今天却发现对方比自己还要老谋深算。

    “这件事你不要和任何人提起。”

    不过问题不大,协议的内容并非不能泄露,反向营销尚且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除了对《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没有损害任何势力的利益。

    可是这代表着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没有花一分钱,就赚足了关注度。

    乔迪难得有些敬佩,甚至一改之前的态度。

    这小子,恐怕要赚的盆满钵满啊。

    *

    奥斯蒙德从库布里克家中辞行,唇角和尾巴都快要翘到天上去了。他不仅收获了库布里克的背书,还实实在在收获了不少来自于库布里克本人的亲口夸奖。

    斯坦利·库布里克来回看了他的电影三四遍,越看越喜欢,甚至坦言这是他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的恐怖电影。他开口挽留他,请奥斯蒙德再给自己讲讲他拍摄这部电影时的想法以及镜头的用意。

    但“拍出了近几年最棒恐怖片”的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有要事在身,只能恋恋不舍地婉拒了库布里克,并声称:下次一定。

    那副欠扁的得意模样差点让薇薇安把电话砸到他头上,却也还是忍不住有些嫉妒。

    这些年来,能得到她父亲斯坦利·库布里克夸奖的人少之又少,人人都知道他的完美主义,挑剔、刁钻的口味,连她自己的作品都没能得到父亲如此高的赞美。

    奥斯蒙德甚至比她要小几岁。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多格板箱》的画面极美,每一帧都可以投稿摄影杂志,非常符合库布里克本人对电影极致的美学追求。

    仿佛看出了她心中所想,库布里克温热的手掌抚上了她的发顶:“别着急,Vi,你也会拍出属于你的佳作。但重要的不是让我满意,你要让自己满意。”

    奥斯蒙德与她、与大多数星二代不同,他只是迫不得已,要跑得更快一些

    奥斯蒙德的飞机刚刚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就被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截了胡。

    一个长着大鼻子、具有浓重犹太人特征的中年白人男性面露和善的微笑注视着通道,他身后的助理举着写着“奥斯蒙德”的牌子站在接机口处。

    奥斯蒙德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下意识就想转身避开。但毕竟今非昔比,现在的他也许正是需要对方的时候。

    于是他拎着随身包,缓步走到了中年男人面前。

    他是迈克尔·奥维茨,创新演艺经济公司即鼎鼎大名的CAA的创始人、好莱坞的星掌门。CAA在奥维茨的经营下,在未来打败了经纪业百年老店、业界巨头WMA,一跃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经纪人公司,代理业务极为广泛。

    过去他一直纠缠奥斯蒙德希望他能够与CAA签下导演合约,迈克尔·奥维茨愿意以低廉的佣金,亲自成为奥斯蒙德的经纪人,凡事为他亲历亲为,提供一条龙服务。

    但奥斯蒙德过去“联美太子爷”的身份,让他手上的人脉比几乎任何经纪人都多。如果与刚成立几年的CAA签约,反而多了拖累,到时候多半是由他为CAA提供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