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 90-100(第14/16页)
今天为止,正式放映时,片尾的演员表上会写的一清二楚。
奥斯蒙德签给粉丝的签名一向是画两个“O”然后在第二个“O”中间填上一条横线,充作大写字母“G”。
利亚姆在他话语中每个停顿的地方都点了一下头,看他的神情,只差没有当场掏出纸笔做笔记。
伊莱娜觉得好笑的同时也疑惑:“你们俩一起出席,不会显得很奇怪吗?”
算起来,这还是利亚姆·海恩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奥斯蒙德瞥了她一眼:“上次首映式我甚至带了一条狗。”
这次好歹还带了个人,有什么好奇怪的?除非这次他带一麻袋苹果走红毯,不然奥斯蒙德认为他自己并不会受到什么过度的关注。
他亲自将利亚姆带到现场,只会给媒体一个讯号——他要捧利亚姆·海恩斯。
倒也算不上什么坏处。
事实罢了。
伊莱娜撇了撇嘴,不再说话。她今天不仅仅是公关人,还是奥斯蒙德不需要另外花钱的临时女伴。原本为了与奥斯蒙德的白色礼服配套选了一条白色高定裙,现在看来,却是和利亚姆身上那套礼服撞了配色。
虽然她本人的女友善解人意,她自己又是百分百工具人打工人,不太在乎是不是看起来与别人更加般配啦但,她真的不是他们瞒着她策划好的Play中的一部分吗?
伊莱娜的胡思乱想之间,加长轿车缓缓停在了电影院门前。
还未下车,闪光灯就已经隔着昏暗的灯光连成了一片。
红毯过道两侧全是举着黑压压摄像机的记者和少部分的影迷。探出的视线与极有压迫力的增距镜都将焦点对准了加长轿车的车门。
几个重要配角和女主角已经先一步进了影院,这个时间点才驱车赶到现场的,不是资方罗杰·科尔曼,就是男主角或者导演。
年轻的摄像师卡特举着摄像机的手略有些颤抖,他深吸了一口气,缓慢地换气吐息。报社被指派来的摄像师出了事故,刚刚转正不久的他临时被任命为摄像师拍摄这场至关重要的首映礼,临时指派太过匆忙,他的脖子上挂着的也是前任摄像师的工作证。
卡特旋转镜头,将焦段拉到最长,他瞥见车门似乎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连忙将手指放到了快门上。
车内的人没有故意留太多的悬念,也没有故意吊这些屏息等待的记者和影迷胃口,穿着一身浅棕色单排扣西装的男人没等司机帮忙,便径自推开门下了车。
“格里菲斯——!”
“奥斯蒙德!”
“奥兹!”
刺目的镁光灯伴随着激烈的欢呼声响起,卡特心中一惊,匆忙握紧了相机,接连按了好几下快门。
奥斯蒙德朝着他们露出一抹挑不出错处的微笑,侧身扶助了车门,将手伸进了车内,摆出一副搀扶女伴下车的姿态。
“嗯?”
“这是”
卡特的距离稍有些远,并不知道站在最靠近车的同行从车里看到了什么,他的额头滚下汗珠,再次紧张地扶稳了相机。
奥斯蒙德的女伴是谁?朱迪·福斯特吗?虽然他们两个闹过些绯闻,但朱迪很久没有出现在镜头上了,应该不是她。那是波姬·小丝吗?
卡特的镜头上出现了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搭在了奥斯蒙德手上,他连忙按下快门,然后发出了同其它同行一致的疑惑声:
“嗯?这是?”
这是什么情况?
借着奥斯蒙德手从车内走下的人是《多格板箱》的匿名男配。
《Plan B》到现在还藏着掖着的男主角。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男伴?
他那头金发在闪光灯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穿着一身由艳红色点缀细节的纯白西装,拉着奥斯蒙德的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从车内钻了出来。
奥斯蒙德趁记者不注意,轻轻地叹了口气,用只有他们俩和伊莱娜能听到的声音说:“我说‘等我开门’说的是伊莱娜啊,你不会从另一侧下车吗?”
利亚姆颇为无辜地眨了眨眼,借着他的力量在他身旁站好:“啊?抱歉。”
他局促不安地用那双蓝得透亮的眼眸望着他,倒惹得奥斯蒙德不好批评他。想到他身体不适,奥斯蒙德又叹了口气,低声吩咐道:“你先进去吧。”
他再次伸出手去拉伊莱娜,惹得记者们将嘴边的疑惑又硬生生憋了回去,重新将手搭在了快门键上,只有几个激动的粉丝和不需要拍照只需要采访的记者还在呐喊:
“匿名先生!”
“能不能给我签名!”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请问你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是什么关系?”
卡特只能匆忙地给“匿名人士”拍了几张照片,便再次将焦距对准了奥斯蒙德。
什么意思?难道只是搭个顺风车吗?接下来是谁?新世界电影公司的总裁罗杰·科尔曼?所以为什么奥斯蒙德要以一个看顾女伴的姿态去拉一个男人啊?
奥斯蒙德的手就像是娃娃机的抓手,在娃娃堆成山的内舱里摆来摆去,将人拉起来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捞起来的是什么人。
好在这一次,从车厢内钻出的是一个有着些许东方特征的黑发女人。
卡特忍不住松了口气,太好了,看来前面那个只是搭顺风车,他不用担心第一天做如此重要的工作,就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撰写稿件了。
第99章 《Plan B》上
伊莱娜抬起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唇, 这是她用来遮掩偷笑的小动作。
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关,她能够在笑场时保持眉毛与眼睛的角度不变,只要掩住嘴巴和脸颊上的笑纹, 就不会被旁人发现。
但奥斯蒙德还是从自己被她捏痛的手臂上发现了端倪,他蹙起眉头又飞快松开, 因为在众多摄像机面前不得不摆出笑容,只能狠狠瞪了伊莱娜一眼警告她。
好在《Plan B》的前期宣传将侧重点放在了利亚姆身上,伊莱娜借用观众好奇心使出的营销小手段展现出了不俗的效果。
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粉丝观众, 他们的关注点大半都集中在了利亚姆·海恩斯身上。
然而这并非好事,利亚姆明显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如此热情的粉丝和不停向他抛出问题的记者。
“利亚姆·海恩斯?能说说怎么拼写吗?”
“你是德国人吗?”
无论是“利亚姆”还是“海恩斯”,都是典型的德国名字。
“《Plan B》已经是你的第二部 电影了,你对自己如何评价呢?”
“为什么奥斯蒙德会载你,你们在一起吗?”
这是个很有水平的含糊问题, 稍不留神就会被记者误导, 导致回答转向奇怪的方向。
“为什么会选择在《多格板箱》中匿名,是导演和剧组要求你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