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220-235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220-235(第13/20页)

好自己不成?”

    上辈子褚正清过世前,褚归的世界里从没有过精打细算四个字,更何况省钱一说,后来到了困山村,身上零零碎碎加起来凑不够五毛钱,但得贺岱岳庇护,他那三瓜两枣愣是没找到花的机会。

    因此即使活了两辈子,褚归依然跟省钱八竿子打不着。

    蹬着自行车送褚归抵达车站,贺岱岳大腿肌肉隐隐发颤,他不是铁打的,连轴跑一整天,同样吃不消。

    “你坐着,我给你捏几下。”距离发车约有半个小时,褚归寻了张长椅,让贺岱岳抬坐下,“你今晚在县城或者公社住一晚,别走夜路了。”

    “没事,我不累。”贺岱岳逞强,“你守着行李,我去供销社买点饼干罐头给你带着。”

    伤口愈合不能掩盖贺岱岳曾经断腿的事实,褚归按着贺岱岳的肩膀坐下:“饼干罐头火车上买得到。”

    三人位的长椅坐了两名候车的旅客,仅余一人宽的身位,贺岱岳满满当当的占了,褚归蹲着不得劲,一脚后撤欲单腿跪地,丝毫不介意被无数人脚底踩过的地面会脏了他的膝盖。

    “哎!”膝盖刚刚触地,贺岱岳一把将人拎了起来,“你坐,我站着。”

    坐着的褚归头顶与贺岱岳的腰腹齐平,高度合适是合适,但似乎不大体面。

    贺岱岳低头看着褚归漆黑的发顶,握拳掩着嘴巴轻咳一声:“当归,要不算了吧。”

    周围投来的奇异目光,褚归通通忽视,弯腰自贺岱岳的小腿往上,慢慢揉开僵硬的肌肉。

    按完右腿换左腿,贺岱岳太壮了,一个顶俩,褚归捏得指节发酸:“我平时教你的穴位,你晚上睡前挨个按一遍。”

    “嗯。”贺岱岳原地活动了几下双腿,明显舒坦了不少,“火车好像快进站了。”

    褚归扭扭脖子,难怪隔壁长椅空了,人流朝着进站口汇聚,贺岱岳背上行李,伸手拉起褚归,一路把人牵到铁轨外。

    “路上当心,到了给我拍电报。”临时买的坐票,贺岱岳替褚归抢了个靠墙的座位,进出麻烦些,但胜在安全性高,不容易遭小偷。

    “好。”褚归望着贺岱岳下车,从车窗内向他招招手,“招待所!”

    贺岱岳看懂了褚归的口型,点点头让他放心。

    火车开始行进,褚归从兜售的列车员那买了吃食,填饱肚子方惊觉忘了回电报告知孙荣自己到站的时间。

    所幸回春堂在漳怀的知名度不低,褚归出了车站没花多少功夫便搭上了载客的三轮车。

    泽安县城的发展程度与漳怀不相上下,街景略有不同,车夫是个健谈的,听褚归操着外地口音,打听他从何处来,到他们泽安干什么。

    回春堂是医馆,去医馆的大部分是求医问药的病人及家属,褚归年纪轻轻,身体瞧着也挺健康的,莫非是有什么隐疾?

    车夫心里想着,眼神不禁流露出可惜,褚归懒得解释,只含糊说自己来办事。

    褚归的态度坚定了车夫的猜测,默默加快了蹬三轮车的速度。

    “同志,回春堂到了。”三轮车稳稳停在回春堂门口,车夫帮着卸了行李,“回春堂的孙荣孙医生医术最好,你找他准能药到病除。”

    “谢谢。”褚归付了车钱,面朝回春堂的大门站定,这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吗?

    光看外面的门脸,泽安回春堂较之京市的回春堂略逊一筹,进出的人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十年的老医馆声名远扬,俨然成了泽安县城的一个标志。

    拾级进入医馆,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浓郁的中药气息,右手边是挂号处,候诊区放着桶热腾腾的药茶供人免费自取。

    褚归四下打量着,他的身影很快引起了护士的注意:“同志,你是来找人的还是看病的啊?”

    “我找人,请问孙荣孙医生今日在馆坐诊吗?”褚归药箱背着行李,言谈举止皆十分客气,护士愣了愣神,这青年长真标致!

    “孙医生在。”护士回答道,想到什么忽然惊讶失声,“你就是孙医生说的师弟吧!来来来,我带你过去。”

    护士约三十岁出头,她一边带着褚归去孙荣的坐诊室,一边做自我介绍,原来她父亲是褚正清当年组建回春堂时招的老人,一直干到了褚正清返京的第十年,退休后护士接了他的班。

    孙荣平日里没少念叨京市的师弟,外加去年请了一个月的假专门到漳怀找他,所以护士才能迅速将一口京腔的褚归与孙荣提及的师弟对上号。

    “孙医生。”护士敲敲门,待里面喊进,她侧身推门,让褚归在孙荣眼前亮相,“你看看谁来了!”

    孙荣抬头,蹭地站起了身,差点掀翻了坐着的凳子:“小师弟,你怎么来了?”

    褚归的到来大大出乎了孙荣的意料,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已到了褚归跟前:“买的几点的票,咋不给我拍个电报通知一声?”

    “走得太匆忙,忘了。”褚归一句话带过,“病人怎样了?具体患的什么病?”

    “他情况有些复杂,不急这一时半刻的。”孙荣瞅了眼挂钟,“走,跟我把行李放了,顺道见见你嫂子。药材的事,你嫂子一直想当面向你道个歉。”

    医馆后院是片小型的住宅区,住了四户人家,孙荣的父母没和儿子媳妇住一起,在老宅那边,孙荣说改天领褚归去认认门。

    泽安的回春堂不包伙食,大家要么带饭要么回家吃,孙荣唤了做饭的妻子,为两人互相介绍。

    “小师弟收到电报,立马就买票来了,自己寻到医馆,吓了我一大跳。”孙荣笑容灿烂,瞧瞧褚归多重视他。

    “怎么不拍个电报让我们去车站接你,路上辛苦了吧,赶紧屋里坐。”孙荣媳妇撩着围裙擦了擦手,神情赧然,“之前是我猪油蒙了心,嫂子给你道歉,实在对不住——”

    “嫂子,事情都过去了,我不在意,你也别介怀。”褚归打断对方的道歉,“我爷爷经常说一门师兄弟守望相助亲如一家,一家人之间不用那么生分。”

    褚归言语真诚,打开了孙荣媳妇的心结,她松了口气,眼里闪着亮光:“小师弟你说的是,荣哥,你陪着小师弟,我再去炒两个菜,客房我打扫过了。”

    孙荣的儿女双双念小学,中午带了饭在学校吃,孙荣媳妇弄了三菜一烫,极其热情地招呼褚归夹菜添饭。

    褚归吃得面露难色,孙荣好笑地为他解围,端着碗劫下妻子勺里的饭:“小师弟又不是只待一天,你当心把人撑着了,待会儿还得配消食丸。”

    “那我不劝了。”孙荣媳妇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讪讪作罢,“小师弟喜欢吃啥菜,我下午买了,晚上给你做。”

    褚归夸赞了她的手艺,表示嫂子做啥自己吃啥,哄得对方欢喜不已,心里跟吃了蜜似的。

    在孙荣媳妇炒菜期间褚归了解了患者的信息,同他预料的一般,患者的身份大有来头,泽安县的县长,孙荣治病不论亲疏贵贱,县长抑或平头老百姓于他并无区别,他之所以劳动褚归,是因为他欠县长一条命。

    “欠他一条命?”褚归满脸错愕,追问孙荣其中缘由。

    孙荣娓娓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