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极品家人超爱我: 10、女人要支棱起来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年代:极品家人超爱我》 10、女人要支棱起来(第1/1页)

    不远处,三个小孩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江河落寞道:“我爸不是出差,我爸死了....”

    亲爸已经三个月都没有出现了,妈妈生弟弟的时候也没有回来,别人都说爸爸只是去出差,那都是骗小孩的,他知道人肯定已经没了。

    瞧着眼眶泛红的新朋友,芽芽同理心爆棚,小手搭着江河的肩膀稚气道;“你别心伤,我爸也死了”

    牟小变琢磨妹妹想说的应该是伤心,但问题不在这。

    他茫然的瞅着芽芽,亲爸啥时候没的,他咋不知道啊?没人说啊?

    折返的二赖子刚好听了个尾,绝不吃亏的胜负欲蹭蹭的给激起来了,也大声喊:“我爸也死了!”

    二赖子爸正捯饬酱缸,寻思声音听着咋那么耳熟,回过头目光炯炯的盯着亲儿子。

    二赖子还是泥猴子样,他走半道上就忘了亲爸的叮嘱,溜达一圈又跑了回来。

    瞧见亲爸那张脸他才记起来,在人迈步的时候就撒腿往外跑。

    “臭小子别跑”二赖子爸拔腿就追。

    二赖子都已经跑远了还隔空回头,“等你抓到再说”

    他这一扭头撞回来的李峰身上了,被提着衣领放到了一遍。

    李峰满脸纠结的走进食堂时,大家正在说几个孩子的年龄。

    “我家江河四岁了”刘梅笑眯眯的看着芽芽和牟小变,“都几岁啦?”

    牟小变老老实实回答,“6岁”

    蒋希娣笑道:“我结婚第一年就怀了,大儿子11岁,二儿子8岁,三儿子6岁”

    光学厂的一位女同志就问咋的隔那么久啊,接连生的话各自年纪相差得也不大。

    蒋希娣呵呵笑不搭话。

    说接连生小孩的老娘们心都是黑的,她不爱搭话。

    想想做姑娘的时候隔壁那五六十岁的老婶子成天身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尿味,林子里大伙一块上厕所时她瞧过,人下边每天都得包个尿戒子,后来听说生多了子宫脱落,人也不晓得上卫生所悄悄,一直拿布兜着。

    那老婶子逢人就解释兜不住尿没法子,身上味散不了。

    蒋希娣记得可牢。

    她道:“我可不乐意生那么多”

    真的,结婚直接到现在她都不敢太频繁跟牟德英对视,不然对方立马撅着个大厚嘴唇子贴过来。

    主要是人长得也帅。

    至少兄弟三的出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纯粹是两人白天在田地间耕耘完了以后,晚上关灯继续贪图耕耘的快乐罢了。

    芽芽等亲妈说完,兴奋的伸出四根手指。

    蒋希娣把闺女的两根手指头压下去,“我家闺女三岁了”

    刘梅一看芽芽居然留头发就知道家里养得好,笑了笑以后看向进屋来的李峰,瞧见人一脸为难心里就有了数。

    “我家那口子欠收拾”李峰侧站着都没敢把被媳妇挠了一爪子的半边脸露出来,“我再去看看谁家愿意。”

    芽芽忽然举了左手。

    蒋文英眼明手快的把人的手压了下去。

    积分到账的声音让芽芽精神一震。

    她对数字还没有概念,但兄友弟恭平时就响两声,今天响六声呢!

    系统言简意赅的解释,“勇气很值钱”

    芽芽‘霍’的一下又举起了右手。

    牟小变学着亲妈的样子赶紧把妹妹的手扒拉下来。

    大庭广众的也不能有啥大动作,母子两胳膊肘夹着芽芽。

    光学厂的人商量了好一阵子终于又发话,“李队长你瞅瞅行不行,能提供月子房的社员,我们厂子提供和正式厂员家属一样的定量粮”

    人一项一项的说。

    光学厂要是干部,一个月也就27斤的粮食,除非是属于重体力劳动者,又是城里户口,一个月才能拿到45斤的粮食定量。

    成年家属粮食定量是27斤。

    就是说给住一个月,拿27斤的粮食啊。

    至少现场的老娘们都蠢蠢欲动,不过刚才话说得太满,这会不好意思改口。

    “我们家可以!”蒋希娣扫了一眼那一群老娘们,心里呵呵哒的来了一句死要面子活受罪,她不要面子,要粮食。

    其他人便都顾不上了,纷纷凑了过来,这会倒是都愿意了。

    刘梅刚才瞧见芽芽最先举手,心里一直很是感动,问蒋希娣,“大姐,能够我和两孩子住吗?”

    李峰也问,“你家可就两间屋子啊”

    因为三兄弟都没长大成家,村里也不可能给分地,老牟家那屋也不够啊。

    蒋希娣笃定道;“还有个猪圈”

    前年开始就鼓励社员养猪了。

    胜利农场工分虽然高一点,但待遇和其他生产队的社员一样只有布票。

    听说其他地方不是产粮区的也给农民分粮票,至少本地真真切切到手的只有布票,其他一概没有,顶多随即发过火柴票,那也不是年年月月都有的福利。

    社员家饶是有几张肉票的,那都是养任务猪年终交猪顺利得的。

    蒋希娣接着道:“我家三孩子住猪圈,你们住他们那屋”

    这哪成啊,真住了不得亏心死么,刘梅刚要开腔,厂子里那一男一女却赶紧一口应下。

    有给坐月子的地儿就不错了,人家自己家里商量的事儿他们不管。

    喊刘梅嫂子的男同志立刻跟二赖子亲爸道:“刘同志吃的是特殊供应,这一个月是两斤猪肉,半斤白糖,半斤油”

    还懊恼让老牟家抢了好事的老娘们羡慕都眼睛都直了,能吃上特殊供应的那都是一线工人。

    厂领导都没这待遇呢,除非是厂长。

    “行李都在车上呢,走走走,这会咱就去”

    解决完事儿,两边笑得都跟一朵花似的。

    刘梅落在后头问蒋希娣,“大姐,不用回去跟你男人商量下?”

    说这话时刘梅心情满是颠沛流离的心酸和无奈。

    蒋希娣指了下芽芽,“我家闺女姓蒋”又指了指自己,“我也姓蒋”

    人压低声音,“男人不也是咱们女人生的,我从来就不信那一套,想往女人身上泼脏水,好让我们服服帖帖的听话,门都没有”

    瞧见人满眼疲惫,蒋希娣放缓了语气,“所以还得自己撑起一片天,就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

    瞧她,想做主就做主,要的就是这一份通筋骨的舒坦!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