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40-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40-50(第3/36页)



    “告官?”管事儿的显然不惧,“这里是愈王爷的封地,每个地方风气不一样,只要愈王殿下能把苏州府治理好,跟国策有细微的区别,又能怎么样呢?”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凌秋桑的表情,见他们有些退缩的意思,心里士气大涨。

    “你们要是不卖配方也行,但是你们这肥皂跟香皂有些相似,卖三十文一块,不合适,是扰乱市场的行为。”

    说得冠冕堂皇。

    “这是什么意思?”凌秋桑问。

    管事儿的解释,“你们要继续在苏州府做生意,商会的税费是不可避免的,这个价格,以后至少卖三百文一块,你们这肥皂也算是新鲜,商会的税费你们就交三成吧。”

    凌秋桑简直是被这人给气笑了。

    难怪,前几天他们也逛市场,发现绝大多数物品的价格都比其他地方贵上不少,原本想着,江南富庶,消费高,也能理解。

    却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一环。

    垄断市场,还垄断价格。

    凌秋桑和施懿没应他们的话,转身就离开了这个江南商会,但是第二天下午,他们就在遭到了恶霸的欺凌。

    再之后,晚上凌晨三四点,有人潜入他们临时租住的小院子,试图窃取肥皂的配方,结果被他们打出去了。

    这半夜带刀潜入,这就不是简单的商会垄断的问题了。

    如果他们不是身手好,今天岂不是命丧黄泉?恐怕,以前被迫害的小商贩必然不少。

    之后他们也没再磨叽了。

    没必要,不管这愈王是否知情,也不管知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百姓赚钱已经够辛苦了,进城先被官兵搜刮一次,摆摊儿交了昂贵的摊位费也就算了,居然还有税费。

    私自增添百姓的赋税,这原本就是足够治愈王和知府的罪了。

    两人直接杀到了府衙,亮明身份,知府战战兢兢,紧接着,愈王和愈王的老丈人也被‘请’到了府衙。

    开堂会审。

    各项证据,以及他们找来作证的百姓,还有各项数据,摆在明面上。

    愈王的老丈人直接就给跪了,浑身都在颤抖。

    平日里,他有愈王做靠山,却也不敢犯到皇帝面前去。

    凌秋桑上座,拍着扶手,“若非朕微服私访到江南,怕是一辈子都会被你们蒙在鼓里,说说吧,朕想听听你们的解释。”

    知府踟躇片刻,“陛下,臣虽直隶朝廷,却也是愈王治下的官员,这些摊位费,商税,臣是知情的,但这都是愈王殿下的命令。”

    藩王确实有这样的权利,只要不影响当地发展,不影响税收,那就没有问题,一般也不用上报。

    愈王是一脸懵逼,“陛下,臣弟从未颁发过这样的规定。”

    知府犹豫了一会儿,“臣这里还有文书可呈交给陛下。”

    那文书上虽不是愈王的笔迹,却有愈王的印章。

    愈王也看了文书,砰的一下就跪了,“陛下,这文书确实不是本王颁发的,还望陛下明察。”

    凌秋桑见他的表情,也不像是说谎,而且这愈王之前给他的印象就是有些谨小慎微,听到最多的传闻也就是这愈王颇爱美色。

    “你没做,那你房中人呢?”凌秋桑指着他老丈人,“朕听说除了愈王妃,你还有几房侧室都是你老丈人家的侄女庶女。”

    愈王都快哭了,这还能想不明白吗?

    不管是他的王妃,还是小妾,不管是谁动用了他的印章,哪都难逃一死了。

    当初,他为了防止太后党的毒手,他选妃的时候都没有考虑任何党派的官员家中的女儿,反其道选了商贾之女。

    原想着,这样就能平安度日了,却没想到栽在了自己完全不懂的商贾之道上。

    他对做生意却是一窍不通,平时也安安分分的,刚开始,江南的税收其实没有这么高,上缴国库之后,当地只能勉强维持。

    后来老丈人的提议,他确实是考虑过,但根本没有文书,而且老丈人跟他说的内容,与这文书上的内容相差极大。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臣弟有罪,望陛下责罚。”

    凌秋桑叹气,“彻查江南商会,重新定价摊位费,以及免除小摊贩的税费,后续事宜知府协同商部共同处理。”

    他看着知府,“这次朕就先记你一笔,看你日后表现吧。”

    知府松了一口气,跪地谢恩。

    至于愈王。

    凌秋桑是不准备直接处理这愈王了,到底是原主的兄弟,在凌秋桑的记忆里,这愈王小时候还帮过原主。

    姑且先留着,小惩大戒一番,让原主回来处理吧。

    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凌秋桑和施懿再次踏上了蜜月旅行。

    一路南下,一路途经建宁府,广州府,到最南端的琼州府。

    在琼州府和建宁府还有意外的收获,之前他们就想过找占城稻了,按照他们的经验,占城稻原本的生长地还不在大晋的国土内,在一个边陲小国上。

    结果没想到琼州府和建宁府居然也有,虽没有大面积种植,也没经过定向培育,却也算是他们的收获了。

    如此一来,百姓们餐桌上的主食也多了个品种,产量还不低,至少比现如今的稻谷和粳米的产量要高出一筹。

    而且凌秋桑和施懿的任务进度条,也因为这占城稻的发现,上涨了好大一截。

    从最南端的琼州府重新出发,往西南方向,从岭南,到云州省,再从云州府到禹州。

    禹州水患的基础已经被工部尚书贺古堂治理得差不多了。

    凌秋桑和施懿路过这里,也去见了见贺古堂,这一见还吓一跳。

    原本贺古堂就是文臣,面白留须,这次一见,差点没认出来,都快黑成碳了。

    凌秋桑欲言又止,拍了拍贺古堂的肩膀,“爱卿辛苦了。”

    贺古堂虽然黑了不少,但精神头很足,特别是春闱之后,上头给他送来不少能用的人才下来,工程的进度拉快了不少。

    按照现在这样的进度,原本他觉得至少要七八年才能完成,现在看来,最多再三年。

    “陛下若是得空,不如亲自去现场看看,也好提一提意见和建议。”贺古堂可没忘记呢,这工程的工程图就是陛下和皇后一起完成的。

    这两人才是治水的天才。

    凌秋桑和施懿也没推拒,去了现场,各个细节都去探查了一番,然后给他们补充了一些细节,引得贺古堂连连惊叹。

    离开禹州之后,又往西北长安出发,再往西北,西域和蒙古目前都是大晋的附属国。

    凌秋桑没有开疆拓土的意思,从长安府出发,继续北上,从大东北绕了一圈儿之后,他们才回到了京城。

    不知不觉,这微服私访,一路惩奸除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