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50-60(第15/32页)
这虫草真要做生意,还是得往高端上靠。
“可以让货车司机卖货的时候顺道问一问。”施懿说,“如果有人想买,到时候再看具体如何操作。”
凌秋桑想想也是,一年能有两三个人买,用礼盒包装一下,一盒放十来根,卖个百十来块钱,也不过分吧。
几十年后,虫草可都是按克数卖的。
两人说这么多,还不知道那边大货车司机能不能同意呢。
不过也不怕,这条路的货车司机多,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
两人拿着肉干回家,连夜调配了一点调料,把肉干的味道提升了不少。
喷香。
凌秋桑没忍住都拿了一根当磨牙棒,啃了半个晚上。
这次时间紧急,只能用这种方法了,后续他们就可以从肉干腌制开始就放调料,到时候味道应该比现在好很多。
时间一晃,就到了该等大货车司机电话的那天了,那边打电话过来的时间还挺早的。
凌秋桑和施懿早早的就把东西准备好了,骑上马就出发了。
这次没累到马儿,两人一人骑了一匹马。
马儿养得膘肥体壮,四肢有力,跑起来十分畅快。
凌秋桑还有心思乐呵,“要放几十年后,景区骑个马都得几十块钱,要到马场去跑马,那可就更贵了。”
施懿听着,心里微动,“桑桑,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发展旅游行业?”
这个时候才改革开放不久,出行也只有绿皮火车或者大巴车,旅游业,还不太盛行。
但是几十年后,川藏线那可是网红国道,来这里徒步旅行,骑行川藏线的年轻人可不少,被称之为朝圣之路。
别的不说,这一路的风景是真漂亮,一天时间看尽四季风格也是正常的。
他们这里,现在要发展旅游业,可能还是有些苦难的,到底还是交通不方便。
施懿想了想,“我们可以去报社投稿,写一点关于本地的风土民情,自然风光,试试水,万一有人来呢。”
“行。”凌秋桑觉得,各个办法都试试。
到时候真有人来旅游,住镇上,这时候民风淳朴,他们镇上唯一的旅馆还开在了派出所旁边,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他们可以教人骑马,带人体验放牧生活。
这事情真要成了,还是得跟官方合作。
先不急。
加油站,旁边的停车场停了不少的车辆。
一眼望去,都是重卡,大家伙呢。
凌秋桑找到加油站小哥,小哥给他们引见了他口中的大货车司机。
不是一个人,是一家三口。
夫妻俩一起跑车,吃饭的家伙都放在车上,停车的时候,就拿下来做饭。
还带着他们的儿子,看样子,差不多也有十七八岁了,模样有些机灵。
简单了寒暄了几句,他们也打听了一下外面的信息,顺便套了一下这一家三口的信息。
货车司机姓刘,叫刘建国,妻子叫王淑芬,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十分具有这个时代独特的气息,他们的儿子叫刘浩。
据说是读书成绩不行,中专读完,分配的工作不行,干脆跟他们出来跑车,自己也跟着学习开车。
根据刘建国说,他们都是天府市运输队的,也算是铁饭碗工作了,他和另外几个货车司机都是负责这一条线路的。
他只跑半程,基本上半个月就能跑一趟,但是没有跑全程的人赚得多,主要是川藏线后半段的危险性高,他也不想为了钱,把命给搭上了。
所以才想着倒卖一下物资,多赚点,从前都只能偷偷摸摸的干,比如说买点儿扣子,头花,针头线脑,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
或者别人有想要的,登记一下,他们下次来的时候就带过来,不过这种基本上都是知青要买。
互惠互利,这里偏远,倒也没人举报。
现在国情好了,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运输队老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卖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凌秋桑笑着,“大哥,从前你们都是把外地的东西卖到我们这里来,有没有想过把我们这里的物资卖到外面去?”
话,终于说到了正题上。
刘建国刚才跟他们东拉西扯,就知道这两人不是要他帮忙带什么东西了,都是老油条了,谁还没点儿自己的想法呢。
只是没想到,他们是要他帮忙卖东西。
仔细琢磨了一下,“你们要卖什么?”
凌秋桑把牦牛肉干拿出来,“刘叔,你先尝尝,你看这生意能做不?这是我们的本地特产,保存时间也长,干吃,下酒,或者放两块炖汤都可以。”
刘建国尝了尝,是挺香的,要是有酒就好了,这东西下酒好啊。
刘浩也跟着尝了一块,眼睛都亮了。
王淑芬倒是觉得一般,味道是香,就是咬不动。
倒卖物资嘛,就是把这里有的,卖到没有的地方去,刘建国熟,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试试。
“你们这什么价?”
“八块一斤。”
凌秋桑开口就把刘建国给吓得不轻。
“外头的鲜牛肉才两块钱一斤。”刘建国说,“就算你们这牦牛肉跟普通牛肉不一样,也不可能卖到八块钱一斤吧。做不了不做了。”
这价格,根本卖不出去。
凌秋桑不急,“给你们的价格是七块钱一斤,我们定价八块,也是觉得这个价格合适,你们要是愿意,卖十块钱一斤都行,至于你说的外面普通牛肉两块钱一斤,但是我们这个牦牛肉是四五斤才能出一斤牛肉干,你说值不值这个价?”
这么说的话,倒是能理解了,四五斤鲜牛肉才能出一斤肉干,成本就摆在这里了。
但是这个价格太贵了。
刘建国摇头,不看好,“就算你们给我们七块钱一斤的价格,我们哪怕只拿十斤,也是七十块钱的成本了,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凌秋桑又道:“这第一次,不收你们的钱,你们先把肉干拿走,先卖,卖了下次过来的时候再结账,要是卖不出去,全部都退给我,但有一点,你们得妥善保存,要是坏了发霉了,我们可不能回收。”
刘建国长期跑这条路,以前也吃过这种肉干,没这两个年轻人的肉干味道好,但是他也知道,这肉干保存时间长,别受潮,放一年都没问题。
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
刘浩这个年轻人就比较冲动了,“我想跟你们做这个生意。”
刚开口,就被老爹揪着耳朵扯回去了。
凌秋桑笑笑,“小兄弟有想法是好事情,这肉干,你们可以拿到大厂门口去卖。”
现在进厂工作那可是铁饭碗,一个月几十块工资,不说买一斤,买个二两回去尝个鲜,也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