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90-130(第16/64页)
会因为谋求独立而与佳和直接反面, 反倒是能挂靠在佳和的护荫下, 逐渐发展她自己的电影公司。
港片最辉煌的时期就是那么天时地利的十来年,等她的公司完全成长起来的时候,估计就已经能把同行熬得差不多了。
当然,港片市场的命数,在这个时期也差不多了——说到底,港片衰落的根本原因就是世界资本的博弈。
香江的现在,其实是很像好莱坞的过去:都是因为战乱等原因,使得了四面八方大量的人才汇聚到一处,从而培养出来最初的一批电影人。
港片靠着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相同的肤色种族以及更贴近东方思维的故事,在好莱坞电影横行的亚洲取得一席之地的同时,迟早也是会败于这样的时势造英雄局面下。
所以说,港片成也时势,败也时势,在亚洲对好电影需求急缺的空档期趁着东风崛起了一波,那么很大可能就是会形成不但后继无力还招来多方抵制的后续。
从台岛的限制令到日韩、东南亚的市场保护制度逐渐强硬,又迟迟无法与大陆交接之后,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导致一个无奈衰落的结局。
只要能解决市场这个主要关键点,其他的一切,都还是次要问题。
苏韵这几年专注发展海外,也是不想提前在市场未衰退时把香江其它电影公司都打倒,提前内耗掉了自己人的力量——市场的兴旺终归需要依靠行业的兴旺,她自己一枝独秀而其他公司都是废物辣鸡的话,是捞不到多少钱的。
在苏韵看来,想要振兴香江电影、打造东方好莱坞最根本的关键,就是要尽力联合香江的电影公司,从香江整块区域的整合开始,逐步蔓延至大陆和其他地区,再到站稳亚洲这块发展潜力无比巨大的市场,形成与西方电影体系相对却又相依的东方电影体系。
票房以及认可度这些东西,必然是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唯有是背靠着这样一个强大的文化市场,才能做起文娱产业。
但这一条路线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地位,除非是天生成为超强的大佬后人,否则不用先机预知这一点来部署多年积累原始资本,是无法抵抗资本市场对港片的打压的——这不是电影质量好就能赢的问题,而是多方资本联合抵制港片然后还大力推自制电影的市场抵制和政商勾结因素。
面对这样近乎无解的困局,只能用足够的资本作为敲门砖,合纵求生。
等把市场稳定下来之后,就是香江整个区域的转型。
一个足够分量的国际性电影大奖的力量,足以带动香江的电影相关业进行全方位的腾飞,从而让香江这个资源和面积认真算起来都不够分量的“小地方”,依靠电影产业和电影相关产业这些娱乐业的联动,促使其作为香江这个地区新的经济产业支柱,养活整个地区的几百万人口。
这样,回归之时,上面的人也不需要为了给香江这个对外窗口腾出最好的位置,而只能选择无奈地忍痛压制其它开始腾飞的地区的发展,乃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唯一要解决的,就是整合的问题——港片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90年代后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吸引走了大部分娱乐大佬的目光,使得他们将做电影的心思,都转投到了房地产这个一本万利的恐怖行业里。
拍电影赚钱?
赚是相对而言的,无可否认全球电影产值逐年递增,不过扣除掉各种各样的分成之后,苏韵以后哪怕是从前期投资到中期导演、演员再到后期制作等多个角色一手抓,一年能赚几亿美元也算是顶到天了。
这还不算那超级超级漫长的利润统计分成发放期。
相对的,要是搞IT,搞实业,一年几十亿、几百亿都不是问题,资金回流还快。
甚至房地产行业从“楼花”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方式出现后,就已经是可以开始了将近无本万利的时候。
但是,不像是股票割的对象有大鱼也有小虾,房地产行业的高楼,从来都是建立在无数普通民众的血肉之上。
曾经作为被房地产坑得满脸血泪的社畜,苏韵选择再次投身IT行业而放弃更安全的房地产行业的原因,一是IT狗始终更爱科技发展,二则是做不到踩着无数人的血肉上位这一点。
公共屋邨的出身和后世的命途驱使,她当然也会在有余力的时候,拔出一部分资金买楼买地——即使做不到力撼房地产的汪洋,但至少,她可能建立起一些小舟,捞一下那些被高昂房价逼到跳海的人,让他们能在这上面缓一口气。
所以归根结底,她从一开始的终极主题就都在赚钱上!
资本不但是文娱事业的奠基石,更是她以后想要做的所有事业的关键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主攻文娱的系统不去干涉她搞“副业”的根本原因——苏韵搞的副业,全都是为了以后搞文娱事业而铺路。
于是乎,野心极大的苏韵捏着两份装着合约的文件袋,珍而重之地锁进了保险柜。
“你知道吗,这几天下来,连带着未来要投入拍摄新电影计划的预算,你的总资产已经没了三分之一。”看到她这个小心翼翼的样子,奥维茨拿到统计数据过后,开口说了一句。
苏家的总资产换算成美元也就是一千万多点,若是普通人的生活自然是几辈子不愁,但苏韵这孩子,混的偏偏就是最能销金的好莱坞。
而且这总资产的数额,还是结合了苏韵目前所拥有的未来电影利润分成而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个数字起码有一半左右,是还在统计着电影后续出售情况,没能真正到达苏家的账户里。
总结就是一句话:苏韵在这短短几个月之内,是基本把她手头上能用的活动资金,统统都给安排了去处。
“钱没了还可以再赚,机会没了那就难追回来了。”苏韵捏着钢笔,在稿纸上随意比划着,“别担心,东瀛那边马上要开始售卖Game&Watch的两个版本了,资金陆续有来。”
“拜托,你千万别提它,一想起那个小玩意我就头疼。”奥维茨想起自己无聊时接过苏韵的Game&Watch玩一玩,结果没想到就这么玩去了足足三个小时的时候,心有余悸:这个小玩意太过让人沉迷其中了!
他绝对是不能再沾这玩意,一沾上很容易就忘记了时间和工作,简直是可怕至极。
奥维茨毫不怀疑Game&Watch能赚钱,毕竟游戏机这种玩意遍布全世界,不止是小孩子就连成年人都爱玩。不过,现在的游戏机都是大块头也内置有多种游戏可供玩耍,像Game&Watch这样用来随手的消遣小玩意,能赚多少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问题。
就像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个人电脑一样,明明已经有着功能繁多的大型机,谁会愿意花高价去买一台为了体积原因所以功能相对地减少了绝大部分的小型机?
苏韵笑了笑:“我们需要放远目光——很多东西初初诞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也不爱好它们能取代从前用惯的事物,但在最后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泛滥的它们已经将旧物完全替代。”
“就像电话机一样?”奥维茨似有所悟,抬眼看向旁边的座机。
“对,就像电话机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