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90-130(第18/64页)
合约文件脑袋都快埋到里面去了,苏韵忍不住轻轻敲了一下桌子以示提醒:“别再看了,真的一点都没有改。”
“我们华夏人做生意是非常诚实的,说好怎么样就是怎么样,除非发生超级特殊的意外,否则都是不会出尔反尔的。”苏韵挺直了胸膛,一副十分自豪的模样。
“但是,华夏人做生意厉害,也是非常有名的。”皮耶罗低声念了一句,最后方才在确认了合约是真的没问题之后,再凑近阿兰·德龙小声说道,“我认为可以签。”
那双湖水蓝的眼睛默默地端详了苏韵一下,然后便随着主人的目光低垂下来,追随着钢笔笔尖的移动轨迹而去。
看阿兰·德龙唰唰地在签名处签好了名,苏韵也根据指示把名字签好,然后伸出手去:“提前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阿兰·德龙挑了挑眉,伸出了手打算回握——没能够到。
这是一张足够两方成年人谈判的办公桌,做的尺寸自然也是按照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数据来做。
发现因为一方年龄身高有问题导致第一次握手仪式失败后,苏韵和阿兰·德龙几乎是下意识地,往前倾倒身体伸长手臂,然后不约而同地一把抓住了对方的手。
很好,都是对接下来的拍摄计划相当有诚意的人。
看到对面的急切示好动作,苏韵和阿兰·德龙再次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浮现出了这一点,接着就满意地冲对方笑了一下。
这一笑泯恩仇之后,要商谈的,就是接下来更多的细节事项。
既然基本相当于两边主演自己倒贴钱来拍,那么片酬的问题就干脆也走向了娱乐圈这些年大家都默认的一个潜规则里:让艺人作为电影的制片人兼主演,这样除了片酬可以报出一个友情价之外,这些片酬还可以成为制片人对电影投资款的一部分,从而“减少”电影的制作成本。
“其它的细节问题我都交给奥维茨和你们继续详谈了,最近这段时间,我得去把史蒂文这个导演捞出来。”不久前的业内试映里面,观看了《大白鲨》的业内人士纷纷都这片子觉得有赚头,因此就打算在宣传和推广方面下一笔大投资。
不过,因为电影圈对电视圈的敌视,现在这个年代的电影营销方式与后世苏韵所熟知的那些并不相同,所以借用电视做广告的方式现在其实还未曾盛行起来。
现在的票房保证,一般都是通过各种点映来获取积累良好影评以及观众口碑。
导致环球下定决心投入大笔宣传推广资金的原因,还是前段时间哥伦比亚公司在全国的电视网上为他们的一部电影做了大范围的宣传推广,最后大肆收割了一笔票房的奇事。
这种奇迹收割票房的先例使得环球心动不已,也想照猫画虎有样学样,所以就预备花钱将《大白鲨》的广告预告片放到ABC、CBS、NBC等电视网那边做宣传。
苏韵来到洛杉矶工作室这边后,第一时间就是去看了斯皮尔伯格为宣传《大白鲨》而剪出来的广告预告片。
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那种看着让人极度不安但却又无法抗拒的神秘感和剧情抓力,上映后肯定能为那些又菜又爱看恐怖片的观众带来绝佳的观影体验……
“我觉得,结尾那里还可以加上一句宣传语——下海游泳前,请先观赏本片。”苏韵不做人的时候,那是真的狗。
斯皮尔伯格联想了一下,立刻就是一脸满意地继续开工。
这么忙忙碌碌地又过去一段时间,在和斯皮尔伯格以及阿兰·德龙那边各自沟通完毕,约好7月中旬开拍《这个杀手不太冷》之后,从洛杉矶工作室脱身的苏韵,也是顺便从曼哈顿这边的酒店出发,去了一趟汤姆家探望朋友。
人比人那就容易气死人,因为美国这边特别注重暑期,所以学生的暑假按照各自区域学校的放假方式,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暑假。东、北部一般是从6月初放到9月初,在南、西部等则是从5月下旬放到8月下旬;总之不管什么时候开始,持续三个月左右是必然的常态。
这不,现在才5月多点,汤姆家已经开始准备夏天暑期去海滩旅游的事宜了。
而苏韵这个可怜的对照组,却是得抓紧时间回香江临急抱佛脚,参加暑假之前的小学升中试。
这小学升中试又称小学会考,考的是中文、英文、数学三科,以会考的成绩作为升中的依据——不过这个考试也没几年了,九年免费教育政策出来后,小学升中试将会取消,从而改用学位分配法来分配中学一年级的学额。
虽然新政策还没正式推行,但预告却是已经发出来了:三年后的1978年,就会正式取消这个小学升中试,因此苏韵算是赶上了最后几批学制改革的学生。
也算是见证了一段历史?
苏韵如是自我安慰着,然后把准备好的一叠电影票送给了汤姆一家,顺便又约了汤姆7月底之后要是有空,可以去曼哈顿客串一下。
新电影里有不少用到儿童演员的时候,之前晾得他有点久了,得重新温温。
“行吧,到时从海滩旅游回来,我应该会有空的。”汤姆捏着电影票,有点高傲地仰着头。
看他那个明明很想念但又非要装作不在乎的小模样,苏韵微微一笑:“你一定会有空的。”
“那可不一定,我最近忙着各种活动。”不是说多运动就能长高的吗?为什么他还是和苏韵一样高?!
不知道汤姆心里的千回百转,只觉得他还在闹别扭所以懒得管的苏韵匆匆吃完汤姆家准备的小蛋糕,然后又急赶慢赶地坐上了回香江的飞机。
回到香江的日子说悠闲倒也不算,只是少了赶工的匆忙,但也多了背诵的繁忙。
当然,除了需要大量背诵的中文一科,数学和英文这两科也得抽时间看看。
坐在小花园里一边纳凉一边读书,苏韵恍惚间竟是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错觉。
“来来来,有糖水吃了。”今天因为是要等律师楼那边的人把一些法律文件送过来,所以苏阿婆也就难得地没睡午觉坐在苏韵旁边拿着布条裁裁剪剪,空了还不忙让菲佣珍妮花煮了一锅糖水。
苏韵才敢把糖水舀到碗里,就听到了敲门声:“应该是律师楼的人来了,珍妮花,去开一下门——诶,是你?”
“好久不见。”尽管穿着一身沉闷的深色西装,但依然还是遮掩不住年轻人的跳脱气质。
不过,在看到苏韵的这一刻,再想起当年事,他也是颇有些感慨:“想不到你当初还真的没有骗我。”
“你怎么跑到律师楼做工了?你不是读纺织的吗?”苏韵接过文件,问。
“别提了——我老豆去年中风去鬼门关走了一转,所以就不准我再回英国了。”张榷嵘叹了一口气,“现在量身订做衣服又不流行了,我不好子承父业,干脆就出来打工试试,看看哪个工作更适合我。”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入娱乐圈?”苏韵又问。
张榷嵘闻言就是一笑:“你同我讲笑啊?我又不会演戏又不会唱歌,进娱乐圈能做什么?再说了,我老豆一向不喜欢这些,我要是敢提,他可能要从轮椅上爬起来打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