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 90-1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90-130(第24/64页)



    于是在调整完毕之后,苏韵和渣兰又回到原位重新拍了一次。

    这一次,男主里昂就有些“犹豫”地说了茜茜公主这个猜测,然后被小女主玛蒂尔达指正这是明星罗密·施耐德而不是历史人物茜茜公主,很是对比着展示了男主孤独守旧的一面和小女主叛逆潮流的一面。

    同样,也展示了两人即使外在性格完全不同但内心都向往着欢声笑语的内核,成为了影片里为数不多的温馨镜头。

    当然了,这一段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都十分和谐温馨的场面,除了是成为电影经典片段而时常被剪成CUT片段之外,也经常出没在后世CP粉看颜值拉郎而剪出来的各式剧情MV里。

    不过标签就不是和谐与温馨,而是狗血又热门的那几个:替身梗、追妻火葬场、虐恋情深、白月光和朱砂痣……

    最可怕的是,脑洞清奇的剪刀手们不但把这几个狗血热门标签用在了苏韵X渣兰这个配对上,也用在了苏韵X罗密这个配对上——因为苏韵在未来某个访谈里说过,罗密的茜茜公主是她的公主梦启蒙……然后,剪刀手们就脑洞大开了。

    当然,即使这三个美人关系好到能两两互组CP,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颜控CP粉也照样是为法兰西第一美男和华夏第一美人没能在一起而操碎了心:虽然渣兰可能这辈子都追不到被单箭头插满全身也照样无情蹦跶的刺猬精玛丽苏了,不过从他们合作过的影视里抠点包着刀子的糖渣,也算是圆了一个颜值拉郎的梦?

    第106章 第106章:我全都要(二合一)

    作为苏韵转型之作, 被她改编了不少细节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在11月27日的感恩节上映时,并没有从前那样一上映就几乎是引起了轰动的热闹。

    因为剧情大幅度减弱了男女主角之间那种朦胧隐忍的暧昧, 大多数人所看到的,便只是两个内心孤独的人互相救赎的温情脉脉和畅快淋漓的新式打斗风格——虽然这么一来也实打实算是一个温馨动人的好故事,但横向对比起本年度前后出场的各种出色作品,便只能算是相比之下略显平平无奇的偏文艺型商业片。

    深知即使是在原版上映的90年代,也会因为故事所表达的表面意思越过了很多人心里不能触碰的那一道线而招惹一片骂声,所以苏韵现在放出的北美版本是尽可能地低调做人,只在接受度更高的东瀛那边稍微添加改动, 让一点朦胧的感情线通过那双绿得醉人的眼眸传递出来。

    所以,这一个故事的真正面目, 仍需要等待时光的打磨和沉淀,才能在人们电影鉴赏平均水平有所提高的未来, 得见天日。

    相比从前苏韵曾经参与过的电影制作,无论是特效技术刷新时代理念的《人工智能》, 还是成为恐怖经典的《驱魔人》,抑或是充满东瀛风情的《艺伎回忆录》和悬疑温情但结尾神反转的《灵异第六感》,以及开启了深海恐怖类先河、差点搞垮夏季海滩旅游业的《大白鲨》……这一部新作,是一反常态的平静, 仿佛底下那些暗流汹涌都隐在最深的暗处, 都未曾被世人窥探得见分毫。

    不过, 《这个杀手不太冷》在影评人圈子里的口碑,较之苏韵从前的作品却是要好上不少——与之相对的, 就是口碑不错但上座率低迷的必然现象。

    说来也巧,这一年的感恩节, 同时也是吕少龙的生日。

    苏韵在初雪飘落的夜里打长途电话祝贺师父生日时, 精神状态好了不少的吕少龙对苏韵这部新作,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师父,你真的不是在安慰我吧?之前从首映到点映,很多人都不看好,而且今天上座率反馈回来,也是不怎么样。”苏韵开了个小玩笑。

    “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也许是修读哲学和传统东方含蓄朦胧审美的影响,吕少龙在苏韵寄给他的录影带里,是预见性地看到了另外一些暂时还有没多少人去注意的东西,“除了开创一种新的打斗风格和对拍摄、叙事手法开拓了创新之外,你这部新作的重点,还有是在男女主角的人设形象和相处模式上吧?”

    “师父不愧是师父,很多人都没能注意到这一点——我觉得,在经历过时间沉淀之后,这一部新电影的韵味才能被人慢慢挖掘出来。”就算她暗中拜托奥维茨收买了不少收钱恰饭写好评的影评人作为水军,但以这个年代的信息传递性来说,效果是远远不如后世的网络大时代。

    有身份的知名影评人爱惜羽毛,是不好拿钱收买只能随便他们抒发观后感的;那些会恰饭的影评人,多数也只能是半红不黑的状况,营销转化过来收益并不算高。

    当然,片子的质量在那里摆着,有质量有内容的好评也不算少。

    不过质量和口碑只是圈内人的目光落点,票房这个最多关注度的问题,始终受限制于这个年代的题材敏感度和电影受众的影响。

    直到影片在北美这边下画,再算上预估的录像带和光盘等销售额,《这个杀手不太冷》也就是刚刚能回本的程度;倘若只算票房收入,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小亏了一点。

    票房第一次“扑街”,口碑又不能称得上人人赞道反而是毁誉参半,尽管以苏韵这个年纪来说失败一次不算什么,但是对比起从前大赚特赚名利双收的履历,这一次的失败,就有点儿难看了。

    说到底,她这个来自东方的小姑娘,发迹的过程其实隐隐有美国梦的典型风格,这一次的“人设崩塌”,不但是消磨了不少在心里把她当作小偶像的人的好感,也助长了本来就厌恶她的那部分人的气焰。

    “没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后期特效,玛丽苏就什么都不是!”

    “一个成年男人和未成年小女孩的相互救赎?!到底那些隐喻在暗示着什么,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熟练了炒作的套路,居然还拿阿兰·德龙和罗密·施耐德的旧情来炒作营销!”

    “每个人都有票房亏本的时候,只是玛丽苏这一次所挑选的剧本确实有问题,她从前的选剧本眼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了吗?”

    “玛丽苏本来就不应该选择这个剧本,她的长处是仿佛超越了时代的特效制作,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即使作为东方面孔她的容貌也足够优秀——所以,我更认为她应该继续参与类似《星际迷航》或者《驱魔人》之类的幕后制作或者饰演一些适合她的美丽异国少女角色,以此逐渐站稳阵脚,而不是过分急进地去挑战新题材……”

    上面的这些还都算得上是措辞温和的了,那些更不堪入目出手成脏的评论也不是没有,只是奥维茨和他的伙伴将其过滤了出来。真要去看的话,各种各样的正面、反面、语气中肯以及阴阳怪气的评价混在一堆,那叫一个此起彼伏滔滔不绝。

    “你还好吗?”奥维茨看着苏韵淡定地翻阅报刊杂志,小心地问,一副生怕伤害她弱小心灵的模样。

    “我挺好啊,开始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已经预料了这样的结局——说起来现在的情况比我预计的还要好一点。”她和渣兰没有被当成票房毒药只是说选片失败,斯皮尔伯格也是以创新了一种电影风格出名而不是拍了烂片出名,再加上电影票房也没有扑妈不认,因此这一次世人眼里的“失败”,在她眼里看着都算是成功了。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奥维茨拿出了行程记事本,想要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