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 130-1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130-160(第20/50页)

  前期让知青们根据大纲文本加工为他们自己的解说笔记,而这一批基本都是精挑细选选出来的活跃分子和心中充满了回城斗志的青年,苏韵不愁他们不卖力。

    因为电影资源缺乏而苏韵又是大力主动投诚的关系,所以她送来的这几部电影基本都设定了半年以上的上映期。到了播映后期电影重播多次了,大部分劳动人民都明白故事内容并且能以老带新给后来人讲解后,知青们也功成身退,兼且还可以此为先例,给别处后续接着播放电影的地区进行参考。

    以上种种,除了能说一句苏韵为了电影下乡文化宣传不遗余力之外,也能说她一句资本家在压榨剩余劳动力一途上真的是太绝……

    当榕树下的村民正在说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几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忽然就打破了这一番热闹。

    这是村里脾气最倔强的李老太和她的儿媳妇吴秀兰,以及她家那个遗腹女张小英。

    据说李老太年轻时曾经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后来逃难时被主家卖给了张家做媳妇,丈夫出海捕鱼意外身亡,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儿子也在结婚那一年同样步了丈夫的后尘,如今就只剩下三婆孙相依为命。

    但李老太特别看不顺眼儿媳妇吴秀兰,认为她生了个女娃没能为张家留下香火,动辄就对儿媳和孙女又打又骂,从来就没有过好脸。

    队里的干部以“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照样也能顶半边天”的说法劝了多次,都没能改变李老太的想法。

    时至今日,李老太还是照旧对搬到镇子里的另一支张家的那几个男孩掏心掏肺,有了什么好的都往那里送,丝毫不顾自家人饿得面黄肌瘦。

    看到跟在后头的吴秀兰和张小英今日难得的精神,而且还穿了一身没有补丁的新衣服,众人都觉得惊奇。

    但更让人惊奇的是,李老太还给儿媳妇和孙女各买了一套电影票!

    他们村里的电影票价钱不高,3分钱一张,一套新年礼包囊括《天生一对》、《人工智能》、《艺伎回忆录》、《灵异第六感》、《这个杀手不太冷》以及《怦然心动》六张电影票,从除夕晚一直到年初五每天晚上放一部电影,总共要价1毛5分钱,算下来比单买便宜,不少精打细算又有点余钱的人都买了新年礼包全套。

    像李老太这样苛刻儿媳和孙女满脑子封建思想的人,为什么突然对她们这么好了?!

    “你婆婆终于想通了?知道孙女也能顶事了是吗?”趁李老太去买杂货店买电影票的时候,一个大婶忍不住问。

    吴秀兰咬着唇摇了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簌簌地落。

    “大过年的,你这丧门星在这里哭什么!还不赶紧回去做饭!也不看看小英都瘦成什么样了!”买票回来的李老太一看这个场面,顿时就骂了开来。

    “奶奶,你不要骂我妈,我不饿……”张小英忍住心里的惧怕,弱弱地拉了一下李老太的衣角。

    李老太瞪了孙女一眼,看到她下意识地抖了一下后,这才反应过来似的换了副生硬的口吻:“行了,快回家吃饭吧,一会就得去礼堂占位子了!”

    看着这三婆孙远去的背影,一个年轻姑娘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这电影票上不是定好了位置的么?”

    “原来是按照电影票定位置的吗?哎呀我还像李老太那样想着早点吃完饭,去占前面的位置呢!”正在纳鞋底的大娘一拍大腿。

    “这倒不用,电影票上已经写明了您老人家的位置,去到那里会有人带你过去的了。”路过的一个知青姑娘笑着解释道。

    说完位置的问题,话题又扯回到张家身上:“那李老太咋回事啊?怎么今天对小英娘俩这么好?不但没有打骂还给她们好衣服穿?”

    要知道平时,吴秀兰和张小英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来补丁去的,又短又旧。

    张家因为有两份意外安家费,李老太和吴秀兰又是能吃苦干活的,家里的情况在村子里都能算得上中等;可惜李老太一门心思贴侄子家,好东西都藏起来提防着小英娘俩,一有机会就往镇里送,好好的口粮不给儿媳孙女,反倒给了家境比她们家还好的侄子侄孙吃。

    当时李老太说孙女小英瘦时,就有促狭人在旁边怼了一句“你也不仔细想想你孙女为啥这样瘦”,可惜李老太听见都只当没听见,丝毫没有一点愧意。

    众人正疑惑着,一个婶子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我前天去赶集,看到李老太在一处茶摊那里,和张老二两夫妻说着什么送走闺女换个儿子继后香火的悄悄话……”

    “不是吧,李老太她失心疯了吗?把自个儿亲孙女送人,把侄子家的侄孙讨回家里养?!”这个消息,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榕树下顿时炸开了。

    那些实在养不起孩子的特穷特落后农村把孩子送人养活是无奈是重男轻女封建残余,像他们这种经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文明新风学习成绩更是优秀的进步村子,居然还能发生这种事?!

    “难怪李老太今天对小英娘俩这么好,敢情这是一顿‘断头饭’啊!”

    联系前事,不少人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也不禁为此而愤怒了起来。

    第143章 第143章:开眼看世界

    尽管冬日的北风凛冽, 但是难得的看电影娱乐还是让人心情激动到无畏寒风,晚饭后趁着天边还有一点光亮,不少提前吃饱喝足的人就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

    在华夏这里, 过年大于一切, 纵使平日里再怎么吝啬的人,也会在这个最特殊的时候展示出他们“财大气粗”的一面。

    陆陆续续的, 电影还没有开播时, 整个大礼堂就已经挤满了人——这时期管得也不严, 看座位满了之后旁边的地方也挺空旷,于是就有脑子灵活的工作人员做起了“站票”的生意……

    “站票”比正常票便宜1分钱到一半左右,那些囊中羞涩的人最终也还是走了进来。

    “好了好了, 各位父老乡亲, 请大家安静一下, 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上头的大喇叭一声喊出, 原本闹哄哄的大礼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不多时,整个大礼堂大厅突然一黑, 随即一道亮光自上而下投影在前方的幕布上, 轻快悠扬的片头音乐就开始了攻城略地的第一步。

    夜色下的大海、豪华邮轮、男女主角对唱情歌的浪漫邂逅……在有着电影解说员在旁边讲解的情况下, 在场的观众便都基本能接受得了这个剧情。

    人天然就是带有下意识地从众和盲目跟随领头的属性, 倘若一开始有人觉得电影里的剧情伤风败俗,那么流传开来就是这是不好的电影会教坏人;但如果有人揉碎了讲解这是正常现象, 再配合“这就是发达地区的样子”的时髦值加以包装, 那么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别处的风俗,然后他们这些作为观众的——自然就要“入乡随俗”了。

    “我滴个乖乖,这小伙长得真俊, 这姑娘也好看, 难怪他们俩互相看对眼。”

    “这电影里面的生活是真的吗?外边的生活真的有这么好?”

    “这当然是真的, 南方那边因为发展得早,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很不错,外国的生活比电影里面更棒呢!明天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