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270-320(第42/73页)
一说出这几个在民间认可度比较高的推测,然后又道,“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你这个为了续集而埋下的问题,相当之有挑战性。”
苏韵顿时就笑得更开怀了:这确实就是用来钓着观众期待续集的钩子,引发的讨论肯定是不小。
“这是一个系列的电影,接下来还有几部续集,所以我暂时不可以这么快就告诉你们答案的啦。”苏韵笑着把话题带过去,“不过呢,我可以给你们一点小贴士。”
苏韵说着,就面对着镜头眨了一下右眼:“接下来这个夏天的暑假档,会有一部与《盗墓迷情》有点剧情关联的《除魔师姐》会和大家见面,主角方面分别有林清夏、梅妍霜以及新晋港姐亚军张晚玉,而且还会有《盗墓迷情》的角色以及狄隆、姜达维在里面客串哦!”
这个转折一出,瞬间就激起了一大片水花。
无论是以三个女性为主角的女主电影,还是狄姜这对曾经极度要好如今却形同陌路的意难平好兄弟再次同框,都是能炸起一大群利益相关人以及吃瓜群众的重量级消息。
况且,最让人不解的是,苏韵的《盗墓迷情1》现在势头正好,她居然不急着乘胜追击赶拍第二部 而是开了另一部戏……即使是剧情有点关联,也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看着手底下传回来的消息,方茉娜忍不住叹了一声:“你的战线安排如此之长,确实是有点冒险。”
在苏韵把完整的《盗墓迷情》系列剧情交给她之前,她是真的想不到电影还能这样玩。
其实按照《盗墓迷情》第一部 的电影剧情,是比较传统经典的冒险夺宝题材,限定在题材的条框里,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唯一能称道的点,就是亚洲地区暂时没有这种类型的电影,又能搭上之前大热系列电影《夺宝奇兵》的东风,号称为是东方版《夺宝奇兵》来宣传,用相同的人种肤色和相近的地域文化优势,来收割亚洲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市场的票房。
然后,再用东方传统文化以及合拍片等能吸引到西方人关注的特点,在欧美那边打出相关的宣传口号。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先前想好的东方特色等宣传口号没怎么用得上,反倒是之前赵氏一直让自己人诟病、也让外人嘲笑人傻钱多的特效技术方面,拿到了一个堪称震撼性的评价。
电影结尾那一场神女墓崩塌的戏码,那种在大屏幕上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的天崩地裂,万千鲜艳的彩色兵马俑瞬息之间风化褪色的满眼灰暗,乃是整部电影最精彩也最让人惊叹的部分。
据说,有不少导演在看到结尾时,依稀又是回想起了昔日被《人工智能》的画面所震撼到的恐惧感。
以及,对于日益更新的电脑技术,能给传统电影带来多大冲击的绝望和希冀。
外行人看的是热闹,内行人看的却是门道。
苏韵能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的依仗就是当年《人工智能》里的特效技术,仿佛超越了时代界限一般让人忍不住为之惊叹;但之后的那些年里,除了帮助《银翼杀手》、《星球大战》等大制作商业电影制作后期特效之外,已经是很少见她再次出手做电影的视觉特效了。
有人猜测是题材原因、也有人猜测是江郎才尽——而在《盗墓迷情》出来之后,这些猜测便统统都闭上了嘴。
单论剧情的话,靠着东方特色剧情和道具的加分,《盗墓迷情》的第一部 充其量也就是一部合格线再上去一点的爆米花商业动作大片,但“神女墓”的场景实在是过分惊艳,硬生生就把它给拉到了八十分以上。
再对比一下苏韵之前专门拿来冲奖的《天台邮差》,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南辕北辙的天差地别:作为文艺片的《天台邮差》就下定决心专门在剧情设置和电影内涵上花功夫;而作为商业片的《盗墓迷情》则是放弃了一切对电影内涵的高要求,将剧情尽量简单化贴合大众审美和鉴赏水平,然后用外形美丽的演员、精致的服化具以及震撼人眼球的视觉特效,去最大化地让人达到一个“看得爽”的感觉。
在这个圈子里,人们会为之恐惧的,不是一个演员的崛起,而是一个幕后主导人员的崛起。
因为,它将昭示着,紧随其后的一批电影和演员,将会杀入本来就混乱却又能在多个方面名利双收的娱乐圈里,狠狠地咬下一大块蛋糕来。
面对方茉娜的点评,苏韵依然是很淡定地笑了笑:“看起来战线是拉得很长,实则上却是每隔一年左右就会有一部系列电影出来,而且配合那些与系列电影有所关联的一些‘番外’电影以及相关的周边活动,并不会让宣传方面有感到断裂脱节的时候。”
《星球大战》等电影系列就是如此,单纯的一部电影,并不如精心打造的IP系列能大爆和大赚。
“而这,就是我之前和你说过的‘电影宇宙’。”
第300章 第300章:余韵所及
对于《盗墓迷情》在上映之后的一路走红情况, 有个知名影评人就给出了一个十分贴切的评价:定位精准的商业大片。
其中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指这部电影是实打实瞄准了圣诞档这个以年轻观众为主导、题材又能适合这个档期的合家欢观影模式, 再辅以实打实的高质量制作水平和独有的东方特色,从而使得票房成绩一路顺风顺水。
纵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部电影的剧情过于天马行空,也不太符合逻辑和历史,大部分时候是靠着卖主角造型颜值和看似精致严谨的画面来讨好观众,没有多少内涵……但陆续走高并且持续领先的票房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而事实证明,阳春白雪,就是不如下里巴人更能让普罗大众接受并喜闻乐见。
就如同当年赵氏的黄梅调电影就是凭着接地气的戏曲、传统故事改编, 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其它影视公司出品的时髦题材精品大片一样, 其战略就是一个“贴近大众”的核心定位。
以至于有不少人私底下暗地里嘀咕,直言苏韵这个拍商业片特别顺手的后起之秀不愧是赵日赋的亲女儿,无论是从崛起方式到行事手段,都是和昔年的赵日赋颇有相似之处。
原以为赵氏在佳和、真艺呈的冲击之下已经是岌岌可危, 没想到苏韵这个有点邪性的孩子一回归, 赵氏反而是再次走出了另一条同地区其它影视公司梦寐以求却又难以实现的道路,兼且还顺应性着赵日赋当年想要建设东方好莱坞的愿望,逐渐让香江电影打入了国际市场。
而最让人觉得苏韵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 还是这些年的国际局势转变以及中美关系的走近,使得苏韵联合赵氏之后所拍的电影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那边走得异常顺利,十足十是应验了圈子里那句“小红靠捧,大红靠命”的传言。
一时间,香江各区的“最畅销明星相排行榜”上,本来就独孤求败高处不胜寒的“财女”苏韵的照片销量, 瞬间又和第二名拉开了一大截……
这个“铁打的苏韵、流水的第二名”的排列组合, 对于把苏韵摆上神枱多时的香江人来说, 倒是见怪不怪。
搞笑的是, 还有不少因为工作关系世界各地到处飞的“太空人”把这个也做成了生意,帮着外国人代购苏韵的神女造型剧照和《神女飞天图》的画像复刻印刷品,完全就是把它们当成了一种物美价廉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