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120-130(第34/35页)

明白?此事对秋东而言有多为难,相?识这般久以来,乌城还从未见过秋东如此举棋不定的时候。

    乌城内心惴惴,一咬牙,站起身,小声?道:

    “陛下,不若臣亲自出面,送刘虎他们上路吧?”

    秋东摇头,偏头问乌城:

    “其实在你?看来,刘虎唯一的错是行动太过莽撞,被朕提前发?现了端倪吧?朕知晓包括乐老他们,都认为朕此举太过托大,将身家性命与江山视如儿戏,极为不智。”

    所?以刘虎他们半道截杀镇北王的计划,是在满朝文武默认下进行的。

    乌城没?吭声?,默认了。

    他明白?陛下与镇北王之间的兄弟之情,镇北王于?陛下而言,亦兄亦父。若镇北王是个卑鄙小人还罢了,他此刻还能理直气壮的劝陛下一句——

    江山为重,大局为重!

    可镇北王在品性上堪称君子,能力上也挑不出错,要他开口劝陛下为了江山稳固,亲手赐死镇北王,这种事他还真做不出来,甚至满朝文武也没?人愿意?去做这个恶人。

    这个道理秋东自然也明白?,甚至他本人并?没?有乌城所?看到的那般为难。

    打从做出让阿兄真的手握重权,镇守北境的决定后,他就预料到了如今的局面。

    不止是他,包括阿兄本人也明白?他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可以想见军中不服阿兄者众。

    既然早知如此,依然坚持,自然有各自的道理,虽然他们兄弟二?人所?想可能并?不一致。

    姜松是能确保他对朝廷并?无反心,内心坦荡,故而一往无前。

    而秋东是无意?在此成家生?儿育女?,打从一开始阿兄的孩子便是他的继承人。

    外人不能理解姜松的想法,更加无法理解秋东的想法。这种事也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答案。

    秋东似是终于?下定了决心,拍拍乌城肩膀:

    “刘虎他们的心意?朕明白?,可他们犯下的事夷三族也不为过,朕若因此降罪他们,你?们却也无人服气。

    这样?吧,刘虎不是怀疑镇北王对朕的衷心,对朝廷的衷心吗?就让刘虎等人随镇北王远赴北境,亲眼看看镇北王对朕,对朝廷的心究竟是黑是白?。”

    乌城先是一惊,再是大喜,忙躬身感激道:

    “臣替刘虎等人谢陛下开恩。”

    虽然刘虎他们的计划早被陛下暗中识破,未能成行,可这不代表他们所?犯之罪就能减轻,有眼下结局,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好结果了。

    如此一来,刘虎会觉得陛下还是信任他,甚至是偏心他,把他当成心腹,将他贬去北境其实是起了监督镇北王的作用。

    可换个方向去想,刘虎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功劳不小,原本能封妻荫子,前途大好,说不定将来还能陪葬忠臣陵,保家中子孙三代富贵无忧。

    如今被发?配去北境,且是在被他狠狠得罪过的镇北王手底下过活,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惩罚?

    不过这些乌城是管不了了,最多看在袍泽的份儿上,帮刘虎照顾好家小,不叫被人欺凌。

    秋东摆摆手,低头继续处理折子:

    “去吧,朕就不见他们了,你?替朕送送,叫即日?启程。”

    乌城脚步轻快的离开,秋东轻笑一声?,将手中写的花团锦簇溜须拍马的折子打回去。

    若作为镇北王的阿兄连收服刘虎几个刺头的手腕都没?有,何谈掌管整个镇北军?

    都以为刘虎会在镇北王麾下受折磨,可秋东相?信他兄长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刘虎等人可以轻拿轻放,因为处置的重了,会让一路追随他走来的人寒心。可与此同时,秋东也得给?某些人心头紧紧弦。

    “传召乐重恩大人,命他主审此案,着大理寺与刑部联合清查,此次参与者,一经证实,严惩不怠。”

    大太监乐喜眼皮狠狠一跳,恭恭敬敬出了太和殿大门,才敢抹一把额上渗出的冷汗,小跑着去传旨。

    这朝中要变天了!

    都以为陛下初初登基,对前朝老臣多有优待,委以重任,众人便觉得他好脾气,因而忘了陛下可是尸山血海里?杀过来的,最不缺杀伐果断之气。

    这下好了吧,连他一个做奴才都明白?,在主子手底下做事,最紧要的就是听话,主子的喜怒哀乐便是奴才的晴雨表。

    做奴才最忌讳的便是打着替主子着想的名头,私自为主子做主。

    谁要是觉得主子糊涂了,自个儿比主子还英明,擅自替主子做出决定,那大概说,距离死期不远了。人傻不可怕,乖乖听话主子总少不了赏一碗饭吃,就怕那等自作聪明的糊涂蛋,这下完犊子了吧!

    哎哟,这回不知道要掉多少脑袋,他还是赶快去宣旨,别耽搁了陛下的事为要。

    乐重恩接到旨意?的同时,消息也就在朝中上下传开了。

    所?有人都从陛下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了他的怒气,在惊讶陛下对朝野内外把控的同时,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被牵连其中。

    风声?鹤唳。

    即便如此,朝中每日?还是有人被大理寺请走,谁都不晓得那些人在大理寺的严刑下会招供出什么,行走坐卧都战战兢兢。

    再无人敢小看负责主审此案的乐重恩,也无人觉得他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是陛下偏袒,是受了家族恩荫。恨不能远远躲着这个煞神走。

    乐重恩更是忙的脚不沾地,连着月余不着家。

    这日?他好不容易被家中老仆请回家,在书房见到的是神色端肃的祖父。

    乐家老爷子自问历经三朝,跌宕起伏,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也被这段时间孙子折腾出的动静惊的不轻,他开门见山问孙子:

    “如今老夫也算看出来了,镇北王乃陛下逆鳞,有人动了他的逆鳞,他如今是谁人的劝谏都听不进去。

    可重恩啊,如此下去是要动摇朝纲的,不论陛下是要让众人看清他的底线,还是借此清除朝堂蛀虫,都操之过急了呀!”

    乐重恩坐在祖父对面,仔细为老人家斟一盏茶水递过去,缓声?道:

    “何来操之过急?”

    老大人用饱经世事的语气道:

    “从朝中到地方,一下少那般多人,朝堂是会停摆的!老夫知陛下看不惯朝中那帮蠹虫久矣,但这得讲求一个稳,能叫政权平稳落地,比什么都重要!”

    再者说,孙子此举得罪的人太多了,满朝树敌,对孙子将来的发?展而言,并?非好事。

    乐重恩看出了祖父的未尽之言,却道:

    “镇北王在离开前,将杜恒等人留给?陛下,您怎知他没?留下其他东西呢?”

    那杜恒可是镇北王妃的娘家兄弟,为镇北王出生?入死多年,镇北王对其信任非常,他本人站在那儿,很多时候就能代表镇北王的意?思。

    有那些人支持,京中乱不起来。可见镇北王与今上的关系,比众人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