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侵入现实: 640-6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游戏侵入现实》 640-660(第9/26页)

。晋王到西苑中拜见天子未果。刘公公顺路送晋王出去。沿着西苑湖水的绿荫大路上,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自觉的拉开距离。

    晋王没有见到天子,并不怎么沮丧。因为,他的八弟,楚王同样见不到他父皇。晋王一身红色的亲王服,器宇轩昂,笑呵呵的道:“刘公,给贾环盯上的滋味不好受吧?”

    刘公公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道:“殿下,小儿辈不识规矩,等大事抵定,就送他进去。”

    其实,查采购、贪污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怕。这是多年来宫中默认的事情。只是,他不想义子在北城兵马司中受苦,这丢的是他的脸面。

    外臣,若是能扳倒宫中的大太监,那才叫奇怪。当今天子,并不喜欢贾环,贾府的贵妃牌已经废了。说句不好听的,即便贾环恨死他,又能如何?

    他在宫中。

    ……

    ……

    四月份的时候,刘公公和晋王闲聊,曾经说过,废掉贾贵妃,在宫中的地位,目的并不是贾环,而是另有其人。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当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刘公公依靠晋王党和贾环大战三百回合时,剧本根本就不是按照路边社所设想的那样。庙堂诸公的想法,思路,和路边社不同。

    五月十三,朝中的红人党的旗帜人物,光禄寺少卿袁壕突然上书,请立杨贵妃为皇后。

    消息传出,满朝惊诧。

    谁都不明白,当前朝政的大局看点是如何制定增收商税的律法、规矩时,局部看点是贾环闹事,怎么突然的切到立皇后的事情上。

    当即,军机处何、刘两位大学士驳回,明言不可立杨贵妃为皇后。言官们纷纷上书。据闻,天子极其不喜。武英殿大学士华墨,立向暧昧。

    这场风波刚刚由华墨等人掀起时,刘公公的出招:陕西布政使李康适(原扬州的李巡道)上书抵达京中,一条鞭法导致陕西出现民乱,抗税。请废一条鞭法。

    这比华墨的招法更凌厉。不过,双方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攻讦何朔!

    整个五月,朝堂、天下所有的官场都卷入到这件事中。一条鞭法的影响太大。科道言官们纷纷调转对准雍治天子的枪口,转而喷何大学士:祸国殃民!

    强推一条鞭法,导致出现民乱,这是要有人负责的。

    六月中,在福建提学副使贾政返回京中时,贾环作为真理报主编,去年推行一条鞭法的先锋大将,上书辞官!三次往返后,贾环的奏章被批复。

    自此,贾环从雍治十三年开始的官场生涯,在两年后,就此结束。而贾环的实际意愿,是想用他的辞职,来换取贾政官升两级。但他的想法,就此落空。

    ……

    ……

    贾环辞职之后,攻讦何大学士的声音减弱。但是,这并不是这场“疾风骤雨”的结束,而是开始。

    贾环离职之后,以副主编萧梦祯掌真理报,审查大权。大周日报随即加入攻讦何朔的阵营中。萧梦祯压不住韩秀才。

    晋王党,楚王党,华系,宋天官的宋系,都在盯着何系,局面很繁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大学士只能退一步,将增收商税,改为对某些获利极高的货物增税:十税一。大约类似于南宋的博买制度。间而言之,就是对奢侈品增税。但,这个退一步的方案,依旧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有些人,眼中只有个人的家族利益,没有国家利益。

    七月份,在增收商税事情推动时,前面因陕西布政使李康适上书言一条鞭法的事,所中断的“立皇后”一事,在这几个月的酝酿后,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

    七月二十二日,雍治天子的旨意下到军机处:立杨贵妃为皇后。何、刘两位大学士拒不奉诏。但,华墨起草了圣旨。何朔指令,将圣旨卡在六科的封驳程序。与大学士刘飞白,率六部高官,集体上书致仕,抵制此事。

    这是非常坚决的态度:死磕。对于读书人来说,如何能够接受兄嫂为皇后?还要不要脸?

    大臣们对付皇帝,造反肯定不行。第一个武器:骂皇帝。遇到弱势皇帝,比如隆庆帝,那就比较爽。碰到强势皇帝,那就要落几颗人头。第二个武器,集体辞职,撂挑子。何朔现在才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再比较激烈的,就是叩阙劝谏——标准模板,大礼仪中杨慎干的事。

    然而,雍治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在武英殿华墨的配合下,强行立杨贵妃为皇后。

    于八月初,准文华殿大学士刘飞白致仕,给车乘。贬刑部左侍郎田昌,贬大理寺卿梁锡。另有数人被贬谪。何朔惨败。但,天子挽留了何大学士。

    稍后,辽东总兵,原果勇营参将,天子心腹祈夏在边境大捷,天子龙颜大悦,赏赐无数!这与去年处罚王子腾的态度,大相径庭。

    换言之,领班军机大臣何朔,已经丧失了对朝堂的控制。这其中就包括,由贾环提出,他所赞成的,压制晋、楚两王夺嫡,避免影响朝政。

    何大学士已经无力压制。

    ……

    ……

    然而,这还不是这场朝廷大变局的终点:何失其权,重臣共逐。送别梁锡出京赴广西前,何朔请贾环、许澄、梁锡三人到府中小酌,说话。

    梁锡叹道:“天子是要倚重何相治国,才挽留。疾风骤雨啊。”

    何朔摆摆手,目光坚定,道:“老夫去职之日已经不远,该做的事情,要做。”

    他想,争取在天子对他的信任耗完之前,将他当前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完。

    何朔的决定,贾环、许澄、梁锡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劝。

    从何府出来,许澄邀请贾环一起坐马车走。月明星稀,京城中桂花飘香。

    贾环突然想起,若非他将薛蟠打发的远远的,恐怕薛蟠应该娶了河东狮。夏家,就是京城中卖花的。

    马车比较宽敞,许澄抿了口热茶,轻轻的叹口气,道:“我倒是羡慕子玉无官一身轻。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离京之前,我想向子玉提一件婚事。子玉可愿意将你府中大房邢家姑娘嫁与文谦?”

    这是要联姻的意思。

    贾环愣了愣,许侍郎是明眼人,直言道:“我个人同意。但许侍郎,我需要先征求邢家的意见。”他其实是要问问邢岫烟的意见。

    许澄点点头,笑一笑。没再说一句话。

    ……

    ……

    雍治十五年八月中,何大学士奏请设立辽东布政司。天子同意。以吏部左侍郎许澄,为辽东布政使。

    吏部左侍郎,正三品,担任从二品的布政使是贬谪。京官历来比地方官贵重。

    八月底,何大学士奏请将已经实施了两三百年的漕运改为海运。消息一出,天下震荡。

    天下官员都知道漕运的坏处,走海运更节省成本。但,漕运牵扯到太多的利益。

    真理报主编萧梦祯运用权力,打压反对意见,试图控制舆论。但,无济于事。九月二十日,河北、山东布政司联名上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