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铁匠夫郎: 第47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铁匠夫郎》 第47章(第1/2页)

    寒风刺骨,俞大猛洗漱过后从灶房打了些热水回房去。

    天一日日地变冷,夫郎便起床越来越困难,俞大猛望着还在床上艰难挣扎的小夫郎,眼里浮了点笑意,“外面风大,在屋里盥洗吧。”

    乔远哼哼唧唧地裹着被子爬到坐在床边的俞大猛身上去,“不想起。”

    往日里他倒还能躲懒赖床睡个回笼觉,但今个儿是不能的。

    十五大集,是乔远计划开售火炉和蜂窝煤的日子,得早做准备才行。

    夜里虽烧了炉子,但早起炉火已灭,俞大猛怕夫郎受凉,不让他乱动,还替他又裹了裹被子,“现在还早,你再睡会。”

    乔远就喜俞大猛这些关心爱护他的小动作,眼睛不知不觉就弯了起来,嘴上也要逗人,“这么关心我啊?”

    俞大猛嘴笨,不擅说情话,关心和爱意都藏在细节里,很是含蓄。但乔远不一样,每每都要讲得问得这么直白,俞大猛招架不住,耳朵有些红了,轻声应了句,“嗯。”

    乔远欢喜异常,在俞大猛怀里胡乱蹭了蹭,高声道:“我要去吃牛阿婆家的头锅糁!”

    这糁是用牛棒骨、鸡肉、麦仁、面粉加多种调味料,经多道工序制成[1]。汤稠味浓,热辣鲜香,尤以头锅最甚,冬日里喝上一碗浑身都暖乎乎的。

    乔远馋了许久,但好几次俞大猛早起要去买,他都不允,说什么被窝里没有他就不暖和了。

    不过,这个点到底还是晚了。

    “要想吃头锅的,得寅时宵禁一解就来才行!”牛阿婆笑呵呵地道,她家自打从俞家铁铺那买了擦丝器和削皮刀后,每天少说都能省两刻钟的时间还省力气。

    她心中感谢,又对明快爽朗的乔远很有好感,便又着意给他撒了好多鸡丝。

    乔远换算了下,寅时就是凌晨三点,顿把吃头锅糁的念头从他脑海中划掉。

    还是睡懒觉重要!

    不过,这不是头锅的,味道吃起来也不差嘛!骨汤浓郁、味道醇厚鲜辣,乔远配着油条,足足喝了两大碗。

    “一会给爹娘他们也带一些。”

    俞大猛点点头,心里却想明日一定要小夫郎吃上头锅的。

    这会儿,光是看路上行人的数量,便能窥见今日云水县城的热闹。

    农户们这时节大都没有活计,在家闲着的时间长。因此,好不容易有个热闹可凑,便都要上街来,纵是寒风如此也抵挡不住。

    人来人往,有钱的凑个钱场到处买买,没钱的则凑个人场饱饱眼福。

    乔远事先特意请了个杂技团在铁铺门口表演,如今一轮表演结束,已经吸引了不少看客。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今日俞家铁铺推出一件新品。事先声明,今日进门体验这项新品的送鱼乔记两文优惠券一张,限量前两百位。”

    “立刻预定的享九五折优惠。”

    好热闹的立刻就问了,“新品到底是什么?”

    乔远神秘一笑,“是一种新式炉子!”

    “好处有三,其一,这炉子放在屋中取暖,可暖一整室且不呛人;其二,这炉子可以烧水做饭,免了冬日里三餐开灶的薪火;其三,若配以我家的蜂窝煤,取暖虽比烧炭略逊一些,但一月可省一半的炭火钱。”

    此话一出,人群像是炸开了锅,“这是吹牛的吧?世间还有这等好东西?”

    “就是,就是,烧炭还有不呛人的!”

    “可那是鱼乔记的掌柜啊,不至于说大话诓人吧?”

    乔远拱手一笑,“百闻不如一见,各位可愿移步随我一看?”

    “走走走!”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吊起来了,此刻全然没有心思管那两文钱的优惠券了。

    乔远预先让郑辛在铁铺里收拾出了两个空房间,东边一间放的是烧煤炭的炉子,这会儿火力旺旺的,人一进去便觉得都有些过热了。

    还不待乔远介绍什么,众人已经自己琢磨上了,“这管道直接把烟通到外面了,屋里确实不呛人。”

    “这炉口放个小铁锅或者烧水壶正合适,取暖烧水两不耽搁,还省柴火。”

    “这炉子是暖和啊,要在家里用,有点热乎味儿就行了,根本不用放这么多的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终于有人问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乔掌柜,这炉子多少钱?”

    此言一出,屋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乔远清亮的声音,“售价一两半,上门安装。”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可太贵了!

    可细想起来,一把菜刀重六两都得三十文,这炉子少说也得有个二十多斤的样子,加上做工复杂,这个价钱倒也真没谎要。

    众人一时心思各异,彻底买不起的全当看热闹长见识来了,有点心动的在犹豫,手里有两个钱的立刻做了决定要买。

    突有人想起来,“那能省一半炭火钱的蜂窝煤在哪里?”

    这一下让原本心动犹豫的人仿佛看到了曙光一样,全都两眼发亮地盯着乔远,若能省下一半的炭火钱,省上两冬,这炉子的钱也就回本了。

    乔远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那请各位移步随我去西屋一看。”

    乍看西屋的炉子和东屋的没什么不同,兴许是屋内人多又刚从东屋过来的缘故,众人甚至都没觉得这取暖比东屋差到哪里去。

    乔远让郑辛打开炉口的盖子,给大家做了讲解,“这烧蜂窝煤的炉子实际就比东屋的多了个内胆,这内胆是可以拆装的,若是想烧煤炭和柴火就拆下来,若是想烧蜂窝煤就需要装上。”

    嘴快的道:“怪不得叫蜂窝煤,窟窿一个个的,这耐烧吗?”

    乔远耐心解释,“我们试用过,一次放三块煤球,风门全敞开可烧两个时辰,风门半敞可烧三个时辰,若是微敞那便更久,只是取暖自然是没有全敞开好的。”

    众人皆明白这个道理,不禁问了:“这蜂窝煤怎么卖?”

    “一块蜂窝煤售价八分,送货上门,大家可根据自家冬日的取暖情况,自己算算这笔账。寻常人家节省些,一日大约需要烧八块,合六文四分钱;若是烧炭,一日怕远不止这些钱。”

    有人不差钱体验了这新式炉子的好处后当场就下了单,有人犹豫过后咬咬牙也买了,有人心动但还想继续观望一下其他人的使用效果怎么样。

    但尽管如此,几天下来,铺子里的订单也排到了年底,后来的人都订不到了,只能预先订明年的了

    云水县城掀起了一股热潮。

    近日,每每在街上看见俞家铁铺派去安装炉子的人,便有一大堆人乌泱泱地跟着去看,主人家觉得面上有光,大多也欣然准许。

    这便使得新式炉子的美名传得更广,几乎云水县城人人都知俞家铁铺造了一种新炉子,不仅取暖效果好还省钱。

    市场上供不应求,便催生了二道贩子,其他几家铁铺也纷纷表示自己家也可以造出这种新式炉子,售价甚至比俞家铁铺更低。

    不差钱想立刻用上的便被这几家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