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33. 第三十三章(加更) 借文清辞的眼睛,……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33. 第三十三章(加更) 借文清辞的眼睛,……(第1/5页)

    三日后,船过险滩,河道豁然开阔。

    南巡第一站登诚府到了。

    这里原本就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殷川大运河修成后,更是发展迅速,一跃成为江南重镇,为当今圣上的骄傲所在。

    到达当日,皇帝便乘马车,四处巡游起来。

    对运河重镇登诚府的百姓而言,谢钊临绝对是个做实事的好皇帝。

    卫朝民风开放,这一路上百姓掷花欢呼,将气氛衬得无比热闹。

    皇帝不禁龙颜大悦,就连头疼的症状,都有所缓解。

    “……陛下您看,我们登诚府的粮食,就是在这个港口装船运往各地的,”登诚知府四指并拢,一脸堆笑地朝皇帝介绍着前方的景象,“眼前的这些商船,就是准备去往雍都的。”

    以翰林身份随行的文清辞,就站在皇帝身后不远处。

    他也顺着知府所指的方向,朝河道上看了过去。

    殷川大运河宽阔的河道上全是满载的货船。

    入眼一番百舸争流的热闹场景。

    见状,皇帝颇为欣慰地笑了起来。

    但他身后的文清辞,却忍不住在心底里吐槽……

    自己上辈子生活的小城,和登诚府的气候很像。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文清辞好歹了解一点水稻的生长周期。

    现在不过是初夏,距离早稻收割的季节都早,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商船争先恐后运送米稻的场景?

    眼前的一切,都是这个知府在给皇帝做戏。

    而谢钊临本人,也乐在其中。

    身为皇帝,“好大喜功”这一点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就在文清辞发呆的功夫,登诚知府的话题,不知怎的就从商船,转到了前几天的事情上。

    “……二皇子不但将南巡之事安排妥帖,甚至还想到了纤夫,给他们分送了药物,”登诚知府语气略为夸张地夸奖道,“这可真是年少有为啊!”

    卫朝上下都知道,二皇子自小受宠,是几个皇子内最有可能被册封太子的。

    因此这个登诚知府也跟风抱起了他的大.腿。

    皇帝脸上表情不变:“的确如此……”

    按惯例,皇帝巡游的时候,皇后应时刻随行。

    由于本朝还没有立皇后,皇帝身边的人,便换成了兰妃。

    听到这里,一直没有说话的她也一脸欣慰地笑着点头:“二皇子的确有几分陛下年轻时的风采。”

    皇帝脸上的表情,忽然僵了一瞬。

    要不是文清辞一直在背后默默地观察他,或许也会错过这一刹那的变化。

    “爱妃也这样觉得?”他忽然转身,有些突兀地问。

    兰妃不由一顿,接着忙笑答:“如此细心、体恤下属,可不是有陛下年轻时的样子吗?”

    皇帝眯着眼睛,朝运河上看去,末了缓缓念道:“是有,是有……”

    他的声音略微沙哑,将全部的情绪,都藏在了其中。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说二皇子有皇帝年轻时的风采,但却是兰妃头一回这么说。

    和朝堂上这群人不同。

    兰妃与皇帝,早在他还是肃州王世子的时候,便已经认识了。

    假如兰妃都这样说了,那么是不是证明……谢观止和自己年轻时的样子,真有几分相似?

    想到这里,皇帝忽然头疼起来。

    他伸手用力按了按太阳穴,接着便吞下芙旋花丹转身说:“好了,运河风大,朕头有些疼,去别处歇着吧。”

    闻言,众人连忙称是,并一道向河岸不远处的高台走去。

    转身的那一刻,兰妃不由默默地松了一口气。

    并与走在队伍最后方的谢不逢,匆匆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方才那番话,都是少年教她这样说的。

    此前兰妃不懂谢不逢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但在她将这句话说出口后,皇帝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忌惮,似乎令她明白了过来。

    谢不逢在借自己之口,让皇帝与二皇子之间生出间隙。

    兰妃的脚步不由顿了一下。

    ……自己这个儿子,似乎总能摸准皇帝那些不为人知,难以捕捉的负面心思。

    想到这里,她的手心不由冒出了一点冷汗。

    虽是自己亲身的骨肉,但有的时候,兰妃竟然也会害怕谢不逢。

    他那双眼睛,似乎能看穿一切、讥讽万物。

    只有在太医身边,才会像个普通少年……

    登诚府盛产鱼鲜,其中鲥鱼更是一绝,为历朝历代的纳贡之物。

    今日午宴的重头戏就是它。

    文清辞上一世的时候,喜欢研究做菜。

    但鲥鱼处理起来太过麻烦,他也从没有尝试过。

    所以从到登诚府起,他便期待这日的午宴。

    一身浅蓝罗裙的侍女,将秘色瓷盘端了上来。

    登诚府菜重鲜,鱼也是清蒸的。

    唯一特殊之处是,早在上菜之前,便由人用专门的镊子,一根根将鱼刺拔了出来。

    文清辞拿起筷子,还没来得及尝,忽然被皇帝的话所打断。

    殷川大运河修成已有近二十年,期间清过三次淤,转眼就要清第四次了。

    方才皇帝一直在与相关官.员说这件事。

    说着说着,不知怎的忽然提起了二皇子。

    “观止,运河清淤一事,你可有想法?”

    宴上所有人都停箸,朝这边看了过来。

    但还没等二皇子回答,皇帝像是这才想起此时还在午宴般笑着摆手说:“算了,宴上暂且先不说这件事,你好好想想,过上一阵子,直接写成小卷给朕看。”

    皇帝的语气里,满是对儿子的期许。

    像是已经将他当做储君看待。

    但桌案下不断轻点的手指,却将他并不平静的心情暴露了出来。

    语毕,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皇帝身上重金属中毒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缓解。

    但文清辞的药,治标不治本。

    焦虑与不稳定的情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引爆。

    谢观止的优秀,和众人对他的追捧,无疑加快了这一进度。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多想皇帝的话,所有人都理所应当地以为,二皇子继承大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慧妃也忍不住凑过来,叮嘱谢观止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为了这次南巡,登诚府特意修建了一座行宫。

    宴罢,皇帝回去休息,其余人则自行在行宫内赏游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