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崽他有皇位要继承》 17、第 17 章(第2/2页)
家境好些的婆家,下得去手买织机,往后也跟慧娘一样,能攒下不少钱来呢。”
心里想的是:慧娘织布手艺是好,不过那架织机太贵,得织多少布才能回来织机的钱?更何况这手艺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村里人羡慕的是赵家男娃们可以去县里找活计,小小年纪就去县里见了世面,长大了指定是精明人。
大金他们去县里找活计,找得着能往家里拿银钱。找不着也没事,带些粮食放县里,有他们爷奶看顾,晚上又有睡的地,除了家里少了干活的人,其他也没啥。
谁叫人家姑姑在县城有落脚的地呢?对这种娃儿能出去奔前程的事,村里人多数还是要酸一下的。
也有说赵家心大的,家里娃儿一个不拉全送出门了,万一有啥事,这离得又远,当爹娘的不心疼啊?
旁边就有人反驳,人家爷奶和姑姑都在县城呢,又不是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再说了,赵家兄弟每旬还去趟县城送草纸呢……
*
赵明月七月转了班,准备考童生了。宝玉两兄弟幽怨的眼神,持续了一个月。
赵明月被迫跟他们拜了把子,三人一起发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宝玉两兄弟才原谅了赵明月抛弃同窗的罪过。
赵明月也对两兄弟的学业进度提出了要求,洋洋自得道:“两位弟弟再不勤学苦读,过两年兄弟我就要考童生去了。之后就要去府城进学,考秀才,中举人。到时候咱们三兄弟天各一方,怕是想见一面都难了。”
胡佳玉不乐意:“我俩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娘也只让我学些字,会算数,长大了能接家里的铺子就成。”
张佳宝窃喜:“明月你要中了举人,我就是举人的哥哥,还考啥考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呐!”
赵明月无语:“你俩又不是脑子不好使,怎么就不行了?”
两兄弟是不会承认自己脑子不好使的,才一年就被赵明月落下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得劲。
都怪自己太贪玩,明月太勤奋。
因着赵明月太卷,两兄弟也比之前认真了不少,李夫子都夸了。
两兄弟家一个在县里开着布庄,一个开粮店,都是县里的地头蛇,家里人平日里没少听两兄弟夸自个的拜把子兄弟。
这么一个聪慧又刻苦的娃,带着自家不成器的也跟着好好学习了,做家长的心里自然对赵明月喜欢得很。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