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他有皇位要继承: 22、第 2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崽他有皇位要继承》 22、第 22 章(第1/2页)

    两位夫子买了布匹和面脂,除了数量,花色什么的都一模一样,赵明月觉着,两位夫子的关系应该比看起来好多了。

    三个成亲了的同窗,有两位买了布,一位买了面脂,布匹很明显是给家里长辈买的。

    看三人不时看向颜色鲜亮布匹的眼神,赵明月知道他们也想给妻子儿女买,不过最后都算了。

    年轻人还靠着家里的供养读书,和夫子这种已经撑起一个家的人,在花银子上自然是不同的。

    赵明月挑着鲜亮的颜色买了布和口脂,面脂。大银要嫁人,大金要相看媳妇,这些布都用得着。

    口脂和面脂她买回去让家里人试试,看看跟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同,明年来府城可以看粉脂铺收不收。

    大伙都没想到她小小一个,带着这么多银钱。赵明月不好意思的笑笑,冬日里几个月的分红都攒着没花,这次都带过来了,还没花完呢。

    第一天买了东西,也逛了主街。第二天两位夫子带着他们去看府城的南山书院,若是中了童生,可以继续在县城学习,也可以到南山书院进学。

    一般家资不丰的学生会选择留在县城,有些家底的则是来南山书院。书院里教导童生的夫子多数是秀才,也有举人会来讲课。教导秀才和举人的夫子基本上都是进士。

    王通还问了一句,“为何都中进士了,还不去选官呢?”

    李夫子便笑道:“同进士也是进士,也不是所有的进士都想去当官的,也有些当了官之后,发现自己更合适当夫子。”

    王通不懂,小声嘀咕,“辛辛苦苦读那么多年书,不当官儿多亏呀!”

    赵明月理解,自古学校大佬多。学问好的不一定就适合当官。况且在书院当夫子拿到的钱财不一定就比当官少,除非想当贪官。

    除了能享受桃李满天下的乐趣,当夫子的年头久了,人脉也不缺。衣食无忧,悠哉悠哉的日子不要太美好。

    她要是个男的,第一职业就选夫子。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舒适,工作氛围好,衣食无忧还有成就感。

    书院的束脩每年三两银子,再加上在府城的吃住,一年的花费不少。若是直接吃住在书院,一年则需十两银子。

    赵明月心里有了紧迫感,她来府城进学,肯定是不能住宿的,娘必定是要跟着。外祖母外祖父应该也会一起过来,家里要是做什么营生,最好也来几个金。

    租院子是一大笔钱,她的束脩和笔墨纸砚花费也小不了,还有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如此家里这两年攒下来的三十两银子,怕是用不了一年就能花完。

    至于具体做什么买卖,还得到时候打探清楚了才好定。方子,点子赵明月都不缺,只是要不引人注意,还得能挣银钱,就得好好考察了。

    第三天没有出门,大家都在客栈休息。一是明日一早就能出榜了,今天心里多少都开始忐忑。二是知道了结果就要启程回去了,想想来时路上的疲累,今天也不想出门了。

    赵明月自认答得还成,只府试一样是没分数,有名额,看排名的。她不知道其他人的水平,自然也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被取中。若是没中,明年还得一来一回,想想就灰蒙蒙。

    第二日天不亮王通就起来了,在屋里踱来踱去,等其他人都起了,一起去看榜。天蒙蒙亮,所有人都起了,赵明月瞅了瞅,三个考生都挂着大大的黑眼圈,两位夫子面色也比前两天严肃。

    他们一大早出发也没抢到个好位置。

    两边茶楼上都坐满了人,放榜的墙壁前人挤人,赵明月看看自己的小身板,麻溜的跟在夫子身后。

    三个年轻力不算壮的考生挤进人群,王通还挺有同窗情的嘱咐赵明月跟好夫子,赵明月的名次他会仔细看的。

    府试参考的人数有三百多,取前三十,里面不乏像王通这样考了几次的人,赵明月忽的又对自己没那么自信了。

    *

    回客栈,取了行李,上了牛车,赵明月还有点恍惚,自己这就是童生了?

    王通满面通红的从人群中挤出来,对她大声喊,“赵明月,你中了,第十名!”的时候,周遭的嘈杂一瞬间远去,那声音很响亮,又不大真切。

    等王通跑到夫子面前,咧着嘴说道,“明月中了第十名,学生是二十七名,险险通过”时,李夫子还揉了揉她脑袋。

    虽然知道一个小小的童生微不足道,之后还有几场更重要的考试等着自己,但中了童生还是好高兴啊!

    赵明月已经开始想,回家宣布这个好消息时,娘和外祖母多半会喜极而泣,外祖父可能会拿出私房钱买肉吃?

    恍惚一阵,风一吹,赵明月镇定下来,这只是第一步呢,后面还有许多的关卡等着她去越过呢。

    张夫子那边也有一个考生取中了,四人一起来的,只有一人没中。

    张夫子难得的安慰那名考生:“王通和孙杨这都是第三次来考,你才第一次,不中很正常,明年再来考就是了。”

    唯一的落榜生李三月,这会也从失落中回过神来,恭喜取中的三人。到赵明月时,明显顿了几瞬,这位也是第一次考呢,年纪还不到自己的一半儿。

    算了算了,张夫子早私下告诫过他们了,赵明月这样的,一个县城百年也出不来一个,千万别瞎攀比。

    同来的文书也喜滋滋的,甭管在府城的那两个有没有中,这一次中三,也是几年没有的好成绩了。

    平江府下一共十个县城,每年各县城府试能过两,就算是挺好的成绩了。

    中一个或挂零的县城每年也有几个,毕竟县城的学童数量和夫子的教学水平,都同府城差得远了,一个府城能顶十个县城。

    文书慈爱的目光不时扫过赵明月,这可是个小神童啊!不到八岁的年纪就中了童生,名次还靠前,再过两年,妥妥的秀才啊!

    原以为是去涨经验的,没想到是三人中成绩最好的。要是这几年就能中秀才,那这一个就够县令大人显摆说道的了,天上掉下来的政绩呀。

    好不容易挨过两天,第三天傍晚看到熟悉的破烂城墙时,赵明月都激动了。

    出来十多天,好像隔了几个月。这还是她和娘头一次分开,还这么久,她娘心里肯定担心死了。

    “明月,明月,外祖父在这里。”还没到城门口,就听到了赵发财的喊声。

    守门的小吏认识县衙的文书和两位夫子,他们牛车都没下,直接进了城。

    赵明月脆脆的叫了声外祖父,文书立马满脸笑容的恭喜赵发财,养了个好孙子。

    赵发财咧开嘴合不拢,和文书客套,“明月小人儿一个,当不得夸,都是李夫子教导有方。”

    文书和张夫子他们是一个方向的,索性拿了行李去另一个牛车上挤。几人互相道别,李夫子招呼着赵发财也上了牛车,先送赵明月回去。

    赵发财坐赵明月身边,自认为小声,其实大家都能听到,“明月,你真中童生啦?”

    他还有点不敢相信,明月也没像别人家书生那样,整日不出房门的苦读啊?

    明月她看一会书,就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