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 第152章 死了(第1/2页)
饺子是谢箐半个月前包的,普普通通的白菜猪肉馅,饺子皮劲道,肉馅鲜香。
搭配着酱油蒜蘸碟,香而不腻。
檀易和柴煜都饿了,不到十分钟就把热腾腾的饺子解决完了。
檀易吃了几个蛤蜊,问柴煜:“翔安的项目,谁是最后的赢家?”
柴煜道:“圣安地产。”
“圣安。”檀易想了想,“我没听说过,如果是新公司,就很值得重视一下了。我说的是贲家的案子。”
“规模不大,但不能算新公司。”柴煜用小叉子拉出一只海螺,“圣安承担过好几个城市的古城古镇改造项目,在古典建筑这一块做得非常成功。”
檀易道:“翔安县找这样的公司承担这样的项目自然是合适的,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做这样的打算……”
他的话戛然而止了。
因为两个混混儿的失踪,历山县局和他们都认定贲家的死是两个混混所为。
当时,由县局申请了通缉令,贲家的案子便告一段落了。
那么,贲家的地产公司到底有没有参与古城改造的想法呢,如果有,他们和翔安县的相关方面表达过吗?
檀易下意识地拿起了电话。
柴煜道:“行啦,这都几点了,你不休息人家还不休息?”
檀易迟疑片刻,还是把电话拨了过去……
柴煜恨铁不成钢,把海螺叉到嘴里,狠狠地咀嚼了两下。
“你好,请问参与调查贲长富一案的干警在吗?”
“我是市局檀易。”
“你好,我想问问,你们落实过贲长富与翔安古城改造项目的关系吗?”
“哦……哦……好的,谢谢,再见。”
檀易挂断了电话。
柴煜道:“对方一定说落实了,答案是贲长富与翔安古城改造项目关系不大,双方只是接触了一下。”
檀易淡淡一笑,“这种小把戏肯定瞒不过你。”
黎可道:“什么意思?”
柴煜道:“自个儿想去。”
黎可朝谢箐扁了扁嘴,又摇了摇头,随即笑道:“我明白了。”
谢箐给她叉出一只海螺,“明白就好。”
贲长富一案,凶手在逃,犯罪动机不明。
作为项目负责人,说话必须谨慎,能否认的绝不会承认,以免沾一身屎尿。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黎可道:“古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呵呵呵……”柴煜和檀易一起笑了起来。
柴煜道:“小丫头还挺记仇。”
黎可笑嘻嘻,“实话实说而已。”
柴煜举起啤酒杯,“好,咱们为实话实说干一杯。”
四人把酒杯一碰,一人喝了一小口。
柴煜又道:“老檀是警察,肯定要为民做主的。采访一下,通过这通电话,你发现了什么?”
檀易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发现我的官虽然不大,但在为民做主这件事上比你强多了。”
“滚蛋!”柴煜把海螺壳砸在他的盘子里。
几滴汁水溅出来,檀易向后一躲,避开了。
他从谢箐手里接过纸巾,认真把汁水擦干净,“贲长富接触过项目,就证明恶意的商业竞争并非空穴来风,这件事值得我们关注一下。”
柴煜道:“关注什么?”
檀易道:“无可奉告。”
柴煜:“……”
谢箐笑了起来,看两个大男人打嘴仗也很有趣。
不过,她赞成檀易的意见,如果贲长富的案子还没有破,翔安的工程确实值得关注。
至于关注什么。
首先,圣安地产是最大的赢家,得到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其次,看看竞标失败的公司,负责人有没有异常。
——买/凶杀/人,花费一定不小,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想查,一定能发现端倪。
柴煜道:“懒得理你,我和小谢小黎喝酒。”
檀易便也罢了。
大家喝啤酒吃海鲜,四十分钟后结束了战斗。
总共没几个碗筷,柴煜帮着把碗送到水池里,就去沙发上躺着了。
三人从厨房出来时,他已经响起了鼾声。
檀易道:“领导出差,秘书最累,他这是真困了。”
谢箐去衣帽间取来一床闲置的被子,刚一出来就被赶过来的檀易拿了过去。
他说道:“还是我来吧。”
谢箐看看空了的手,挑了挑眉,直接往楼上去了。
卧室没开灯。
黎可举着望远镜坐在窗前,听到脚步声,她头也不回地说道:“箐箐,对方不开灯,咱们能起到作用的时段几乎仅限于刚下班的那段时间啊。”
谢箐走到她身边,拿来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能看到的几栋楼的后窗大多黑着,什么都看不见。
她说道:“监视咱们的人不会开灯的,我们下去吧,做点儿别的事。”
二人下了楼。
檀易坐在餐桌前,正在思考着什么。
谢箐道:“檀队,能不能弄到夜视仪?”
檀易点点头,“明天下午就送过来了,我们今天先看这些资料。”
原来已经想到了。
谢箐笑道:“那太好了。”
黎可拿起一份名单,看了一行,奇道:“不是安海的?”
檀易道:“这份材料不好拿到局里去,就辛苦你了。”
黎可面容一肃,“檀队放心,我嘴严着呢。”
檀易点点头,“检索时务必仔细,一定不要有任何遗漏。”
黎可欲言又止。
谢箐道:“sqn案的团伙在其他地方也犯过案,我们怀疑这些名单上有潜在的团伙成员。”
黎可直言不讳道:“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在专案组的会上公布出来呢,大家一起,说不定能找到……呃,哈哈,算我没说吧,太幼稚了。”
她搓了搓小脸,试图缓解尴尬。
檀易道:“不是你幼稚。只是有些事不方便说,有些工作不好公开做,所以,就让你们受累了。”
黎可重重点头,“檀队不必客气,我不累。”
檀易把其中一摞三等分,“现在,我们先找蒋市长的父亲蒋秋荣,他在第十九集团军十四师五旅。”
黎可问:“我记得沈市长的父亲也在这支部队,他们是一起的吗?”
檀易道:“沈市长的父亲在□□年的一场战事中身受重伤,之后就退下来了,蒋市长的父亲是后调到这个部队的,他们同一个旅,但不在同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