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53. 第 53 章 准备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53. 第 53 章 准备(第2/3页)

 两只郎往屋里搬粮食,徐秀越就在房里转了转。

    这是一套一进的屋子,说白了就是一个院子外加两间屋,看起来许久未曾有人居住,两间房子落满了灰尘。

    院子也十分狭小,更像是前世那种平房里的小天井,但它也有好处,就是墙高。

    大门是厚厚的木板,里面两间小屋的门竟然也是木板门。

    也不知道房主这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徐秀越只是在里面待了这一会,就感觉自己像是入了牢笼,连灵魂都困在了这一番小天地。

    不舒服的很。

    想必也是这个原因,导致这家的房子一直没租出去,才会落了灰尘。

    不过暂时用来存放粮食,却是绝佳之处。

    两只郎力气大,这一会功夫就将粮食搬进了屋里,何三郎拍拍手上的灰尘,这才问道:“娘,咱们咋不把粮食放家里,也方便看着。”

    徐秀越看向他,好笑道:“这都搬完了,怎么才想起来问?”

    何三郎咧嘴笑:“娘吩咐肯定有娘的道理,咱先做了再问,免得耽误事。”

    徐秀越笑了,感觉这些日子的肉没白投喂,想了想才道:“若是带一车粮食回去,难免被人看到。

    如今村里还没定下要不要买粮食,若是没有屯粮,来日里连绵大雨一下,肯定有心慌的村里人想到咱家。

    若是要咱家接济,或是买咱的粮食,你说咱们卖不卖?”

    何大郎何三郎对视了一眼,明白了徐秀越的意思。

    要是想抢他们的粮食,那肯定不行,可若是村里人舍了面子要买或是赊些米粮,都是同族,又还未到真正荒灾的节骨眼,他们给还是不给?

    徐秀越看他们明白了,接着道:“娘本来想着或许咱们能来镇上避难,现在看是不行了,咱们早晚都要早他们一步出去避灾,若是到时拉着一车粮食,太过扎眼。

    镇里来往的人多,咱们稍做掩饰,从镇上直接出发上大路,也安全一些。”

    也就是说,这次洪灾,徐秀越打定主意要远迁,如果只是去山上避难,一是她算出的凶卦至今还未勘破,二是随后的瘟疫、灾荒,都会接踵而至,到时候再逃荒,就难吃饱饭了。

    何大郎皱了下眉:“娘是说,咱们要离村?”

    之前他娘只说要屯粮躲灾,如今听这意思,却更像是迁徙到很远的地方?

    徐秀越点头:“咱们肯定是要走的,将来……回不回来要不一定。”

    何大郎的表情有些黯然。

    故土难离,徐秀越明白,只不过这场灾难她到如今还没有完全勘破,为了确保自己的性命,她打定主意要往远处走了。

    当然,如果家里人有谁不愿意离开,树大分枝,粮食银钱分给他们一部分就是。

    只是何大郎没再说什么,徐秀越也不会主动提,伤感情。

    很快何二郎跟何四郎也回来了,他们一人背了个大篮子,徐秀越掀开盖在上面的棉布,何二郎那篮子是一些耐放的调料、盐,甚至细心地买了许多水囊。

    不爱说话的崽需要多表扬,于是徐秀越专门看了看那些水囊,点头赞道:“还是二郎细心。”

    何二郎抿唇,没说什么,不过表情看上去放松许多。

    徐秀越看向何四郎。

    何四郎那篮子里,竟然是几身蓑衣和油纸伞。

    何四郎抬了抬下巴,明显觉得自己思虑周全的样子,很是骄傲道:“儿子想,咱们在路上的几日,说不定还要下雨。”

    徐秀越这才想起这茬,当即夸赞道:“四郎想的真周全。”

    何四郎唇角勾起个浅浅的弧度。

    几人将东西放好,留下何大郎看门,先赶着牛车去卖牲口的地方,花了三钱银子给牛车装了个高高的车棚,这才回村。

    他们到家的时候,何家几个儿媳妇正忙的热火朝天。

    徐氏拿着菜刀咔咔切着各种蔬菜,张氏在洗他们装肉用的坛子,就连一向偷懒的田氏,都拿了块白色棉布擦着坛子里外的水份。

    三人忙活的起劲,看见徐秀越他们回来也只是招呼了一声,又忙活自己手头的事去了。

    徐秀越将驴子牵到牲口棚里,喂了它几口草料又摸了摸沟通感情,这才走到院里,问徐氏道:“你们这是要干啥?”

    徐氏手下不停,看了眼正在忙活的田氏,这才模糊道:“娘不是说……就是要那个吗,我就寻思咱们既然……既然都做这些了……

    那不如把地里的菜收了,腌成咸菜,好拿好吃,也省得白瞎了咱的菜。”

    听见声音却听不懂的田氏一脸郁闷,擦坛子的手越发使劲了。

    徐秀越却惊喜了,她都没想到还能准备点小咸菜。

    想想细心的何二郎何四郎,准备妥帖的徐氏,还有干活麻利的大郎三郎,做饭好吃的张氏,徐秀越觉得,她离躺平的日子不远了。

    夸,得大大的夸。

    “真是个好办法,多亏你想到了,才省得浪费了咱辛苦种的菜,娘倒不知道你还有这手艺,厉害!”

    徐氏得了夸赞,脸上也是浮起一抹笑,道:“我哪有这本事,是二弟妹会做。”

    徐秀越看向一个劲干活的张氏,张氏也不知道害羞还是什么,没抬头看她。

    那也得夸。

    夸是提高生产力的最佳办法。

    夸是走向咸鱼生活的最短途径。

    “要说手艺,还得是咱家二儿媳妇,家里没有你娘都得少吃两碗饭,这咸菜腌出来一准好吃!”

    “哪、哪有娘说的这么夸张……”

    张氏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刷坛子的动作又快了两分。

    今日份夸夸任务完成,事情也都安排好了,徐秀越准备回屋歇会,谁知何四郎跟了进来,面色严肃道:

    “娘,院试,我不打算去了。”

    徐秀越有些差异,要知道何四郎一直对考功名这事十分上心,怎得忽然要放弃?

    似是察觉道徐秀越的疑问,何四郎抿唇道:“功名虽然重要,但性命更重要,既然娘说将有洪灾,不若咱们早日启程,以免意外。”

    徐秀越有些吃惊,当初那个生母生死一线,也生怕耽误自己读书,只会带回来一条“让她往好处想”的何四郎,如今竟然愿意为了家人损害自己的利益。

    这是啥时候变的?

    也或许何四郎只是关心自己的生死,其他人都是顺带的,至少他能够对功名一事不再那么执着,也是一件好事。

    早走,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徐秀越想了想道:“离你院试也不过还有半月,你可有把握得中?”

    何四郎垂眸,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徐秀越看他纠结,便继续道:“依我所算,洪灾还有些日子,若你能考中秀才,咱们多等些时日也来得及,有个秀才功名,咱们行走也方便些。”

    据徐秀越观察,这里的科举跟前世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