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68. 第 68 章 安排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68. 第 68 章 安排(第2/3页)

饭吃,周围的灾民就只能咽着口水在旁边看吃播。

    其实长时间饥饿之后不宜进食的太饱,伤胃,但这群灾民吃的饱了,才更容易保命,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提高士气。

    让其他灾民看看,只要跟着县太爷干,就有饱饭吃,有好饭吃!

    让他们习惯性地拥护上面的安排,才方便日后的安排管理。

    吃过饭,又休息了一盏茶的功夫,衙役们便带着他们,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往城东去了。

    他们走后不久,徐秀越三人又去了县城北门,几乎是同样的操作,有一组衙役从这边出发,往今早定好的地方去了。

    快要晚饭时,城门外的粥棚开始烧火,灾民们瞬间激动起来,不过这一次,却没有推搡,十分迅速的排好了队。

    这次排队的人,比上午又多了许多。

    而在此时,县城的城门在关闭许久之后,终于试探着缓缓打开,一辆牛车载着几麻袋粮食从中缓步走出,在众人如饿狼般的眼神中,穿过了灾民聚集区,往远处走了。

    灾民中有人一想就知道,这是给干活的人运去的粮食。

    仅仅四十个人,却能分吃这么多粮食。

    一时间不甘、悔恨、嫉妒充斥心头,可在此时,熬粥的官兵拿勺子敲了敲锅,喊了一嗓子:“有会烧火的吗?来一个搭把手,给稠的!”

    有个机灵的少年瞬间冲了过去,慢他一步的男人却直接将他推开,讨好地朝官兵道:“官爷,我会。”

    官兵打量他一眼,又看了看坐倒在地上红了眼眶的少年,“啧”了声道:“你会不会的,咱也没办法,上面说了,只要能干活,先到先得,甭管女人还是娃娃,都要。”

    少年眼中瞬间燃起希望。

    “这……”男人看眼地上的少年,鄙夷道,“他这么大的娃子能干啥?您找我,我肯定给您干好!”

    官兵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去去去,说了这是上面的安排,你别忘了上午那几个汉子怎么死的。”

    这话吓得那人打了一个哆嗦,少年则是机灵的就地磕了个头,喊了声“谢大人”,就麻利的给炉子加柴去了。

    男人只得愤愤离开。

    翌日一早的粥,直接换成了灾民熬,灾民发,而官兵只负责巡视,很快就有了偏袒熟人的灾民,关系好的盛的稠一点,关系差的,直接给一层米汤。

    有人告到了官兵处,官兵丝毫不见气愤诧异,而是平静地走到徇私的灾民身侧,朗声道:

    “县太爷有令,凡干活不认真,偏私、受贿者,剥夺职位,罚三日凡事,且县里无论再有任何安排,永不录用。”

    这一下,直接将分粥的灾民吓得昏死过去。

    尝过饥饿滋味的人,最怕饿。

    乱世用重典,当初徐秀越也是犹豫了下,才否决了许县令提出的杀无赦的政令。

    若是不论何错都先杀,有可能引起灾民恐慌不说,也不利于分清错误大小,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规则得有,简单粗暴不可。

    对于灾民来说,好不容易吃上了热饭,再挨饿三日简直是人间酷刑,最后加上剥夺干活资格,也就再没有了吃饱饭的机会。

    最终,三人定下了这样的法令。

    最初换灾民施粥做活时,就有官兵朗读过县令大人颁布的临时法令,纸张也张贴在了城墙上。

    只是不知道是过了几日忘了的缘故,还是这些掌握一定权利的灾民膨胀了,这么快就有了以身试法之人。

    这件事后,法令改成了每日早粥前由官兵朗读一遍。

    翌日,有识字的男人见官兵又走到了路中央,立刻从领粥的队伍中跑出,跑到官兵身边讨好道:

    “官爷,这种事怎么好劳烦您,小的不才,识些字,您看让小的来宣读县老爷的政令可行?”

    官兵上下看了他一眼,点头道:“行,也给你一碗稠的。”

    “谢谢大人!”

    “咳咳,第一条,凡抢夺他人、故意闹事、伤人者,杀!

    第一条,凡……”

    一共十多条的政令,连读了三天,灾民们听的耳朵都要长茧子的时候,外出做活的人终于赶回来了。

    他们一个人都没少,所有人都弄的满身泥土,但脸色却比之前红晕许多,回来的路上也没有掉队的了,很显然,他们这几天,吃的很好。

    城下的灾民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因着另外两个城门外没有灾民,等这两组干活的灾民回来不久,就又被派去堵另外两个方向的道路。

    至于为什么不同时派人去,主要是考虑到另外两边并不紧急,从东门北门调人过去,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灾民的身体条件太差了,怕有人撑不住死在路上。

    于是便决定先紧着东门和北门做,等灾民养的身体好些了,再派过去。

    此时,徐秀越正再县衙内跟许县令几人商量着具体该如何安置灾民。

    人闲久了,又吃饱了,就容易出事,一味施粥养着灾民并不是办法,如今路都堵上了,遣返也不可能,只能就地安顿,实现可持续发展。

    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垦荒地了。

    许县令犯了愁:“不瞒仙姑说,咱们县的地倒是肥沃,但是咱们县是个小县,周围一共也没几个村子。

    而且四周多山,光是平地就难找,能开垦的怕是都被村民开垦完了,实在不好安顿。”

    其实意思很简单,如今的人口,超出了这个小县城的固有土地承载力。

    在不与外界通路的情况下,也缺失了间接致富比如做生意赚钱买粮这样的方法。

    徐秀越此时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梯田。

    那边许县令还在发愁:“女人倒是好说,村里娶不上老婆的闲汉多了去了,就是又来了这么一批光棍,不好安排。”

    徐秀越:……

    徐秀越不想听许县令再瞎扯,便打断道:“许县令可知道开垦梯田的法子?”

    许县令摇了摇头,林修为倒是听说过:“可是南边的法子?”

    徐秀越不知道这个朝代梯田起于哪里,只是道:“既然咱们这山多,不如就找缓坡,人工做成一节一节的,用来种地。

    虽然产量定然会低一点,好歹能让这些人自食其力。”

    两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暂定了这个方案,只是需要先找到合适开垦的位置。

    于是林修为又拿来本县的舆图,找出了几个缓坡的位置,徐秀越掐算着选了四个小吉和一个大吉的位置,算是初步确定了,不曾想,这边刚确定,那边许县令一拍脑袋,指着一处地方道:

    “哎呀,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忘了还有这处,就在这片山中,有一块特别大的平地,原先是赵家村的地方。

    可惜那边翻过山就是个山匪老窝,几年前被屠村之后,就再没人居住了。

    仙姑您看,将一部分灾民安置在此处可好?”

    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