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74. 第 74 章 粮食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74. 第 74 章 粮食(第1/2页)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存粮不足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等秋收之后,灾民们虽然不用交税,好歹可以自给自足,原先用于救急灾民的税粮,就可以用于其他开销。

    另外,脱离府城控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收上来的税款,也同样不用向上运输。

    怕就怕,需要救灾粮食的时候,府城装死,到收税的时候就原地复活了。

    若是到那时候县里还没有足够谈判的武力条件,那也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这就成了个恶性循环圈,若是现在不能囤积足够的粮食,建立军队拥有一定话语权,将来就会被抽调税款,便更没有粮食发展自己了。

    除非打个长期战。

    然而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又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留给他们发展壮大?

    要组建军队,第一个征兵就得花钱,军饷上面不播了,这一笔就得县里出。

    打铁做武器也要钱,官兵吃的粮食,更是如今有钱都不好弄到的。

    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徐秀越想了想道:“待秋收之后,粮食什么的就有了,而且咱们就算屯兵,兵也得分两种,一种职业当兵的,每日训练即可。

    另一种为农兵,训练量小,农忙的时候就要种军田,种出来的粮食则充做军粮,不过平日里可以领取一些军饷贴补家用。

    不然单养着这么些人,就是个大缺口。”

    许县令点头称是,不过这是日后的安排,启动资金还未曾到位。

    林修为犹豫过后,才道:“实不相瞒,我林家在县里是有粮食铺子的,不过我底下也要养着一群人,不能掏空家底用作军粮。

    而且……

    虽说我林家生意做的大,可咱们县里却不止我一家有屯粮,征兵守卫的也不止我林家一家,若是只让我家出粮,学生觉得大为不公。”

    林修为这是给许县令提出了一个思路,那就是薅羊毛,薅大户人家的羊毛,同样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羊毛不能逮着他一个人薅。

    许县令捋了捋胡子,犹豫道:“我知林少爷深明大义,自然也不会让林少爷吃这种大亏,不过……

    忽然要从那些人手中拿粮食,恐怕他们不肯吧?

    他们各个都养着家丁的,别闹不好,咱们自己先生了民变。”

    许县令的顾虑也是在理的,虽说如今县里有难,出粮食也是保护这些大户自己,但是谁捏在手里的银子又能那么大公无私毫无怨言地捐出去呢?

    再说人家早就交了税的,如今又要人家出钱出粮,也不是特别占理。

    另一个原因就是,县里的武备力量几乎没多少,少了朝廷的威慑力,许县令也怕逼的狠了他们直接干架。

    许县令一说,林修为也陷入了沉思中。

    徐秀越也在思考。

    一般没钱没势的人想从别人手中搞到钱,无非就是两条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或是利用感情,画个大饼,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投资,或是将他们堵到墙角,用一些理由,逼迫他们上贡。

    前者为上策,因为它得民心,后者为下策,虽然卑鄙但有用。

    留仙县出铁矿的事,虽然已经告知知情人不要声张,但是那片山脉不远处就有村民居住,而且县城太小,一旦招工开采,必然瞒不过县里有些人脉的富户。

    或许可以内松外紧,总归县里往外的大陆都封了,只要县城的大门再严加看管,监视这些人不要传递出消息,或许可以直接用铁矿的资源分配权作为大饼,让他们出钱。

    徐秀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林修为的反对。

    “如铁矿银矿此类,向来是掌握在朝廷手中,若是咱们开了商人牟利的先河,他们出钱便可以自由使用铁矿,恐怕会在县里培植出多方势力。”

    徐秀越想了想,也对,古代严格管控铁器,就是为了防止私造兵器,那些有钱人不缺家丁,不缺钱粮,再有了武器,肯定会更加不服管制。

    说到底她还是被前世的思想影响了,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铁矿就相当于现代的武器库,分铁约等于现代分枪子了。

    林修为看徐秀越紧皱眉头,以为是自己的话惹了徐秀越不快,又忙道:“不过,仙姑的意思,倒可以一试。”

    徐秀越抬眸看向他。

    “或许可以以留仙县的未来作为筹码,引导城中富户自愿献粮,比如许诺他们,他日县城有难,会第一时间先保证他们的安全?”

    徐秀越想了下,若她是城中富户,肯定不信这样的说法,而且,投资回收比太小了。

    不过,林修为倒是提醒了她,画大饼嘛,玩的就是透支未来。

    “倒不如,咱们搞个提前收税。”

    许县令跟林修为齐齐看向徐秀越。

    徐秀越解释道:“譬如咱们的土地,原先是三成税收,若是提前交税的人家,他们交税的部分,只收往年平均值的两成税,那么待秋收之后,他们便有了一成税的差额利益。”

    许县令皱着眉想了许久才明白徐秀越的意思,林修为则是一下子抓住了其中的关窍。

    “仙姑是说,将来年的钱先挪到今年用?可若是如此,秋收后咱们税款大大减少,岂不是又会闹出亏空?”

    徐秀越想了想道:“那秋收后,也可以再提前收下一年的税收,或者,等咱们兵力强了,改一改税法,也无不可。”

    徐秀越想的是,将这个时代一亩田收几成税的固定税制,改成如同前世一般,家里少于几亩地的,少收些,高于几亩的,则提高税率。

    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民生,也有利于减少贫富差距,而他们提前收取税款的这些富户,则每年交的税不止没少,反而多了。

    只要税制改革成功,他们透支的那部分税款就不成问题。

    虽说这么做有点狗,但是徐秀越认为,他们也是合理的改革嘛。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他们利用提前征收的税款强大了己身,然后做好新税制的好处宣传,有全县百姓的支持,到时候这几家富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不过这么做也有个坏处,就是动了地主阶级的蛋糕,恐怕是不会招他们喜欢了。

    这都是后话,徐秀越也不知道可不可行,便没有说具体的计划。

    林修为就曲解了她的意思,只当她想要来年整个提高税款,叹口气道:“倒是个救急的法子,就是来年若是提税,恐怕会民怨载道。”

    许县令点了点头:“好在朝廷去年就收四成税了,若是不用向府城纳粮,咱们就是年年收三成税,也够用。”

    啥?

    四成税?

    徐秀越惊呆了,难怪他们这个朝廷直接要亡了,收四成税款可还了得?

    家里有地的就算了,若是佃户,即使主家心善只收已成佃租,那么佃户一共也要上缴五成租子了。

    可见留仙县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