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暴君的药引: 7、燕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成暴君的药引》 7、燕放(第2/2页)



    “我只是路过那里,瞧着刚刚那几位大叔似乎在争吵,一时好奇便在一旁驻足看了会儿热闹。”顾昔媗说道。

    “争吵?他们在吵什么?”金吾卫问。

    顾昔媗想了想,回答:“先是那位身着短打的大叔嫌天气太热,准备去城南茶楼喝杯清茶消暑,被一旁拿着折扇的书生嫌弃说城南的茶楼品味太差,是手头拮据之人才去的地方。两人为此吵了起来,穿直裰的大叔想要劝架,却越劝双方火气越大,只得无可奈何。”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后若无朝廷新颁布的告令,便莫要再聚集在布告栏前了。”金吾卫听完,最后叮嘱了一句。

    “我记下了,多谢军爷教诲。”顾昔媗行礼,在对方应准后才转身离开。

    她一边走着,一边思绪快速转动。

    昨日上午她回来经过城门处,还只是守卫对出城百姓加以严查,到今日竟隐隐有了对城中居民舆论进行控制的迹象。

    短短一日便发生了此种变化,想必昨日午后宫中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能对皇帝下毒的幕后黑手,显然在宫中有所势力,才能将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甚至他的种种行迹必定是打到了太后以及仪国公的痛点,才令太后有此行事,居然这么早便开始想对百姓舆论加以控制。

    前世此时的顾昔媗,全部心思皆在信国公府中,根本没有察觉到应梁城的波云诡谲。

    如今重新走一遍当年的事,她才发现,原来迹象早早便埋下,并非是等司天监的批命测算、或是太后诏令下达之时,才开启祸端。

    幕后之人,从一开始所针对的便是皇室以及仪国公这一支外戚。而庸国公与信国公只是对方在针对太后与仪国公过程中,顺便针对以削减皇室势力而已。

    究其原因,不过是大昭朝政的掌控权实质上是掌握在太后与仪国公手里罢了。外朝有沈撼,内廷有沈念雅,这一对沈氏兄妹从各个方面严防死守地将本该姓燕的大昭朝廷掌握在了他们的手里。

    虽说德宗在临终托孤时,将大昭朝政托付给了仪国公沈撼、庸国公林志海以及信国公顾鸿渊,但是林志海手握兵权,常年驻守边关守卫,边境远距都城,庸国公鞭长莫及,根本无从对朝政做出改变。

    而顾昔媗的父亲顾鸿渊,则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文人出身,且受德宗所托时,年不过二十八,相比于另外两位国公实在是资历尚浅。也便是这几年政务有所出彩,才逐渐当得起“国公”之名。然顾鸿渊虽在朝内外皆享有清名,却有名无权不足为惧。

    因此想要撼动大昭朝廷,根本无需太将注意力放在庸国公以及信国公身上,唯独沈氏才是幕后之人最大的敌人。

    不过,其实细算起来,在这场阴谋诡计之中,最先落幕出局的,其实是当今皇帝,燕放。

    前世,顾昔媗与先生曾经数次谈论过这场皇帝中毒的诡谲事件。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皇宫便是他的家,在自己家中本该是最安全的所在,却被人无声无息地在饮食内放了毒药而毫无所觉。

    首先,幕后之人必定是能亲近燕放的人;其次,燕放虽名义上是一国之君,在幕后之人眼中却不值一提。

    皇帝中毒只是拉开大昭内乱帷幕的契机,是他篡夺政权必行的第一步。

    在探讨这件事情时,先生曾经与顾昔媗非常详细地解读了燕放亲政后施行的每一条朝政。去分析作为皇帝,他想要如此行事的原因;作为皇帝希望此条措施,能给大昭带来怎样的改变。

    说起这些事情,先生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去分析,只对事不对人。

    后来某一日,顾昔媗偶然好奇,问先生如何看燕放这个短命的皇帝。

    先生面容上露出嘲讽而轻蔑的神色,满不在意地说道:“那是个极端自大且刚愎自用的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