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78. 夜宵 啤酒、果酒和烤玉米,苏轼和张怀……(第3/4页)
刘彻。
刘彻抬头一看,眸光波澜不惊道:“先祖,这么长时间,你早该适应了才对,”
刘邦把嘴里的烤韭菜咽下去,咬牙道:“乃公适应个屁,想想要是卫青和霍去病当着你的面和其他帝王眉来眼去,你能平静的了吗?”
“真要这样,要是之前时代的人,朕就诛杀他的后人,要是之后时代的人,朕就诛杀他的祖先!”刘彻狠狠代入进去,咬牙切齿道。
卫青、霍去病:“……”这里面有他们什么事啊!
“等等,他们好像不是两个人,这样朕就放心了。”看到什么,刘邦松一口气道。
只见吕雉和嬴政把时修叫了过去,好像在询问烧烤的种类,刘邦当即就冷静了。
时修的确过去给嬴政和吕雉介绍食物去了,因为烧烤食材里面出现了不少他们不认识的食物。
嬴政是被吕雉拉过去的,不过就算一开始没主动,答应以后,嬴政也十分的配合。
就在嬴政把大半心思都放在了吕雉身上,脑海中突然意识到什么,错愕的看向时修道:“你刚才说什么?朕没有听清楚。”
吕雉也凝眸看向时修,时修笑着重复了一遍,“这样食材名为玉米,是未来和红薯、土豆并列的三大高产的农作物。”
“玉米,居然可以和土豆、红薯并列!”吕雉错愕道,心头快速砰跳。
再听嬴政的心跳,果不其然,已经紊乱。
他们全都看向玉米,只见玉米整体颗粒饱满,颜色黄橙橙的,可是此时此刻,玉米落在嬴政和吕雉眼中,直接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一般。
“什么?又一高产的农作物!”有意外听到的食客震惊不已道。
“另一农作物长什么样子?”众人纷纷好奇起来,全都涌向冰柜。
“走。”嬴政迅速装了一盘玉米后,就侧身护着吕雉离开。
白起、王翦等人没挤进去,在外围接应,他们看到嬴政托盘里盛的玉米,激动不已道:“陛下,难道这就是新的高产农作物?”
嬴政无声的点头,随后白起、王翦等人迅速警戒起来,生怕有人会过来强夺。
可别以为这是他们的多疑,就在他们刚警戒,一只手就朝嬴政手中托盘里的玉米摸过来,“始皇老哥,让我也看看呗。”
“啪!”刘邦还没够到,就被韩信不轻不重的拍了手背,手直接被迫缩回去。
“冰柜里面有的是,你干嘛直接拿别人现成的。”韩信对刘邦嫌弃道。
“你也不看看我多大年纪了,跟他们去抢,我能抢得过吗?别一个不小心把我摔到了。”刘邦撇嘴道。
“别人我不敢肯定,汉武帝肯定能抢到不少。”韩信道。
“废话,他有卫青和霍去病当左右护法,抢不到才是怪事呢。”
“店主,可别跟我们说,这玉米还是明朝传入中原的。”刘邦眼睛转道。
“让客人失望了,玉米还真是明朝传入中原的。”
“可恶,那明朝怎么有那么多好东西的。”成功抢到一盘玉米努力挤出来的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酸了。
辣椒、土豆、红薯、玉米……为什么明朝比他们有口福呢?
“因为明朝开辟了第二条丝绸之路,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当时不少农作物都是乘船,漂洋过海过来中原的。”史诗道。
“原来如此,我东吴船业虽然也很不错,但还是没办法横渡海洋。”“同行”孙策叹道。
“明朝是我们之后的时代,造船技术自然越来越好,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奋起直追。”刘备道。
“虽然玉米的确是好东西,但还是希望大家抢到能够吃完,而不是浪费。”史诗提醒道。
“店主,你说这玉米一粒一粒的,该不会就是它的种子吧?”刘彻出来,扒拉了一下玉米粒道。
“不错,玉米粒儿就是玉米的种子。”史诗道。
“那这么说我们不把玉米烤了,直接拿回去行吗?”刘邦眼睛转道。
“建议别这么做,首先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玉米种子很难种植出来,还有就是一金买下来的玉米棒,能得到的玉米粒儿数并不多,不如以后直接买种子划算。”史诗道。
“原来如此,那我们今天就把玉米吃了。”既然这样,大家就不在关心留种的事,而是全让史诗烤了。
一时间,山海阁尽是烧烤的香味,甚至还弥漫了出去。
突然,有人鼻翼轻轻嗅了嗅,“怀民,你有没有闻到什么食物的香味?”
“这大半夜的,哪可能有什么食物。”张怀民有些无奈道。
可是等他说完,就是一愣,“等等,你别说,我好像也闻到了食物的味道。”
“走,咱们去看看!”苏轼激动道。
他们大半夜的夜游,正好肚子有些饿了。
张怀民还没来得及反对,就被苏轼拽着跑,循着味,两人终于找到香味的来源。
只是到了近前,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有些踌躇。
“这条路我们也算熟悉,往常这处有这地方吗?”
只见他们前方是一片迷雾,偶尔迷雾里面还会传来人声。
闻着香味扑鼻的烧烤味道,苏轼咽了咽唾沫,“这样,怀民你在外面等着我,我进去探探,到时候我要是没出来,你就赶紧跑。”
张怀民头疼,“你可别为了口吃的,连命都不在乎了。”
“可是那股味道真的好香啊,我感觉我今天要是吃不到,绝对睡不着。”
“再说我相信这不是别人设的局,我那些对头,根本没有这样的脑子和心思。”苏轼道。
“咱们还是一块进去吧,你一个人我怕出事,两个人好照应一点。”张怀民无奈道。
随后两人踏入迷雾,眼前的一切陡然散去,只见他们前方出现一大片草地,草地的前方是河流,河流往前是一座酒楼。
草地上,飞舞着诸多萤火虫,照亮一方天地不说,喝酒的两岸居然还沿途散发着明亮的白光,天上圆月更是皎洁,几种光线交相辉映,哪怕是晚上,也不会让人失足不小心落入水中。
等他们踏上玉石小阶,玉石居然发出了光彩,那种光不像萤火虫的光明明亮亮,河道和天上圆月的光一直留存,而是在他们看清楚前路以后,就转瞬即逝。
苏轼发现这一点,忍不住好奇的退回去,果然,脚踏上去的瞬间,玉石又亮了起来,苏轼忍不住道:“好神奇。”
“大晚上的,谁在外面玩儿灯呢?”室内的众人注意到外面的动静,有些纳闷道。
直到苏轼和张怀民近前,他们才“咦”一声,“原来是新的食客啊。”
“在下苏东坡,见过诸位食友,不知诸位都正在吃什么?”苏轼自来熟道。
“苏东坡,苏轼,居然是苏爷爷!”李清照惊道。
“额,东坡自问还没老到可以被人叫爷爷的年龄吧。”苏轼下意识摸了摸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