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帝在三国当谋士: 12、第 1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演技帝在三国当谋士》 12、第 12 章(第2/2页)

  “行,就这么说定了,你和叔至下去着手此事吧。”刘备一锤定音。

    好吧,既然刘备这么坚定,俞长生也不好推辞了,他也想尽快弄出白毦兵,现在时机正合适。

    陈到有了,丹阳兵的班底也有,比历史上更充裕的物资,更充足的时间,真期待,白毦兵,一定比历史上更强。

    经过一轮一轮地选拔,选出的一千精锐士卒,六成以上是丹阳兵,三成是跟随刘备的百战精兵,只有不到一成是极其健壮的士卒。

    看着面前雄壮的精锐,俞长生心中喜悦非常,一旁的陈到也十分激动。

    可能作为刘备的亲卫大将,不能太过抛头露面,但比起扬名立万,对一名将军来说,能统领这么一支绝世强兵,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俞长生询问:“不知将军对于训练他们可有章程,不妨劳累将军,带着我那三百一同训练,吾十分信任将军的才能。”

    “嗯。”陈到沉吟了一下,将复杂的训练方法细细和他讲。

    “……”不是很明白,但大为震撼。

    俞长生听着五花八门的练兵之法,听得脑门疼。

    看着底下士卒静如处子动如风,俞长生凭借这些时日恶补的理论,勉强听明白了。

    他心里佩服,这哪怕单在史书上留下个名字的人,也不只有一把刷子,也是,毕竟地位仅次关张赵。

    “不知将军想好给他们配置什么兵器了没?”俞长生见士卒训练用的木棍,出言道。

    “这,自然是矛,主簿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俞长生寻思:看来这个时候白毦兵还没成规制,虽然战力已经很强了。

    他决定早点完善白毦兵,于是将史上白毦兵用的兵器搬出来,“吾认为可以给每名士卒配备一根长矛和一把朴刀,二者协同作战,灵活机变,将军以为如何?”

    陈到眼睛一亮,那这样出来的效果一定不错,经过他系统的训练,战力能再往上提升十倍!

    好哇,这俞朝熙一副他不懂练兵,哄得他都快相信了,以为主簿以智计见长,没接触过行伍也正常。

    主公让他和俞长生一块练兵,不也是有意为之,让俞长生多加熟悉行伍。

    感情他是想偷懒,把事情推给他,他一定要和主公告状。

    他幽怨地瞥向俞长生,俞长生期待地看向他,不解道:“叔至为何这般看着吾,可有什么不妥的?”

    俞长生虚心求问,毕竟因时制宜他还是懂得,历史上白毦兵是这样配备,但不代表现在也适合,毕竟熟练切换长矛和朴刀的使用不是那么好训练的,还得询问专业人士。

    “没有,你的意见极好,到立即着手训练兵卒使用长矛和朴刀。”陈到认真道。

    “那就好!”

    一心想着白毦兵问世的他,完全忽略了陈到的欲言又止和一言难尽。

    于是次日,俞长生傻眼了。

    刘备乐呵呵道:“吾听叔至说了,这次遴选精兵训练,朝熙功劳最大,不但是首倡精选士卒,还提出了发挥极高战力的训练之法。”

    “备没想到朝熙还精通训兵之道,可是给了备好大一个惊喜!”

    不,我没有,别瞎说。

    张飞嘿嘿笑:“主簿你偷懒把自己的亲兵交给叔至训练的事情,叔至可是苦大仇深地告诉我们了!”

    俞长生猛地转头看向陈到,陈到给他一个再正直不过的眼神。

    “所以朝熙还是把自己的亲兵领回去自己训练吧。”刘备的声音传来。

    也不是不行,他看了这么多天,偶尔陈到歇息的时候他也会接过来士卒的训练,早把练兵之法摸透了。

    所以他是单纯的懒,反正自己也参与了训练,士卒也认他,能偷懒为什么不偷懒。

    可能就是太滋润了,老实人陈到看不下去了,跑过来跟刘备告状,你还不能说人家告状,人家只是在刘备面前夸你,毫不居功把你的功劳汇报出来罢了。

    俞长生道:“可是主公,吾最近正在兴修水利,还对改道有些想法。”

    “对,此为大事,不可轻忽。”刘备闻言,面带严肃。

    “对呀,对呀!”俞长生忙点头,我可太忙了。

    在一方主政中,最大的功绩便是税收,在乱世,最大的功德便是活民有道。

    因此对于主政官来说,兴修水利是必不可少的,而广陵因为南高北低,时常南涝北旱,兴修水利便尤为重要。

    而陈登在就任广陵太守期间便大兴水利,活民无数,总不能现在他们来了,却只能勉强赈济百姓一时。

    俞长生想这水利是肯定要修的,他虽然不太懂,但有系统提供的详细地图,再比照后世,结合自己学过的理论,大不了再找几个精通此道的文人,定不会修得比陈登差了。

    这些天他也开始着手此事,通过老生常谈的以工代赈调拨了一批人,里面流民居多,穷苦百姓次之,已经初见成效。

    “有了这以工代赈之法,倒是解决了流民安置的问题,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孙乾几个也跟着忙活,称赞道。

    “既如此,朝熙便辛苦一下,将改道也提上日程吧。”

    俞长生蔫头蔫脑地应下,吾潇洒的日子呀,你一去不复返!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