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60-70(第26/41页)

还没能彻底补回来。

    她这边刚好起来,乾隆就过来看自己,笑着道:“这次你立了大功,晋升的事只能暂时缓一缓,不过朕已经跟皇后说好,以后你也享着贵妃的待遇。”

    沐瑶微微睁大眼,所以她的年薪这就翻倍了?

    妃子的年薪是三百两,贵妃却是六百两的,她顿时美滋滋。

    见沐瑶这就满足了,笑眯眯的样子,乾隆就好笑道:“这就高兴了?回头还有更让你高兴的。”

    沐瑶顿时好奇,看了过来问道:“皇上,还有别的吗?”

    是再送她瓷器还是如意,又或者送自己的画作?

    乾隆还卖关子了:“回头你就知道了,先等一等。”

    沐瑶想想回头就知道了,倒也没追问,只点了点头。

    乾隆捏了捏她的脸颊,最是喜欢沐瑶这样淡定的样子,仿佛该是她的就是她的,不是她的也不用强求。

    但是说沐瑶一点都无欲无求倒也不会,没见刚才说享贵妃待遇,她的眼睛就亮晶晶的,一副小财迷的样子?

    喜欢就是喜欢,她倒是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猜谜的样子了。

    乾隆又说起那两个西医来,感慨道:“朕原本想着他们能拿出西药来治病,谁知道最后拿出的却是咱们的东西。”

    说失望吧,倒也有点,但是也有一种意料之内的感觉。

    沐瑶就笑着道:“皇上这样想,西医能用的药不多,如今拿出对症的确实咱们这边的药,说明咱们地大物博,好东西还是很多的。”

    她想着刀尖药一旦传出去治好了永琏,估计求的人就更多了,那以后甲骨文研究,样本估计就更少了一点。

    急需有能取代刀尖药的东西才行,就不知道西医如今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沐瑶表现出对西医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乾隆就笑道:“要不让那两个西医过来说说,叫你也能听一听了。”

    两人还没回去,在圆明园里呆着,被召见就立刻过来了。

    有乾隆在,就没必要弄个屏风隔着。

    那天半夜实在是心急火燎的,沐瑶也没心思仔细看这两人,如今才发现他们的衣着不伦不类的。

    说是咱们这边的衣服吧,上衣又有点西方的模样,十分贴身,还有许多大纽扣,有种四不像的感觉。

    好在他们没戴假发,不然就没法看了。

    两人之前忙着救人还好,如今正儿八经面圣顿时紧张了起来,磕磕碰碰行礼后就一声不吭了。

    沐瑶感慨确实是做技术的,这嘴巴能不张就不张了。

    于是她只好主动开口,问了如今西方医药的情况,比如工业革命,才发现还没开始。

    青霉素应该还没那么快被发现,如今发现的只有金鸡纳、可可果,还有就是愈创木。

    愈创木倒是个好东西,树脂可以用在风湿病和扁桃腺炎,虽然无法彻底治愈,却能缓解一些。

    两个西医原本战战兢兢,以为这位纯妃只是感兴趣随口问一问。

    只是她问的越发专业,居然比他们还要熟悉的样子。

    沐瑶跟乾隆说道:“皇上,这愈创木是好东西,树脂加点糖就能做止咳糖。若是咳嗽,嗓子难受,都能吃一点,能舒服很多。”

    她说完又笑道:“这些想必皇上也知道,我算是班门弄斧了。可可果做巧克力不错,热巧克力冬天喝着也暖和,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好东西来着?”

    两个西医只能绞尽脑汁,终于提及到体温计。

    沐瑶点点头,水银温度计确实差不多是时候出现了,就仔细问了问。

    得知能测出体温,而且需要的时间不长,乾隆还挺感兴趣的。

    毕竟如今太医看病,只能靠掌心的温度来推测究竟有没发热,除非是发热特别厉害,一摸就烫手,立刻就能知道。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热不够明显,那么就不容易察觉得到了。

    很多孩子年纪不大的时候,不能敏锐感觉自己身上的不同,也就错过了刚开始发热时候被察觉的时机,等发现的时候高烧不退,就很容易夭折了。

    沐瑶深以为然,也道:“这是个不错的东西,能尽快知道会不会发热。”

    两个西医当然是搞不到最新的体温计,就需要乾隆派人去问一问了。

    康熙帝的时候在沿海设立了多个海关,等到雍正的时候,因为重农抑商,关闭了不少小港口,只保留了几个最大的港口还在开放。

    比如泉州、淞沪、广州和宁波,作为最大的港口被保留了下来。

    海关最繁荣在康熙帝的时候,光是海关税收一年就有七十五万两。

    等到了雍正帝的时候只剩下四大港口,关税就缩小了一半,只有三十来万两了。

    沐瑶当初得知的时候怪可惜的,毕竟赚外国人这些税收是真的香,而且那边工业发展迅速,也能得到不少好东西。

    不过乾隆对西方的东西不如康熙帝那么热衷,登基后自然而然跟雍正一样对海关不太关心。

    虽然还设立着海关司,平日问的也不多,如今乾隆忽然派人去问,海关司的官员都要吓死了,赶紧过来禀报。

    乾隆就问起体温计来,发现海关司的司长是一脸茫然。

    平日海关交易最多的就是卖茶叶、瓷器、丝绸和银器,换言之是出口多进口少。

    海关司觉得自家好东西多,外国人都来买,十分骄傲,却不怎么看得上外国人的东西,进口的就少了,甚至都不太愿意去了解。

    沐瑶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乾隆见了就皱眉道:“你回去问一问,再是一问三不知的话,朕就只能让海关司换人负责了。”

    海关司的司长吓得连连点头保证,回去就临急抱佛脚,把相熟的外国商人都叫过来问一圈,看他们手上什么东西,一一登记在册不说,每一样都亲自看过。

    别是乾隆问起东西是长什么样子的,他也是一点都答不出来,这官职就要保不住了。

    海关司的官员一走,乾隆倒是饶有兴致问起两个西医道:“你们既知道有这么个测量发热的东西,怎么没去海关司问一问?”

    两个西医能怎么办,只能露出尴尬的表情来。

    不用他们回答,沐瑶都能猜得出来。

    康熙帝的时候十分热衷西医,对外贸易又相当发达,所以西方的东西很快就传到京城来了,西药堂自然就最快用上了。

    后来雍正和乾隆对此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上边什么态度,底下也就是跟着什么态度了,自然也就不会继续热衷于献上西方的新物件。

    加上西药堂没了朝廷大力扶持,财政方面当然一年不如一年了。

    看这两人衣着打扮,虽然古怪了一点,料子也普普通通,就能看得出来了。

    面圣的话,他们两人肯定穿着最好的衣服。最好的衣服就这个样子,可想而知他们的经济状况了。

    能维持到如今的体面,他们估计也是挺不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