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70-80(第5/47页)

家店都要走不完的。

    再就是这些食肆分布在全国各地,光是在路上就要花费不少时间了,哪里来得及?

    抽查就不一样了,可以每次在几个地方选上一两家来看看,若是不对的话就能改正,也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

    其他的食肆不知道苏鸣凤什么时候会去哪里来抽查,自然无时无刻都紧着皮子,小心打理铺面了。

    就怕加盟店实在太大,哪怕抽查都来不及。

    不过暂时应该没那么多,沐瑶觉得自己应该写信跟苏鸣凤说一声。

    加盟店最好暂时不要扩张太多,离得又太远,不好掌控,可以从周边开始,这样就更为妥当了。

    第72章

    沐瑶想了想,又添了几句,给加盟店的人一点奖赏。

    当然这个奖赏除了钱之外,名誉就更重要了。

    比如每半年或者一年,不是只看业绩,而是看口碑。

    看哪一家的加盟店口碑最好,客人进去大多数都说好的,可以给一个年度最佳食肆分店之类的名誉,然后让其他分店都宣传一遍。

    这么好的宣传口,自然让客源滚滚来,还脸上有光,这比钱更有面子的事,谁能不乐意呢!

    有了这个激励,其他人自然会把甜品的味道和服务做得更好,争相想要这个荣耀。

    如果只看业绩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为了这个而不择手段,反而坏了食肆的名声。

    苏鸣凤接到信笺后沉默了一下,他之前提议做加盟店的事,让很多人大惑不解,就连苏召南都写信回来问过,似是相当不明白。

    如果他想开分店,为何不让心腹或者家生子去外头当店长开新的门面,这样就不怕方子流落在外了,怎么就打算送给别人呢!

    苏鸣凤给苏召南的回信里写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他认为苏家不能一家独大。

    如果说苏家跟以前一样还缺钱,那么自然要把方子牢牢捏在手里,毕竟是唯一挣钱的生计了。

    但是如今不同,苏家得了爵位,苏召南是有年俸的。

    加上苏鸣凤很明白食肆不可能一直只由苏家把持,自己吃肉总要给别人喝汤。

    不然别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做什么,私底下肯定想要动手脚。

    没有千日防贼的,还不如让大家一起挣钱,绑在同一条船上,就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苏家食肆的名声也得以保存。

    是的,苏鸣凤更重视的是名声,而不是钱财了。

    毕竟苏家如今已经不差钱,名声却比之前更重要。

    不说沐瑶是宠妃,算得上是万众瞩目,她在宫里还好,但是苏家在外,总归很多人的眼睛盯着,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才是。

    以前苏家是白身,虽然抬旗了也没有官职,开食肆做营生没什么。

    如今苏召南已经是承业伯了,那么御史就能指责他们与民争利。

    苏鸣凤索性抢在御史之前,把方子散出去,让别人来开分店,与民共利,这样御史就没话说了吧?

    苏召南得知这个二儿子想得如此周到,自然没有异议。

    他一拍板,开分店的事自然就落实了下来。

    但是连苏召南都不能理解,写信来问,沐瑶却问都没问,而是直接就站在苏鸣凤这边,不但十分赞成,还给了一些意见,跟苏鸣凤是不谋而合了。

    确实分店一下子开太多很容易失控,苏鸣凤打算慢慢来。

    再说食肆的客人非富即贵,北边和江南都是富庶之地,再往南边一点如今道路不算通畅,过去的话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太久。

    所以苏鸣凤只打算在北边京城周围和江南各地开分店,有大运河在,坐船来往也十分方便了。

    苏鸣凤看着信笺嘴角一弯,他家夫人见了十分好奇道:“夫君,是娘娘写信来了?”

    这是写了什么,让好几天皱着眉头不见笑脸的苏鸣凤这会儿居然心情很不错,嘴角含笑,笑容还久久没落下的?

    苏鸣凤小心把信笺收好,放进一个锦盒里面,这才笑着说道:“食肆开其他店面的事,娘娘很赞成,只叮嘱我小心一些,别是刚开始迈的步子太大了,脚踏实地一点。”

    苏二夫人又是意外,又感觉是在意料之中,苏鸣凤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家里人大多不能理解,却相信他,所以让苏鸣凤放手去做。

    唯独家里最理解也最是支持苏鸣凤的,竟然是远在宫里的沐瑶。

    两兄妹的想法总是十分一致,每次收到沐瑶的信笺,苏鸣凤都会心情极好。

    而且他有什么想法,除了给家里人说之外,也会给宫里的沐瑶提一提。

    苏二夫人刚开始不能理解,毕竟沐瑶远在京城的宫里,深宫女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

    就连她在后宅之中,对苏鸣凤做买卖的事都一知半解,哪怕努力去学习也不能太明白。

    然而正跟苏鸣凤说的那样,娘娘虽然在深宫之中,见识却是相当不一般了。

    可能是在皇帝身边久了,所以也见识不凡了吗?

    如果沐瑶知道自家二嫂这么想,一定觉得冤枉了。

    她那么聪明,跟乾隆有什么关系!

    但是沐瑶没猜到一点,就是苏鸣凤认为苏家食肆的分店开得越多越远,却也是一件好事。

    甜品这个价钱不算低,大部分客人都是手上不差钱的。

    或是有身份的贵人,或是手中钱财不少的富商,甚至是贵人的心腹,总归都是消息灵通之人。

    在甜品店里都不需要做什么,很多消息自然就能听见了。

    把消息搜集起来,不需要添油加醋,每天记录一点,汇合起来就相当了不得。

    苏鸣凤很清楚如今苏家虽然得了爵位,却没有任何官职和实权,只在于沐瑶受宠罢了。

    也在于乾隆的喜欢,但是帝王的喜欢能持续多久,恐怕连皇帝自己都不清楚。

    苏鸣凤不喜欢把命运完全交托在天命,又或者交托在帝王这种缥缈的宠爱当中。

    他想了很多,最后觉得食肆既然开起来,那么如果能为帝王提供消息呢?

    乾隆身边自然有消息来源,比如粘杆处。

    但是粘杆处却有些被动了,如果帝王不吩咐,他们基本上只潜伏在京城比较多。

    对外头的消息,或者更远的消息,就需要别人传到乾隆耳边,那么消息可能被添油加醋,又或者被人更改过。

    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可以说帝王的这些消息是被过滤过,想让他听见的居多,不想他听见的估计很难传进去。

    在深宫之中,乾隆就要被动得多了。

    那么苏家能够给乾隆提供很大范围的消息,交出去让皇帝人来汇总,找寻能用的消息,那么苏家就会作为不一样的属下存在。

    他们有用,那么乾隆就不会轻易舍下苏家,更不会随意因为喜欢和不喜欢对待沐瑶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