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100-110(第43/44页)
如今乾隆没这个意思,和亲王又打算让其他商会都能吃肉喝汤,谁会有意见,还跟钱过不去呢!
事情轻轻松松就摆平了,乾隆很满意,把伍老爷的家产充公,一部分还给了和亲王当做赏赐。
弘昼压根没客气,直接就收下了,这举动让傅恒很是佩服。
估计朝堂上下,哪怕是皇亲国戚当中,也就和亲王收下乾隆这钱如此坦然又自在了。
乾隆就是喜欢弟弟这个自在的样子,毕竟和亲王这次确实立功了,收下这点奖赏也是应该的,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知情的人只觉得伍老爷也算倒霉,竟然敢给和亲王卖赝品的宝石,简直是要钱不要命了。
聪明人却清楚伍老爷哪里会那么傻,私底下究竟真正的理由是什么,不是傻的都不敢继续探究下去了。
而且乾隆还下命,让广州商行不能一家独大了,其他几个港口都能分一杯羹。
广州商行看似吃亏了,赚的不如之前多,却不会树大招风。
其他三个港口也能跟着吃肉喝汤,自然彼此之间的关系都缓和了许多。
有钱一起赚,总比只有一个人赚要好。
乾隆也不用担心这几个地方的商行会不会跟伍老爷那样胆大妄为,直接一手遮天来垄断了。
这次事情一了结,他除了给和亲王赏赐之外,也给后宫送来不少礼物,全是弘昼带回来的宝石。
这些宝石买都买了,当然不能浪费,和亲王收下赏赐,一股脑把宝石都送给乾隆了。
沐瑶就得到一盒子的祖母绿宝石,最大的足足有拇指那么大。
不管是做项链还是做戒指都合适的,尤其最大的那一颗,做成项链中间的那一颗最为璀璨夺目了。
这宝石难得,动手的刘银小心翼翼先画了几个草图,让沐瑶过目。
看看她对这个几个款式喜不喜欢,喜欢哪一个,刘银再动手比较妥当。
沐瑶看着这些草图的时候,乾隆就过来了,对这些图样都不是很满意:“这项链看着太小气了一点,那么多祖母绿,何必只用那么几颗镶嵌在项链上?就该差不多大小全镶嵌在同一条项链上才是。”
绿宝石那么多,只做项链和戒指太小了,耳环和镶嵌在镯子上也是可以的。
刘银反复改了很多版,最后乾隆才满意了。
他选出最后一个草图给沐瑶看,她这一看就发现果然是乾隆的审美,又大又夸张,一串大宝石项链挂在脖子上,估计沉甸甸的,一点都不日常。
但是确实很美,毕竟这宝石那么大,只有一两颗镶嵌确实不怎么大气。
就是平日戴不了,只能过年过节最是庄重的时候才能戴了。
见沐瑶喜欢,乾隆对草图也满意,就让刘银做了。
他还叮嘱刘银要仔细做,毕竟宝石打磨要是差一点,可没有相似的宝石能替换。
这些宝石都是万里挑一的,坏了就很难再找到一样的了。
吓得刘银小心翼翼的,生怕磨坏一点,那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就要保不住了。
刘银这边辛辛苦苦做好一套项链,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了。
不过沐瑶收到后非常惊艳,戴上后让乾隆一看,他也是满目惊艳:“不错,很适合你。”
沐瑶的皮肤白皙,这祖母绿的项链一戴,更显得脖子纤长,皮肤雪白了。
乾隆让她戴上一整套,戒指和镶嵌了绿宝石的金手镯,让沐瑶感觉自己跟个暴发户一样,满身珠光宝气。
不过对着镜子,沐瑶还是满意转了一圈,宝石首饰哪个女人不喜欢呢!
乾隆还带来了一册单子,是四大商行送来的目录。
这是和亲王弄出来的东西,既然四大商行如今分开接待不同地方的洋人,那么他们手里肯定有好东西得献上给宫里。
直接送过来怕磕着碰着,要是不喜欢再送回来很麻烦,索性做了目录。
沐瑶打开一看,只觉得和亲王是个妙人。
这目录不但每一条把名称和东西出产地说得清楚,还附上了图片。
图片是彩画,可以说相当直观,这跟后世的彩色目录没什么两样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彩画是人手画上去的,用的是西洋颜料。
估计就这么一册薄薄的单子,就让四大商行很是痛苦折腾一段时间才做出来的。
乾隆就道:“弘昼让商行的人做了这个册子,先送到宫里,等太后和朕,还有后宫嫔妃都挑过后,会剔除掉已经收下的商品,余下的目录再送去京城其他勋贵的家里,让他们来挑选。”
当然,和亲王这么积极送目录让人买,是给四大商行拉生意了。
毕竟洋人那些东西,很多价钱极高,就不是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
弘昼如今作为四大商行的负责人,对商行的客人自然上心。
他往京城牵线,让西洋人手里的好东西能卖过来,自然也跟各地牵线把好东西卖给洋人,还给上一个好价钱。
之前的伍老爷给的价钱给得很低,但是因为买的多,各地也愿意给这个批发价。
如今和亲王跟伍老爷不一样,只让各地给出最顶级的东西就足够了,不用数量多,却要东西是最好的。
当然,最最顶级的东西第一时间就是送到宫里的,此等一些也是京城和江南一些富庶人家收了。
接下来才是和亲王需要收的,自己人之后最好的东西,卖给洋人是最为适合了。
数量少了,价钱自然就上去了。
沐瑶感慨和亲王简直是天生的商人,明白物以稀为贵。
而且之前贝兰国吃下那么多东西,必然也不会大批量一次性拿出来卖掉,那就容易掉价了。
他们很可能是存起来,一点点往外卖,价钱自然就高了。
和亲王自然不给洋人继续赚钱,这钱他们自己赚不好吗?
而且和亲王会玩,见识了不少好东西,还找工匠做了起来。
比如玻璃,大块玻璃都让洋人垄断了,送过来因为碎掉的多,卖的全是天价。
乾隆在圆明园建的大洋楼就打算全部用上最大的彩色玻璃,那么大的房子装满玻璃,光是玻璃的价钱就已经让人数不清的数目了。
傅恒看着户部的账本发愁,和亲王索性集合工匠来试着做,万一呢!
如今的工匠其实已经能做出玻璃来了,却是小块的,而且透明度不高的玻璃,看着暗沉沉的,不如西洋玻璃来得透亮。
但西洋玻璃却也不是后世的透明,而是各种颜色的。
绿色最多,然后是琥珀色和蓝色。
因为乾隆喜欢,宫里的玻璃制品也越来越多了,比如书房里的笔筒和笔架,比如鼻烟壶,比如杯子和杯盖等等。
乾隆的寝宫里还有一架玻璃炕屏,很得他喜欢。
最近沐瑶宫里也渐渐多了起来,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