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110-120(第43/44页)


    她被闪得眯了眯眼,一手扶着门框站稳,就被过来的乾隆一把搂住,带着进去了:“怎么站在外头,惊雷落下,实在危险得很,你们也不劝着点儿?”

    伺候沐瑶人连忙跪下一片,沐瑶这才睁开眼,上下打量乾隆后才松口气道:“我这不是担心皇上,一听皇上要过来就赶紧出去了。皇上没事吧?今儿的惊雷怎的如此厉害?”

    乾隆带着她落座,摇头道:“只后殿着火了,救火队的人来得很快,火势没有蔓延。朕把大臣安置在湖对面的正大光明,暂时也不是出园子的时候。”

    惊雷之后暴雨可能转眼就来了,这时候让大臣出去,路上暴雨的话连个遮挡的地方都没有,很容易湿透了,若是着凉就不好了,倒不如换个宫殿暂时住着。

    沐瑶皱眉道:“皇上也该跟大臣们留在正大光明那边比较好,不然一直落雷,皇上在路上走着也不安全,特意绕到我这边来更是远了。”

    乾隆就笑道:“这雷声太厉害了,朕担心你害怕,索性就绕过来了,也不算远。放心吧,朕又没做过亏心事,这雷不至于落在朕的头上。”

    他正说着,窗外又是几道惊雷落下,然后就是哗啦啦的倾盆大雨。

    沐瑶就安慰道:“好在这暴雨来得快,九州清晏那边的火势估计很快就要平息了。”

    果不其然,她这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人来禀报,雨势极大,火已经被浇灭了。

    救火队的人不太放心,还是把水龙车的水都用光了,检查一番,丁点火苗都没有,这才来禀报的。

    乾隆点点头,让救火队可以留在九州清晏那边观察一番,免得有火苗没有完全熄灭就麻烦了。

    而且外边倾盆大雨,救火队没个躲雨的地方都要看不清楚了,索性退回去殿内为好。

    沐瑶就夸道:“皇上最是体恤底下人了,他们一定对皇上感恩戴德的。”

    乾隆笑笑,听着外面的雷声依旧,不由眯起眼。

    这么大的惊雷和雨水已经多年不见了,总归叫人心有不安。

    这场雨足足下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沐瑶发现外边的地面还是湿漉漉的。

    曲院风荷这边小河的水都溢出来了,足见昨晚的雨下得多大。

    只是停歇了一会,这雨又开始下了,一整天的暴雨,高贵妃都不能过来。

    沐瑶往窗外看了一眼,只觉得这雨有些邪门,简直下个不停。

    足足下了好几天,这雨才算是停了。

    然而就跟沐瑶猜得那样,京城周边都淹了。

    除了京城下雨,江南就下得更多,足足半个月的雨才停下。

    而且雨全下在上游,哪怕有河堤和分湖在,也很难抵挡得住这百年难得的暴雨天气,顿时洪水滔滔。

    乾隆连夜派人去安置百姓到高处,又开仓赈粮。

    有当地官员处置很快,一看下雨不对劲就赶紧让住在低洼的百姓撤走,不愿意走的就抬走,伤亡就少了。

    有些官员处置太慢,只等乾隆下命,很多地方已经淹了,有些百姓能逃出来,有些却不能,死伤就多了。

    沐瑶看着乾隆忙忙碌碌一个月,总算洪水受灾的地方安置得差不多,京城这边也能四处调派粮食送过去。

    因着土豆、番薯和玉米等的高产量粮食到处耕种,还有海商进口的粮食,所以受灾范围大,粮食还是勉强能补足的。

    只要洪水退去后,当地补种,回头收成就能缓解下来。

    然而沐瑶回想了一下,还真的记起乾隆时候有一次极大的瘟疫,就是一次连续多日的暴雨之后,补种了粮食却又遇上了蝗虫。

    蝗虫导致粮食颗粒无收,各处再也调不出粮食来,让受灾百姓饿死无数,当地根本收拾不完这些尸身,这才引发了极大的瘟疫。

    她会记得也是因为这次瘟疫的死伤实在太惨烈了,而且乾隆实在够倒霉的,在位六十年,小瘟疫起码得二十次,最大的就是这一次了。天灾人祸总是特别多,于是粮食就总是不够了,乾隆又喜欢挥霍,到后期的时候国库就开始空了起来。

    这人又倒霉又爱挥霍,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是不够用的。

    沐瑶绞尽脑汁回想,记得当时瘟疫的时候有个姓黄的大夫研制出一种药丸,能够治疗瘟疫。

    她原本想写信让苏家帮忙去江南留意一番,但是江南那么大,姓黄的大夫估计不少,要找起来没那么容易。

    时间拖得越久,等瘟疫起来的时候只怕就麻烦了。

    但是沐瑶能怎么说,总不能直接告诉乾隆,这次洪水退去后,很快会有蝗虫了,然后还会因为饿死的人太多爆发瘟疫吗?

    这听着就跟诅咒一样,乾隆真的会听进去,而不会迁怒到她身上来吗?

    如果沐瑶不说,等事情发生,再挽回就很难了。

    她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看着那么多人死去,更是不能接受。

    直接说吧,沐瑶自己倒是不怕,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女好汉了。

    她就怕连累到永璋和永瑢,要两人被乾隆厌弃,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多了。

    沐瑶转了一圈,很快就有了成算,写信给苏鸣凤,说是希望在江南养鸭子。

    要多,非常多的鸭子!

    她在信里写了,最近吃的鸭子太肥,若是肥瘦相间为好,就得让鸭子多运动才行。

    鸭子在京城放养,地方自然是不够的,而且江南人杰地灵,养出来的鸭子自然味道不一样。

    最好是放养在农田多的地方,鸭子最是喜欢吃虫子,又能满山跑,肉质紧致,还能吃天然食物,就不会太肥。

    苏鸣凤接到信笺,看了好一会,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沐瑶之前也没那么喜欢吃鸭肉,怎么忽然就喜欢上了,还要选出最好的鸭子来做菜?

    他特地去找了苏召南,后者看过信后沉默了一会道:“反正娘娘想要,只是鸭子而已,你让人多养点。只怕是娘娘心善,想着江南洪水之后,不少田地都淹没了。有些洪水退了还能种,有些地方矮,积水多,估计短时间是不能种了,那么就没了营生。”

    若是沐瑶忽然想吃鸭肉,让农户们帮着养。

    鸭苗是现成的,直接大批送过去,有运河在,倒也不难。

    而且买的多,价钱也能下来,不费多少银钱。

    加上这些鸭子就跟沐瑶说的那样,天生天养,只要农户每天把鸭子赶出去吃饭,入夜后带回去就行,实在方便,而且鸭子还不怕冷,养上两个月就能出栏卖钱了。

    给农户一部分鸭苗,然后给一点钱或者粮食让他们能活下去,然后帮着养鸭子就行了。

    回头鸭子养好了,从河道送上来卖,或者就在江南当地卖。

    养得多,卖的银钱多,就奖励养的最好的农户,实在皆大欢喜。

    这样苏家也不是冤大头,只给钱赈灾,这如何能给得起,连国库都要消耗巨大的。

    但是只让农户能够活下去,帮着养鸭子而已,多个营生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