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90-100(第18/20页)
这个“老乡发布 委托,梁山好汉接招”的模式,自从李忠周通身上实践一番,眼下已经逐渐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是梁山好汉给左近的乡亲们“跑腿”服务。
阮晓露心里把它称之为“梁山物?流plus”。
当然明面上还得有个更?气?派的名字。
*
金沙滩上,水寨接待客船的码头边,悄然建起一个簇新的小?院。
小?院一共两?进,前面是办公区和厨房,后面是生活区,有两?间卧室,一个堆满器械的健身房,还有一小?片小?菜地。
阮晓露高高兴兴搬新家,把老娘接到朝南的卧室。
阮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新房子总算造好了!寨主老弟靠谱,没敷衍俺!”
当初梁山被?官军偷家,阮婆婆被?赶进小?黑屋,关了好几天。齐秀兰为了稳住老人家,随口一说,说领导决定给您造个新房,让您暂时搬出来?,等一等。
阮婆婆信以为真,此后每天盼住新房。
如?今新房矗在眼前,总算给老婆婆一个交代。
这里是比着客馆的条件造的。而?且地理位置比客馆更?优越。后头是山,前面是水,坐拥开阔水泊盛景,是个依山傍水的湖景房。出门就?是码头,自带停船位,交通极其?方便,方便阮晓露汇总南来?北往的各处物?流信息。
离水寨半里地,东西两?侧各有岗哨,安保过硬。既闹中取静,又可以享受水寨的诸多生活配套。
卧室的砌墙砖瓦,用的是蒋敬办公室剩下的隔音材料,确保老婆婆每夜睡得安稳,万一有人发酒疯满山乱窜,或是野兽成群乱吠,都吵不到她。
几个小?喽啰合力,把那吴学究墨宝、“梁山物?流”的旧招牌,挂到新院门的左侧。
新院门右侧,立了个新招牌,圣手书生萧让挥毫,上书“梁山公益”。
*
阮晓露验收新房,喜滋滋地端详这俩新招牌。回身一看,杜迁带领巡山三队,喊着寨规口号,整齐划一地朝自己跑来?。
“江湖通告刚传下去?,响应的人不多,孙二娘酒店只接到一单老乡任务。”杜迁喘匀了气?,向她汇报,“东溪村有个泼皮,平日无业,专喜跟踪村里的姑娘媳妇,搞得村子里人心惶惶,妇女不敢单独出门。告了几次官,但他只是尾随,并未做什么侵犯之举,也?没理由治罪。官府的孔目节级也?拿他没办法,每次只能训诫了事,嘱咐那告官的百姓,哪天他真的害了人,再来?扭送,肯定处理。
久而?久之,成了滚刀肉。那泼皮也?是机灵,抑或得到高人指点,只在律法的边缘来?回游荡。那人自己又不知在哪儿学了点功夫,动辄上拳头,寻常人也?不敢和他理论。后来?衙门也?懒得管了,任他整日游荡。
近来?村里王员外的孙女又被?他尾随,从茅厕出来?,兜头一张垂涎的脸,吓得她终日啼哭,不敢出门。王员外说,他以前识得咱们晁天王,知道?是个古道?热肠的好汉。如?果梁山好汉能帮他解决这个泼皮,给他家孙小?姐出气?,顺便造福村里,他愿以纹银三十两?相谢。”
说得挺清楚。按照阮晓露制定的模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齐全。
杜迁又呈上几张纸:“这是王员外的签名,并村中几位父老的手印,证明所言不虚。”
既然是“惩奸除恶”,必须要先确定事件的真实性?,避免好汉们一腔热血,让人当枪使。
阮晓露接过单子,仔细从头看到尾,先核准了,按个自己手印。
等白胜带巡山一队经过时,再呈报聚义厅,做二次评估。
过不多时,晁盖的回复批下来?:“我在东溪村做保正时,确有过这么个不学无术的后生,那时他年纪小?,还没干出什么坏事,只是整日对别人女眷污言秽语,还让我碰见过,训过两?次。不成想,这厮长大以后竟是个祸害。既然官府管不得,那咱们梁山就?替他管管。这厮罪不至死?,别出人命就?行——哪位兄弟愿意走这一遭?”
话音未落,鲁智深一跃而?起,捧着肚腹,呵呵大笑:“阮姑娘果然不失信!洒家的撮鸟来?了!你们都退后!谁也?别跟洒家抢!”
……
第 100 章
三日后, 东溪村王员外带人拜山,送来袈裟一件,素斋一席, 许诺的纹银三十两,并一面大?锦旗, 上书“怒目金刚, 功德无?量”。
晁盖亲自率人,敲锣打鼓下山来迎。两位老熟人多年没见, 发现各自添了?皱纹白发,感慨万千。
王员外纳头便拜:“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哇……”
晁盖赶紧扶起来:“老员外, 行这大礼作甚?你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受得了吗?快起来快起来, 折杀晁某啦!来来, 备轿, 请员外上山吃酒!”
王员外一个激灵, 赶紧推辞:“老病中风, 这酒早戒啦。家里儿女还等着, 得赶紧回去。”
请绿林好汉帮忙救急, 那是?没办法的办法。以王员外的胆子,可不敢跟这帮强人深入结交。
王员外又拜谢鲁智深:“大?师父法力?无?边,只一拳, 那泼皮至今走不动路。咱们东溪村这下可算安全了?,全赖师父清德。这桌素斋是?老儿特地请县里的厨子做的, 请师父务必笑纳……”
鲁智深一听,火冒三丈。
“洒家不吃素!谁爱吃谁吃!你莫不是?怕花钱,拿青菜豆腐来糊弄洒家?难道洒家下山揍人, 只是?贪你这一桌清粥小菜?”
旁边众兄弟好说?歹说?,这素斋送给戴宗和公?孙胜, 把大?和尚拉去吃肉。
鲁智深大?笑而去:“也吃洒家打得痛快!下次找个皮厚点?的,让洒家多打几下!”——
鲁智深给山寨挣来的锦旗,挂在了?聚义厅正对大?门?的那面墙上。每次开例会,领导都要指着它教育众兄弟:“咱们学武功、闯荡江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像咱们一样的老百姓不再被恶霸欺侮,为了?管那些官府管不得的事!瞧瞧人家鲁师父……”
而远在梁山脚下的东溪村,那个从此半身不遂、连个七岁大?妞都打不过的泼皮,就成了?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的活证据。王员外逢人就宣传:“梁山公?益——是?叫这个名儿!只消去他?们那个哨探酒店——听说?有三个,离咱们最近的是?一个姓孙的妇人当垆——阐明来意,他?们就能帮你解决问题!——当然,人家不是?什?么活儿都接,得等几日,等人家那寨主准了?,就会派好汉下山,解你的燃眉之急。当然,若能给人家塞点?感谢金,来帮忙的英雄就会厉害点?儿……”
王员外德高望重,说?得乡亲们心?驰神往,啧啧称奇:“大?王们肯下山办好事?”
还有人怀疑:“官府不管他?们吗?”
官府还真不捉。济州府捕盗官兵,和梁山上这群法外狂徒,似乎达成了?一个微妙的生态平衡。官兵管不过来、或是?懒得插手之事,梁山接手,从来没遇到?过官军阻挠。
这个小小的“公?益”生态圈,目前涵盖东溪村、西?溪村、石碣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