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160-180(第20/34页)
自己听。
大金国没有什么森严的权力机构,一间“行宫”身兼数职,既能宴饮,又能议政。炕上扒个窝,就能商讨国家大事。
众宾客见状,纷纷识趣地?告退。
唯有李俊也被?留下,几个掌管府库的完颜宗室请他?到旁边一间小屋,商讨进?口食盐之事——
起初完颜灰菜在海边遇到这群宋人商贾,之所以决定将他?们带来辽阳,全因李俊身上带的那几钱淮盐。如今诸事尘埃落定,双方?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这笔买卖也就水到渠成。完颜灰菜摩拳擦掌,务必要让自己和兄弟们在新的一年吃上细盐。
李俊开门见山:“大宋律法不许私自贩盐,你们应该也知?道。我?有手段,可以绕开官府,通过?我?们来时的登州海路,直接向辽东运货。但是你们也不能到处声张,否则我?的买卖没法做。”
灰菜忙道:“这个自然。我?叫人在旅顺口修个码头?即可。”
买私盐嘛,悄悄的干活,张扬的不要。他?们以前也没少?向辽国盐贩购买私盐,规矩都懂。
其实李俊这种武装盐枭,手下的盐场是半自治状态,当地?官府也不敢多管。只有当中央派人前来扫黑除恶,才会陷入短暂的麻烦。
但总要先来个免责声明——若是你们不够小心,钱货两空,惹上麻烦,不干我?事。
若汉询问?:“你能供多少?盐?”
随着女真势力扩大,兵马数量急剧扩大——投降的、俘虏的、别处来归附的,都要吃饭吃盐。尤其是战马,没有盐就没有行动力,对?食盐依赖巨大。
粮草可以征发掳掠,但食盐可是吃一点?少?一点?。金兵虽然占领多处盐场,但新征服地?区 很不稳定,有盗匪横行,有百姓起义,还可能有辽军反攻……所以对?于这些盐场,也只能以掠夺为主,顾不上征管、开发和经营。
掠夺的存货总有见底之时。对?女真人来说,人不吃盐,顶多是浮肿无力;马没盐吃,无法投入战斗,才是致命问?题。
若能有新的食盐进?口渠道,自然多多益善。
但他?也知?道,私盐贩子?跟官府猫捉耗子?,通常只能小规模买卖,不太可能有什么大手笔。
所以,经过?仔细斟酌,若汉再次问?:“我?们要一千斤细盐,多久能准备好?”
一千斤细盐,能让整个完颜部族过?个好年,让至少?十个敌对?部族不战而降,能安抚一城不合作的百姓。
李俊思?索片刻,对?乌老汉道:“问?他?们,一年一千石,你们要得起么?”
一屋子?大汉面面相觑,随后,不约而同地?斥责乌老汉:“听不懂就别瞎译!我?们说的是一千斤,不是一千石!”
“诸位,稍安勿躁。”李俊见对?面情绪爆炸,顾不得听乌老汉翻译,赶紧安抚,“嫌少?,两千石也行啊。”
比起当下盛行的煎盐之法,垦畦浇晒的技术仅需先前五分之一的人力,产量可多数倍。他?算了算蓬莱盐场的产能,除了每年供梁山一千石,还有大量剩余。
蓬莱盐场哪哪都好,就是交通不方?便,产的盐不好往省外运。如果能直接倾销到大海那头?,省他?不少?事。
乌老汉解释半天?,一众完颜壮壮才意识到,这个宋国盐贩口中,食盐是论石卖的!
宋人的一石就是一百多斤!
换成寻常汉人,听闻如此不同寻常之事,怎么也得确认两三遍,然后再肚内暗喜,面上矜持,试探着来一句,俺们买不了这么多,能不能打?折?
但是女真人没这些花花肠子?,也懒得计算什么盐场产能。灰菜狂喜,大喊大叫:“三千石可否?五千石可否?只要价钱公道,我?们都要!”
女真人做事实诚。灰菜已经见过?他?的细盐样品,对?别人一说,就无人质疑他?手头?货品的质量。至于李俊到底能供多少?盐,只要他?敢说,对?面就敢信。
李俊也不含糊,当即给一帮完颜壮壮上课。
“山东地?方?官价,眼下是一斤八十文。我?在当地?售盐,太平时节是四五十文一斤。今儿?跟几位投缘,又蒙大皇帝招待多日,大家交个朋友,每斤三十文,包运送。不过?得要宋钱。金银的话,要当场验成色。”
灰产买卖,向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在货币上也不能含糊,别国铸造的乱七八糟的铜钱铁钱铅锡钱通通不可靠,只接受宋钱交易。
完颜壮壮们脸色黑下来。
有人道:“向辽国盐贩买,一石不过?三千文。”
“可你们跟大辽开战三年了。”
谁敢跨越火线做生意?就算不被?敌国当成奸细给剁了,也得被?本国官府当成辽奸给砍了。
又有人道:“现在休战了。”
李俊这回不答,笑问?乌老汉:“还有酒吗?”
这么有意思?的买卖他?还是头?一次谈。对?方?明明缺盐缺得发疯,又要想尽办法打?压价格。虽然还算讲礼,言语中不掩贪婪。
这也不奇怪。女真部族自古都是财产公有,需要什么东西,都要在辽国指定的榷场以物?易物?,或者向临近部族勒索抢劫。没怎么正经拿钱买过?东西。
“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要花钱买”,“做买卖要有契约精神”,这些在宋人眼里是常识,但对?于女真族人来说,还是个比较新鲜的价值观。
李俊也懒得一句句自辩说明。从他?掌管盐帮起,来买私盐的都是如茶娘子?那般普通百姓,无一不是有求于他?。
私盐已经比官盐贱那么多,谁还舍得挑刺。
他?身后杵着一群如狼似虎的打?手小弟,谁还敢还价。
所以李俊干这行,虽说是做买卖,但也不像寻常小贩那样把客人当祖宗供着,爱买买,不买滚,后头?有的是人排队。
灰菜见他?似有不屑之意,提高声音道:“我?们没那么多宋钱!十文一斤!不能多了!”
连乌老汉都有点?不好意思?翻译,心说,你们不想花钱,可以不买啊。
李俊断然拒绝:“这连船钱都不够。”
实际上,他?手中盐场改煎为晒以后,成本大幅降低,十文一斤也多少?能有赚头?。但他?要是真敢拿这个价钱薄利多销,属于扰乱市场,全天?下的私盐商贩都得向他?开战。
几个完颜壮壮挥舞拳头?,又被?另外几个劝住。
“几位郎君消气。”乌老汉也忍不住劝,“人家是南国商贩,做生意讲究给你情我?愿,不能强买强卖哇。”
李俊朝乌老汉点?点?头?,表示感谢。
眼下他?人在客场,就算自己本事再大,跟七八个杀人如麻的女真壮汉同处一室,也没法说出“爱买买不买滚”这种找死之言。
李俊用手指叩着酒杯,沉思?半晌,等其他?人耐心几乎耗尽,才蓦然抬眼,微微一笑。
“几位说得对?。北地?宋钱尤为珍贵,确实不能都花在几斤盐上。”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