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160-180(第27/34页)

远……”

    “欢迎来梁山落草,”阮晓露开句玩笑,正?色道:“你手下有兵对吧?最近的离你多远?”

    “居庸关,距此千五百里。”答里孛辨别方向,指了一指,“我的两位姨母均随夫镇守在彼,但几个月没联系,眼下不知平安与否……”

    大家尽皆无言。冰面上横亘一个大裂缝,虽然能阻碍追兵,但也截断了答里孛的求援之路。况且她孤身一人,若要奔袭千里,眼下连匹马都没有,只要一上岸,在人烟之处露脸,就可能被萧奉先的同党捉拿谋害。

    若要保命,怕是只能逃进林海,一辈子做野人。

    答里孛四处眺望,最后看着凌振,苦笑一声。

    “原本还想与你做一笔好买卖,可惜时运不济,想来没这个缘分。”

    凌振耷拉着眉毛,不知说什么好,苦着脸看阮晓露,脸上满满写?着:快想办法?!

    阮晓露忽然问:“这里有没有个三道沟村?离得多远?”

    答里孛不解,想了想,道:“约莫二十?里路,沿河下游便是,眼下没几户人家。你怎么知道此处?”

    阮晓露:“有就好,边走边说!”

    答里孛深深看她一眼,默然从命。

    岸上人声参差。辽军损兵折将,连那独眼将军萧乙薛都落水而死。但萧奉先可不会把这些人命当回事。他心?知肚明?,今日若不能一鼓作气?除掉公主?,将她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河面上,答里孛跟萧奉先想到一块。她低声对阮晓露道:“若不除掉萧奉先,我就永远不得安全。”

    “巧了。”阮晓露笑道,“他跟着咱们呢。咱也不用躲。他们不敢再下来。”

    又?回头拉李俊的手,“还冷不冷?吃得消么?”

    李俊不说话,掌心?在她脸上一贴。

    还挺热。不管他了。

    大家看不到辽兵的去向,但能听见马蹄的声音。萧奉先指挥幸存的兵马,沿着河岸,寻找可以?绕过断裂冰层的道路。

    辽兵刚刚经历恐怖一役,士气?低落。有人跟萧奉先争辩几句。随后,大约是萧奉先许诺重赏,辽兵重新集结。

    幸而除了驿馆旁边有一条冻住的码头以?外,大部分河岸都陡峭滑溜,无从落脚。追兵只得沿河边小路而行,虎视眈眈地追在逃亡小队的屁股后头。有时被大石和树木挡住路面,有时胡乱放一阵箭。众人以?积雪为掩护,踏着厚厚的貂皮,朝着下游快速行军。

    也亏得此时的辽军在内忧外患之下,军纪涣散,士气?极低,又?刚刚亲眼见到同袍落水冻死,已成惊弓之鸟,不敢强行下河。倘若时光倒退百年,回到契丹铁骑威壮之时,人人奋不顾身,怎会让几个人步行逃亡许久。

    前?面跑,后面追,双方都走不快,结冰的河面危机四伏,就看谁最先丧胆气?。

    宋江刚刚泻肚,身体有点虚弱。凌振搀着他,给他鼓劲:“大哥,你忠心?报国啊,坚持到底,别忘了忠心?报国!……”

    顾大嫂一边用朴刀推开积雪,一边问:“妹子,那个——那个沟沟村,那儿有什么?能躲吗?”

    “我也不知道!”阮晓露在风中回喊,“看人品!”

    宋江呼呼喘气?:“看谁的人品?”

    没人回应。踏雪难行,所有人都呼吸急促,举步维艰,省了讲话的力气?。

    前?方的风景千篇一律,偶尔有倒下的巨大松木横亘在河面上,无声地标识着走过的路径。

    终于,在体力即将不支时,一个小小村落出现在岸边。一道小路拾级而下,浸入冰面下方。

    阮晓露问:“这就是三道沟村?”

    顾大嫂有气?无力,笑答:“你没看那村口三道臭水沟?”

    远处的辽兵大呼小叫。显然也知道,有村庄,就有下河的路。

    最多一盏茶功夫,就会重新和追兵撞上。要再使李俊那击碎冰面的手段,未必有天?时地利。

    阮晓露轻咬嘴唇,登上滑溜溜的石阶,活动僵硬的手指,连滚带爬地攀上河岸,看到几间被雪压垮的茅草屋,几头毛驴,一个大石磨。两条狗闻声跑走。

    有辽兵看到她的身影,兴奋地大嚷大叫。几枝性急的箭矢穿过松林,落在她身边脚下。她卸下脚上貂皮,顺手格挡。

    六姑娘纵横江湖这几年,人品攒得如何,在此一搏。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她积蓄最后一点力气?,冲着几乎无人的村子大喊,“金毛!金毛有吗!我回来啦!”

    声音震飞了几只麻雀。一个瘌痢头闲汉好奇地探出个脸,看到个陌生姑娘,吓一跳,又?缩了回去。

    阮晓露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木木的站在村口空地。

    “天?王盖地虎……”

    答里孛匆匆追上她:“阮姑娘,此处三州交界,盗匪繁多,不宜久留。”

    话音未落,一簇金毛跳将出来:“宝塔镇河妖!在!怎么才来!——哎,这契丹姑娘是谁?你怎么了?”

    第 177 章

    答里孛公主吓一大跳。她此时早已丢了华丽外裳, 秀发散乱,步履蹒跚,形容着实狼狈。乍一看, 和逃难民女没太大差别。

    她打量眼前这个陌生的大汉。但见他骨瘦形粗,相?貌古怪, 一身?灰扑扑的破皮袄, 衬得那一头焦黄头发格外显眼。

    阮晓露狂喜,手舞足蹈扑上去, 抱着段景住的肩膀乱摇。

    “好兄弟,讲义气, 辛苦了!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以后你就是我亲哥——”

    李俊跑近, 把快被摇散黄的金毛从?她手里救出来, 笑她:“语无伦次, 歇歇再讲话。”

    此时宋江、顾大嫂、凌振先后赶来。看到一个生龙活虎的段景住, 喜悦溢于言表。

    李俊对答里孛解释道:“当初我们几个北上辽阳府, 让另外一群同?伴水路回山东。阮姑娘担心不能平安脱身?, 就跟这位段兄弟约定,让他安全脱身?以后,潜回辽金边境等?着。这里是他贩马的一个小据点。如果我们顺利离开, 那 ?便无事?;万一我们是逃出来的,也好有个接应……没?想到他真?的等?了这么久, 果是义气深重。”

    短短几句话不足以解释全部。答里孛依旧一头雾水。

    段景住兴高?采烈地道:“娘娘是小人救命恩人,娘娘吩咐一句,小人日?日?专望, 怎敢擅自?离开?况且已经见?过梁山晁寨主,蒙他赠了金银盘缠, 如何敢怠慢?反正?吃喝也不愁,就当放个假……”

    阮晓露问:“其他人呢?”

    “一个没?少,都回去了!靠岸的时候起大雾,险些找不到路,好在……”

    “回头再细说,”阮晓露打断他,“多少人,多少马?”

    段景住撮唇唿哨一声,只听人声杂乱,从?那?鸟不拉屎的村子?里,一下奔出三五十个青壮男子?,都是衣冠邋遢、面相?不善,看样子?都是混混闲汉,汉人契丹人都有,手里提着大刀棍棒,一人牵着一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