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探花郎竟是碎嘴子: 13、妙笔先生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之探花郎竟是碎嘴子》 13、妙笔先生(第1/1页)

    鸟鸣树翠,砚台盛墨,初春的日光斜照进檀木窗。

    坐在红木嵌螺钿扶手椅上的人下笔如有神,在稍许粗糙的宣纸上写下几行字,笔法刚劲有力,虽写得极快,却在行书中透出几分风骨来。

    写完一张后,似是思维有些阻滞,他右手持笔,看着窗外一片春景发怔,刚蘸了墨水的狼毫笔不觉间滴落黑汁。

    突然,一个人影从窗前走过,小晓不大的手掌握着竹竿,用玉米杆顶上红色穗子绑成的扫帚一下一下的扫着院子。

    平日里几个爷们过得糙,小厮也不太打扫,许久没有仔细清扫的石板地扬起了一阵烟尘,直熏得小晓喉咙生痒,捂着口鼻连咳了好几声。

    远处的假山旁一棵红豆树这两日开了花,少得可怜,这棵树还小着,也不知道几年后才能结果。

    伏案写书的人拉拉杂杂想了一通,最后还是提笔,给书中从始至终孤身闯荡的少年加了个伴。

    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在书中开解出来,那人笔翰如流,却在写完后长叹,发出轻声悲鸣,“此分明是一枕槐安[1]。”

    唯书中所记,全一场妄念。

    拿过朱红印泥,木棒轻转,末了取出一方印章,沾色盖在宣纸上,重重压下后移开。

    赫然四字,妙笔先生。

    门扉一开,爽朗的声音伴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

    “又在写你那话本?我说,离殿试也没有几天了,别以为会试得了第一就能懈怠啊!比你厉害的可有的是,我可是听说这次淮南的那个很得学究夸赞,说他的文章很有一股凌云飒然之气。”仲嘉良走到荀应淮跟前。

    他们的学究是从岳麓书院专门聘来的,走的是章颂清祖父门生的路子,三请四请的费了好一顿功夫,一节课价值可谓千金不换,三个月下来就连最庸劣的学子都能大有增益,挂上个同进士的尾巴。

    “一个月统共放两日的假,你不出去走走,还在这写个不停,如今就快要到结末见分晓的时候了,晚些写又有何妨呢?就是再有半年,他们也等得起。”

    荀应淮每天不是看书就是习字,再不然就是总结学究给的前些年的卷宗,照着写策论,好不容易让仲嘉良逮着说嘴的机会,他可得对着荀应淮耳边好好说道说道。

    “三两页的功夫,现下已经完成了,还得劳烦仲兄乔装打扮,替我去书局跑一趟。和往常一样,用五篇策论作为交换。”荀应淮伸出手指,比了个五。

    一声仲兄把仲嘉良叫得通体舒畅,他想做荀应淮的大哥已经很久了,苦于荀应淮就是比他大那么半岁,只有这种时候才能过过瘾。

    他从桌上拿起粗略用宣纸糊成的册子,往上空抛了抛,“行,成交,只是你这次记得把策论写得不济些许,我水平可没你那么好,上回学究差点看出来,我的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知道了吗,荀弟?”

    “没问题。”荀应淮眯着眼睛答应下来。

    因着殿试将近,上京内来往的行人愈发多了起来,客栈空房紧俏,价格翻了好几个倍。

    仲嘉良感受着开始变暖的春风,迈着步伐踱进了书局,他走到掌柜面前,敲了两下桌子,这才让手下不停打着算盘的掌柜抬起头。

    “哎呀,您来了,我可日日翘首以盼着呢,”他堆着笑脸,发着精光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眼前的摇钱树,“是不是妙笔先生写完了第二册?”

    “这个嘛……”仲嘉良换了种声线,举着荀应淮的稿件在掌柜眼前晃了晃,把他的馋虫都要勾出来了,“写是写好了,可是妙笔先生说了,这次要多分两成。”

    “都好说,先生要分三成也使得。”掌柜拿到手稿后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他这两天为书中的第四个世界辗转反侧,做梦都在想后半段是什么,又将发生什么非同一般的事件。

    仲嘉良听到他这么说就知顺利,“嗯,我先走了,还是和上次一样,刊印好后我前来取走两册。”

    当初第一次谈生意的时候荀应淮还不知道这话本会如此火热,与书局开的条件是五五分成,现在有了名气,书局挣得多了,怕妙笔先生转投别家书局,早已做好了三七分的准备,仲嘉良这一说属于是顺理成章。

    而那特意留出的两册书,一本自然是给荀应淮留着备用的,另外一本则是给仲嘉良看的。

    荀兄都是这写书人了,他还费什么功夫去抢破头购书呢?

    他抬脚欲走,却又被掌柜叫住,“小郎君稍等,前些日有贵人差人问,等到妙笔先生新写出第二册,可否买下这手稿作为收藏?”

    掌柜走向仲嘉良,二人贴得更近,他抬起头附耳说:“我知先生可能不愿意卖出,可出的价格实在是高,有整整一百两。”

    一百两!

    仲嘉良人都傻了。

    “竟有如此之多?”荀应淮听完仲嘉良的复述,也有些诧异。

    他手指在桌上轻叩,自己只是一个写不入流话本的,没想到有人愿为他几张手稿一掷千金,真是没想到。

    思索了片刻,荀应淮对仲嘉良说:“卖吧。”

    在写书之初他已留了心眼,字体还有笔锋走势和他惯用的全然不同,无所谓是谁买,既然出得起这钱,就必然是富贵门庭。

    公主说水患将至,到时拿这一百两施粥散钱吧。

    也当是积德行善了。

    清和殿

    “怎么样,买着了吗?”章颂清从椅子上站起身。

    她看到梧枝喜气洋洋的进门,就知道事情成了。

    书局印书虽然多,派下人必能买到,但晚一刻就揪心一刻,寝食难安一刻,她等得都快不耐了。

    况且要是用作为公主的权力买头几本,因此被别人知道她爱看话本,一定会让全上京嘲笑的。

    所以干脆直接买妙笔先生的手稿,方便又快速。

    章颂清从梧枝手里接过几张宣纸,放在书案上仔细铺开,“来,与我一起看。”

    她触摸着纸张毛糙的边缘,感受着纸张上因为水印产生的起伏,赞道:“先生字写得真好,拿了银子后生活会好些吧。”

    穷得吃不上饭的文人数不胜数,章颂清脑海中顷刻便浮现出一个在四处漏风茅屋破窗中写书的妙笔先生形象。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