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31. 第 31 章 晋江独发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31. 第 31 章 晋江独发(第3/3页)

馒头都好吃!”

    “怎么还夜里蘸馒头?”

    徐瑾瑜这话一出,两人更心疼了。

    徐瑾瑜:“……”

    他能怎么样,他也很绝望啊。

    原本子时入睡,忍忍也就过去了,后头又加了三刻,偏宋真不知打哪儿弄来的馒头。

    要不是徐瑾瑜还真会有些体力不支的。

    ……

    初晨的微光逐渐遍布整片大地,徐瑾瑜照旧卯时三刻起身,绕着村子训走一圈。

    小石村虽然有个小字,可是它并不小,故而只需要训走一圈即可。

    昨夜徐瑾瑜提及自己那两套竹青长衫略有些紧,便被徐母讨过去重新改改。

    这会儿,徐瑾瑜身上是东辰书院的武院服,不同于文院服的广袖长袍,武院服的袖口和腰部都做了收紧。

    漆黑的墨色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黑,可那衣摆上的星辰却光芒四射。

    随着少年训走的动作,乌黑的发丝与翩飞的衣袍在身后扬起,阳光映着少年如玉的面孔,愈发显得少年贵气逼人,风姿动人。

    是以,即便徐瑾瑜特意找了避人的小路,也不免看呆了一些刚刚走出家门的村民。

    “刚才那是谁?莫不是周边哪位庄子上的小郎?”

    “你那是什么眼神?还没老眼睛先花了!那是远山家大郎!”

    “乖乖,还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那身打扮,和那些城里的郎君也不差什么了!”

    “岂止啊,徐家大郎身上的衣裳你可看清了?那可是东辰书院的院服,只要能从东辰书院出来,最少也是个举人。”

    “什么?看来远山家这是祖坟烧了高香了啊!亏当初族长媳妇还口口声声人家上不起呢!看看人家现在——”

    “徐家大郎那气度看着就不是凡人,指不定是文曲星下凡!”

    村民们或羡或酸的说着,而人群之中,一个刚刚点破徐瑾瑜身上衣服来历,书生打扮的人缓缓退出人群。

    这人正是刘秀才,他沉默着走到家中,甫一门,就看到了自家和徐瑾瑜一般大小的儿子,正骑在树上冲着他招手,高兴的喊道:

    “爹,我掏到了三个鸟蛋!”

    刘秀才一下子觉得浑身的血都涌上了头,直接抄起戒尺:

    “我让你掏鸟蛋!我让你不学无术!还不滚下来!”

    片刻后,院子里响起一阵哭爹喊娘的哭喊之声,刘秀才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儿子一眼:

    “当初那徐家大郎尚且需要在窗外偷看识字,如今却入了东辰书院,你倒好,为父唯独教你一人,你却如此冥顽不灵,简直可恶!”

    数年过去,当年那个睁着黑白分明大眼睛的孩子,已经凭自己的努力,走进了最好的学堂。

    ……

    徐瑾瑜并不知道自己一场训走,在村子里掀起了何等波澜,训走结束后,徐瑾瑜口中说着放松,但还是没有停下来歇息。

    用过了早饭后,徐瑾瑜又开始伏案练字。

    此前三个月的练字,让徐瑾瑜的字也只不过是可以勉强见人的程度,若是他日遇到一位好字的主考官可就要吃亏了。

    是以他不能懈怠。

    练了一上午的字,等徐瑾瑜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徐母将赵庆阳前日送来的订单交给徐瑾瑜:

    “大郎,这是前个庆阳来摘葡萄的时候送来的单子,你如今读书辛苦,要不这单子咱就暂且不做吧?”

    徐母如是说着,可徐瑾瑜却摇了摇头:

    “娘,我问过了,若是咱们要盖青砖瓦房,不说家具就得七十两。”

    京郊,别看有个郊,可这工价,用料也大着呢!

    “若要在置办一套好一些的家具,那最起码需要纹银百两。且,京里那些女娘打一出生就有爹娘攒嫁妆,这些年为着我的身体,长姐什么嫁妆都没有。”

    徐瑾瑜如是说着,随后直接一锤定音道:

    “是以,这竹香囊还得卖。不过,我如今确实力有不逮……”

    “那可如何是好?你奶和我要刺绣,不能轻易弄竹编。”

    徐母也有些发愁,徐瑾瑜笑了笑道:

    “我欲教给长姐。”

    徐瑾瑜在家里留了三日,就教了大妮三日,他一早就发现家里女子们各有不同。

    徐母看着粗枝大叶,可是在刺绣上颇有天赋,而大妮继承了徐母的绘画天赋,却绣技平平。

    可,竹编就不同了,只要打样好,能耐的下性子学,迟早可以出师。

    再加上徐瑾瑜特意让人打的分丝器,大妮只需要带竹子回家练手就是了。

    三日时间,徐瑾瑜做完了订单里的十只竹香囊,净赚一百两!

    而大妮在这个过程也受益匪浅,该说不说,大妮似乎在竹编上是有些天赋存在的。

    她明明没有徐瑾瑜的过目不忘,却也很少漏丝,一个初学者的处女作却也是平整无比,虽然只是简单的竹报平安,可徐瑾瑜却乐滋滋的将之配在了自己的腰间。

    眼看着家里一切都好,长姐对于竹香囊也颇有感悟,徐瑾瑜终于放心的回到了书院。

    与此同时,书院里的先生们仍在热火朝天的批阅着月试的考卷。

    “碧虚这题出的实在是促狭,吾阅卷百数,尚无一人答对。”

    林浓熙看着那行“丰其蔀,日中见斗。”,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哭笑不得。

    为了出题者不会潜意识透题,这次经解,诗赋,史论三门考题都非本门先生出题。

    不过东辰书院的先生们个个都才华横溢,只是交换出题并不算什么。

    而云萧听了这话,却不赞同道:

    “耀兄还说我呢,怎么不看看子渊给我的诗赋出的什么题,‘农桑’?呵,这些学子有多少在田中劳作过?也不过是些无病呻吟之作罢了!”

    林浓熙听了这话,抿了抿唇,只觉得三人之中,还是自己太过老实!

    洛书越对于云萧的谴责并不放在心上,这会儿飞快的整理着试卷,等到最后要张榜提名的时候,洛书越兴致勃勃:

    “让我看看,何人是我丙级头名?”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