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妾(双重生):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帝王妾(双重生)》 40-60(第5/21页)

    李习捋着胡子, 虽然此事与那宫中的令侍无甚干系,可单说这官烨的年纪。如此黄毛小儿, 怕是空有一身的胆气, 而少了几分眼界与机谋。

    “阁老放心”,殷觉微微颔首, “子怜才干远在君识之上,君识既然敢向您举荐,便必定有十足的底气。”

    李习叹了口气, “并非臣瞧不起少年人, 只是此事凶险, 且极为隐秘,须得是殿下心腹,且此事瞬息万变,机会可能稍纵即逝,须得老谋深算、能谋善断之人,方可成事。”

    殷觉敛眉,略显不悦。

    李习见状,又叹一声,这才沉下眼,先是机警地看了看门窗,此刻书房内正是门户紧闭,阒然无声。

    他从太师椅上站起,面对着那幅画,长吁一声,“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

    “臣这里有几桩秘闻,御史余君年巡抚东南,发觉税监肆意侵吞田亩、设置税收关口,一截河道可足足收三回商税,致使民生凋敝、饿殍载道。余君年决心上书参奏陛下,痛陈利害,却在回京的前一夜,突然毒发身亡,至今仍为悬案。”

    “此事一出,众说纷纭,都觉得是那税监毒杀了巡抚,却苦于没有证据。”

    “矿税之事,乃陛下首肯,依君识看,哪怕这余君年回京参奏,陛下也不见得会惩治陈凡,为何非要冒着毒杀当朝官员的罪名,仍要他死呢?”

    李习静默不语,两眼看向官烨。

    官烨见状躬身,坦言道:“想必是余御史发现了更多辛秘,这才要被灭口。”

    殷觉见状,也不再插话,李习仍旧不语,只是整个人终于转过来,正对着官烨。

    “在下斗胆猜度,比如是那余御史拿住了税监截留供银,留九供一的证据;又或是得到了那税监的账本,发觉其向多名大员行重贿,……”

    “陛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矿征税,其意在填补国库与内帤亏空,若最终发现这些银钱都进了阉宦的口袋,自然会勃然大怒,毫不留情。”

    李习朗声大笑,片刻后,抚平袖口的褶皱,点点头,“眼见不错。今日殿下举荐你,是有一重任。”

    “陈公公有一义子陈宝儿,现为西南临阳税监,负责临阳一带的开矿与各税收事宜。殿下有意拉拢陈公公,便想派一心腹随陈宝儿同去西南,助其一臂之力。你可愿意?”

    “能为殿下分忧,在下自然愿意。”

    “既如此,你便拾掇拾掇,去寻陈公公吧。”

    官烨躬身作揖,在退出书房的前一刻,陡然出声询问,“敢问阁老,此位陈宝儿,可曾在东南一带担任过税监一职。”

    “确有此事。”

    *

    官烨离开,李习又转回身,正对上殷觉不解的眼光。

    “先生,为何不直接告诉他我们的筹算。”

    李习摇头,垂首低吟片刻,才斟酌开口,“此事臣也仅有三分把握。”

    连他都只有三分把握的事情,如何吩咐给官烨,“更何况,殿下只是要埋钉子,又何必对一颗钉子透露过多。”

    “君识自然是欣赏他的才干,希望他能一直跟在君识身边效力。”

    “罔顾人伦,出卖胞姐,此人连孝悌的本分都尚且不能笃行,殿下如何相信他能谨守君臣之义,忠心于您一人?”

    “先生有所不知,实在是其姐行径过于耸人听闻……”

    “也罢!”李习甩袖,却是不愿再与殷觉争辩,“此事且休,西南一事,殿下既然愿意信他,臣便会尽心筹谋。”

    “只是方才臣言说有三分把握,还是略显托大。”

    “你我有意放出二王并立的消息,借朝臣群情激愤之际向陛下施压,这是豪赌。若陛下顺从群臣直接册封皇长子为东宫之主,便是满盘皆输;可若陛下真的不愿意退让,那么这风吹得愈烈,便愈是将大殿下,往死路上逼。”

    “宫内逢雷火之乱,正是需要大兴土木重新修葺宫殿之际,内帤必定又是捉襟见肘。”

    “臣打算趁朝堂动荡之际令人向陛下谏言,请皇长子出宫亲自为陛下加征税收、筹措银两。此时若西南再有宝矿问世的消息传出,陛下便有几分可能,派遣大殿下前往西南。”

    “若此时能推兄长前往西南开矿征税,他若征,便是在与那些税监争利、与万民争利;可若不征,一顶不孝无能的帽子扣下来,兄长此生便也不必再有入主东宫的痴念了。”

    “只是若他真能集齐,又当如何?”

    李习半阖上眼,藏住眼中的锋芒,“陈宝儿贪婪狡诈、狠辣残暴,却不宫心计,有几分赤血侠肠。这样的人最是易于引导。就算大殿下真有本事征齐银两,便可动用官烨这枚暗棋,必不能让他安安稳稳地回京。”

    如此,于殷俶而言,进退皆为死局,西南便是他的归西之路。

    殷觉听罢,指尖扣着书案,思忖片刻,复又缓缓道:“妖书一事,父皇已对他心生不满与疑虑,若真如先生所说,我们必定能将兄长逼到西南去;方才又听完先生所言,只觉事事皆思虑周全,为何先生却连三分把握都没有?”

    李习苦笑,“老臣也是为人父母之人,就算再不喜,那也是亲骨肉,如何真的能亲手将其推上绝路。

    “西南盗匪猖獗、民怨沸腾。所谓宝矿,只要陛下稍加查探,未尝辨不出虚实。就算朝臣真的能将陛下逼到极点,臣也揣摩不准陛下是否真的能毫不顾念父子之情,顺势将大殿下推入这火坑。”

    殷觉闻言轻笑,看向李习,“先生,您之前提点过君识,皇兄不能继位的缘由,怎么此刻又犯了糊涂。”

    帝王家事皆为国事,都是君臣,哪里会有真正的父子情分。

    “若是那妖书之前,父皇可能会有两分犹疑;自那皇兄痛斥父皇后,便连这最后的两分都没有了。”

    “皇兄已是犯下大忌。”

    只是连他都想不明白,殷俶为何要如此行事。明明有更好的说辞,为何偏偏要字字句句往睿宗的心窝子里戳。

    那日殷俶当面怒叱睿宗时,他也在场,那时他虽被吓得不轻,可却尚有神志留心众人的神情。

    殷俶看上去似是极为平静,然殷觉就是觉得,他这哥哥,更像是个神志清醒的疯子。

    虽是寥寥几语,却字字句句、都要将睿宗逼入绝境。

    恐怕是自己多心,殷觉闭上眼,慢慢地后仰。

    他半靠在椅背上,平复着鼓噪不已的心绪。

    第46章 除夕夜(一)

    淑妃将最后一朵珠花插入陆蓁蓁的发髻, 两手端着她的发髻,柔声唤醒昏昏欲睡的陆蓁蓁,哄她睁眼看看自己。

    陆蓁蓁瞧了瞧镜里的自己, 疑心那镜中女子或是生了两个脑袋,一上一下, 且上头那个脑袋才是真正的陆家嫡女。

    但见那被头油润泽得黝黑发亮的巨型发髻之上,镂空牡丹花花冠,每朵金制的牡丹花中, 都嵌着枚圆润的红色宝石,更奇的是这每粒宝石大小相近,又并无雕琢的痕迹,更显出这花冠的珍奇与贵重。旁插金玉梅花, 前面再跟一支金绞丝灯笼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